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文 / 喬潤令

特色小鎮作為我國新型城鎮化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已經成為城鎮化過程中的新熱點。政府放開了諸多領域,民營資本對於特色小鎮表現出極大熱情。地方政府把特色小鎮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經濟的新平臺。

那麼,特色小鎮發展該如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完美融合,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三產融合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特色小鎮也不能粗放發展。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了特別重要的發展理念,即要從速度、數量粗放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特別重要且具有轉折意義的,意味著不僅特色小鎮要這樣,城市設計和規劃也要如此。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中央佈局全國的重要戰略,要求科學制訂鄉村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

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鄉村振興要實現協同發展,三產融合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最重要的平臺,此外要協同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發展路徑。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發展鄉村特色經濟

開發鄉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經濟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領域。傳統的醫療、文化、教育、旅遊等產業,經過醫養結合、運動與康樂結合、旅遊與文化融合創新之後,形成非傳統業態的特色經濟,如養老、康樂、非傳統運動、文化產業、IP指引下的文旅產業、主題公園等。

特色小鎮形成了新的開發模式和新的商業業態下的特色產業、特色經濟,如特色種植和養殖業、中藥、名優特新產品的綜合開發和三產融合。與此同時,新的開發領域不斷拓展,包括工業遺產、廢舊礦山、工廠再開發等。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特色小鎮為三產融合提供新空間,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農村三產融合的本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三產融合必須依託於打造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農村三產融合的根本是增加農民收益,建立三產融合的價值連接和分享機制,防止城市資本下鄉進入農村後農民被邊緣化。

農村三產融合的關鍵是挖掘農業的非傳統功能,一是發揮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生態功能,二是發揮鄉土情懷、精神家園的文化功能,三是發揮慢生活、休閒養生的居住功能。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特色小鎮正形成多樣化、跨界、融合、共享的中小城鎮發展新生態。它促進城市多樣性的成長,提升城市活力,從過去大尺度粗放型開發轉向關注小尺度精緻型建設,更加方便百姓生活。

特色小鎮改變城市的功能分區格局,促進住宅和就業崗位的均衡分佈,利於緩解城市交通。以人為本,促進公共服務設施的均衡分佈,改變城中村棚戶區面貌。通過城市更新的方式,從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開始,逐步推行街區制。

構建三生融合的空間格局

  特色小鎮是中國小城鎮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一個最新的座標,重生產、重物化形態、重GDP,輕文化、輕生態、輕人居、輕生活是以往大中小城鎮規劃和建設的普遍特點,而特色小鎮強調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推動城鎮通過合理規劃和城市更新對產業、生活、生態空間佈局進行重新梳理。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構建“三生融合”的空間格局,改變傳統城鎮單一的產業功能具有很大意義,因為它能使之成為小城鎮質量發展的標杆。特色小鎮提倡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從文化景觀、建築形態等方面進行創新,形成文化、休閒、旅遊空間,改變“千鎮一面”的城鎮形態。

  此外,特色小鎮為有情懷的企業家提供了發展的巨大空間。理想的特色小鎮以人為本,生活導向、青山綠水、方便宜居,既有城市功能,又有鄉村形態,是青山綠水與現代生活的有機統一和現代田園生活的承載地。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築夢鄉村,特色小鎮的路可以這樣走!

墨泉生態建設

讓世界因我們更美麗!

生態修復 | 農旅開發 | 小鎮規劃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