恒星质量越大而寿命越短,为什么宇宙诞生137亿年了,还有比太阳大几十亿倍的恒星?

湜傳渏239551068


答:没有那么大!几十亿倍质量早成黑洞了,不能形成恒星,而且恒星也分第几代,存在轮回!


目前已发现最大质量的恒星,为剑鱼座的R136a1,有265倍太阳质量;

目前已发现最大体积的恒星,为盾牌座UY,直径约为太阳的1800~2100倍;



因为恒星质量越大,内部的核聚变越剧烈,质量消耗也越快,寿命越短,超大质量恒星的寿命,一般只有几百万年。


对于R136a1,目前年龄约170万,再过100多万年,就会耗尽它内部的燃料,走向死亡。

恒星死亡后,有可能转变为某些致密星体,比如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夸克、黑洞等等。



也可能进行超新星爆炸而解体,自身物质被抛洒到星际空间当中。这些物质就有可能,再次聚集其他氢元素,形成新的恒星,这类事件一般发生在星云内部。



所以,恒星的年龄和宇宙的年龄,没有直接联系!

恒星也是有轮回的,就如人一样,死亡后被分解,分解后的物质,有可能再次聚合形成全新的恒星!



艾伯史密斯


嗯,再傻的问题都有不傻的答案!


之所以说这个问题“傻”,我们打个比方你就会知道。我们饲养的鸡鸭猫狗等家禽家畜的寿命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年,和人的寿命没法比,为什么我们身边还有这些动物啊?主要是因为这些动物在不断的生!同样的道理,在星系中也在不断的“生”出这些质量大寿命短的恒星。


恒星到底可以有多大?


目前已经发现的最大质量的恒星是R136a1。R136a1位在大麦哲伦星系的蜘蛛星云,于1985年发现,其质量估计为315个太阳质量(上限为375太阳质量,下限为265太阳质量),体积是太阳的27,000倍,表面温度为53,000 ± 3000度,亮度为太阳的780~870万倍。目前已经发现了质量大于10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大约有30余颗。



天文学家认为在宇宙中还存在另一类恒星,即星族III(Population III stars)。这类恒星一般是质量极其巨大而热的恒星,主要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氢和氦直接塌缩形成。星族III不含金属(天文学上比氢和氦重的元素都被称为金属),是宇宙中第一代恒星。作为宇宙最古老的恒星群体,大多数星族III的恒星早已耗尽了燃料,变成了中子星或黑洞等恒星残骸。虽然目前仍然没有星族III的观测证据,但天文学家(进过理论计算)普遍认为星族III的质量比现有恒星(星族I、II,分别是贫金属星、富金属星)质量偏大,一般在60和300个太阳之间。即将升空的JWST(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星族III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目标,相信未来人类会对宇宙第一代恒星有更多的了解。



综上,(不论从观测上和理论上)可以认为300个太阳质量应该就是宇宙中恒星质量的上限。


那么比太阳质量大几十亿的天体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星系是恒星的聚合体,是比恒星更高层次的天体。星系大小差异很大。典型的星系可以从只有数千万(10^7)颗恒星的矮星系到上兆(10^12)颗恒星的椭圆星系。也就是说比太阳质量大几十亿(10^9)的天体已经达到了普通星系的大小,远远超过了恒星所能达到的量级。


恒星寿命和什么相关?


决定恒星寿命主要原因在恒星的质量身上。恒星是依靠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向外的辐射压与向内的引力相平衡保持稳定的。

从这方面讲,也会要求存在恒星质量的上限(引力和质量成正比、恒星发光的亮度和质量的3.5次方正正比),当恒星质量过大,中心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能量,辐射压会把恒星外层物质吹散,导致恒星撕裂瓦解。


质量越大,要抵抗引力的作用,使恒星保持稳定,所需要的向外的辐射压就要越强才行,这要求核聚变反应的强度要强。而核聚变反应的强度越强,消耗的反应物质就越多,物质消耗的速度就越快。恒星到达演化晚期,进行(超)新星演变后成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一般来讲,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在演化过程中和死亡速度成正比,寿命成反比




恒星质量和寿命具体的对应关系为:


星系中恒星怎么形成?


恒星的形成从上面已经展示“恒星的一生”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来,恒星的生命从由气态星云(主要由氢、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较重元素所组成)引力坍缩开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够的密度,氢聚变成氦的核聚变反应就可以稳定的持续进行,释放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开始作为恒星主要生命主要阶段的主序星的时期。


题目所问的问题,主要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在同一时刻一起产生。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如题目所讲,宇宙中的大质量恒星应该都不存在,只能剩下小质量的恒星。假设宇宙大爆炸之后4亿年时恒星产生,那么现在宇宙残存的恒星的质量只能小于1个太阳质量。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太阳还活的好好的,并且正值壮年,说明宇宙中恒星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如下图所示,根据观测和理论计算估计的恒星形成率历史。横轴是从现在(z=0)到132亿年前宇宙(z~10)。可见宇宙从诞生之初,恒星形成率越来越高,到距离现在约100年时,恒星形成率迅速降低。



南极观星人


没有比太阳质量大几十亿倍的恒星。目前的理论认为恒星的最大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00余倍,发现的最大质量的恒星质量大约就是太阳质量的300倍。大质量的恒星晚年会变为一颗红超巨星,体积会急剧膨胀,体积有可能会变为太阳的几十亿倍,但质量不会。

另外,恒星并非都是在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时期形成的。宇宙中有很多星云,星云里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聚集的过程由于引力做功导致温度升高,聚集在一起的物质足够多就能点燃核心处的核聚变,这样就可能诞生了一颗恒星。可见只要有足够大的星云,就有可能诞生出恒星。太阳就是诞生在大约50亿年前,著名的创世之柱就是7000光年外的星云,里面孕育着成千上万的恒星。

质量大的恒星引力强,核聚变进行的非常快,大质量的恒星寿命只有几百万年。质量小的恒星寿命可能达几百亿年甚至更久。太阳的寿命大约100亿年,目前已50亿岁,50亿年后太阳会变成一个体积硕大的红巨星,会把地球吞噬掉。在红巨星阶段经历几百万年的时间后再变为一颗白矮星。


刁博


你说的几十亿倍是有些人在网上胡侃瞎吹,以吸引点击率。举几个例吧,一,一根筋就是坚守宇宙大爆论,奇点论,轰一声,10秒原子出现,二十秒又咋样,好象他就就在现场,二,中子星,超新星制造黄金,一口认定是经典,那地球之重金属又重那里来?地核之高温高压创造地球原素不行吗?地核机理不明就不能否定。一点就是上亿吨,中子星目前知认识难定论,吹的神乎其神。科学,无理没瞎吹,误导青年一代。三,外国人说的不一定全对,奉为经典,在网上大肆炒作。四,为太阳定生死论,说生了5○亿年,还活50亿年。宇宙是个能量体,宇宙不亡,太阳不灭。何来50亿。当然你说的恒星寿命与大小无关,目前还没有谁和任何论点断定恒星寿命。


原黄烈平


1丶关于宇宙学(人类目前对宇宙的认知)大部分内容是假说。包括主流学界认可的大爆炸宇宙论。狹义的科学定义有2条:(1)经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理和计算得出无矛盾结论。(2)计算和推理得出的结论,通过反复实验得到确认。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具备。宇宙大爆炸理论达到这2个标准了么?没有。

小恒星比大恒星寿命长,只是一种假说性质的推论,并不是严谨的科学定律。

2丶决定恒定寿命长短的根本原因是:恒星内部的结构是否稳定,而不是恒星的大小。





赵凡丁201


谁说恒星越大寿命越短的?有什么根据吗?有事实证明吗?这些都只不过是科学家们的猜测吧。既然没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依据就不要妄加定论。宇宙是一个超乎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多重世界,很多事情并不是用我们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去推判的,因为人类现在所掌握的技术水平还处在低端水平,只是人类的初始文明而已。你看一下,我们对于海底世界的认知是少的可怜;对不明飞行物根本无法追踪和认知;对金字塔的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你的这个问题可以打个比喻:大象的体积是蚊子的n倍之多,那么你看看它们的寿命比较。如今人类所处的发展文明就好比我们地球上的蚂蚁一样,它知道什么叫原子、微分子?更不知道它所处的地球有多大,给它一颗糖果估计它研究几千年都不知道这是什么。


点滴生活933


宇宙是什么?宇宙就是人类文明无法理解的无限大!说宇宙诞生137亿年是某些“砖家”以点带面做出的结论,本身就没有逻辑性!所谓恒星越大寿命越短也不是绝对的,这与每个恒星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有些很大的恒星要比相对小一些的恒星寿命更长!


该吃饭了2


因为宇宙也有“新陈代谢”!老恒星“死”去了,新恒星“诞生”了!太阳就不是第一代恒星,太阳至少是第三、四代恒星,因为第一代恒星,产生不了较重的原素。而在物质较“密集”区域也容易产生质量较大的恒星,比如,著名的老鹰星云,又被称为创生之柱,那里可以说是“孕育”恒星“婴儿”的摇篮,在那里时刻都有新恒星的“诞生”,有的非常巨大!还有位于金牛座著名的昂星团(夏季晴朗的夜空下可以看见,北半球),一个年轻的星团,还有我们都熟悉的天狼星、大火、织女星、水委一、老人星、参、毕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巨大恒星。


笑熬酱糊1


你得搞清楚一个问题,不是最小质量的恒星持续时间越长。

科学家指的是那些超越一定范围的恒星,才加速灭亡。

比太阳大几十倍,算超出这个范围了吗?显然没有。

那它持续的要比太阳时间更长,也没有什么问题。

过于巨大的恒星,内部更不稳定,很容易内部分裂,从而导致恒星也发生分裂。


在路上61281823


恒星的形成可以分一系列阶段,从气体凝聚成为盘状,到自转,公转,向中心沉降,到一定球面温度,压力升高达到核反应临界点。确切的说,应该是此时的质量和反应全部时间呈反比关系。当然现在仍然有星云仅仅处于冷凝聚阶段,恰恰说明,至少在时间这个第四维上看,宇宙是不均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