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通實控人連失「兩城」 大通燃氣或易主耿建明

兜兜轉轉,李佔通還是選擇了放棄大通燃氣(000593.SZ)的控制權。

7月10日,大通燃氣控股股東大通集團與榮盛控股簽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擬以10億元的總價,向榮盛控股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轉讓29.64%的股權。若本次轉讓實施,公司實控人將隨之變更。

需要指出的是,榮盛控股正是河北上市房企榮盛發展(002146.SZ)的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為耿建明,大通燃氣實控人也將大概率由其接任。

反觀大通集團,今年6月剛剛轉讓了紅日藥業(300026.SZ)10%的股權,自此李佔通失去了對該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那麼,又是什麼促使他如此急於抽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李佔通個人資金鍊存在不小壓力,今年6月大通集團便曾經先後兩次補充質押大通燃氣股份,同時其持有的紅日藥業股權質押比例也高達98.93%。

“大股東財務狀況不瞭解,但是從他近幾次補充質押,以及二級市場的運行情況來看,此次出讓股權可能是出於個人財務安排的考慮,比如降槓桿的目的等。”大通燃氣董秘鄭蜀閩7月11日回應稱。

從引進“外援”到讓殼

一開始,李佔通並不想讓殼。

今年3月20日,大通燃氣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直至6月10日發佈終止重組公告後,交易標的方才曝光,即曾經闖關IPO失敗的江蘇奧賽康藥業100%股份。

只是,最終大通燃氣以“各方在公司交易稅費的承擔、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為由,終止了本次資產重組事項。

而奧賽康藥業如今則轉投到了東方新星(600753.SH)的懷抱,寄希望以此實現借殼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大通燃氣與奧賽康未能談攏的原因,可能與第三方的介入有關。

6月8日,大通集團與深圳德福基金和浙江丹鼎投資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擬由大通集團向德福基金及丹鼎投資(或兩家公司指定主體)合計轉轉讓10%股權,引入兩家公司成為戰略股東。

由於大通集團直接持有大通燃氣40.94%的股權,即使引入德福基金、丹鼎投資進入,上市公司控制權仍然牢牢掌握在李佔通手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上述兩家戰投均具備一定操盤經驗,如德福基金曾經接手過已經退市的*ST國恆,而丹鼎投資的石峰則出身於賽富投資基金。

德福基金、丹鼎投資也做出承諾,“願意充分發揮其在大數據產業、數字經濟、智能製造、醫療大健康等產業創新領域豐富的投資經驗及已投資的優質企業資源,願意短期內與大通燃氣進行深度合作並向其注入優質資產。”

只是,李佔通已經沒有過多的等待時間了。

重組預期落空背景下,6月11日復牌後,大通燃氣從6.9元一路下跌至4.55元,為此大通集團今年6月先後兩次補充質押。

於是,李佔通另結新歡。7月11日,大通燃氣公告,大通集團解除與德福基金、丹鼎投資的任何交易和擬議交易,轉投榮盛控股。

據公告,大通集團擬按照9.41元/股的價格,向榮盛控股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轉讓大通燃氣29.64%的股權,轉讓價格合計10億元。

若本次交易成行,榮盛控股或其關聯方也將以29.64%的股權躍居大通燃氣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屆時實控人也將大概率變更為榮盛發展掌舵人耿建明。

對此鄭蜀閩表示,“目前大股東與榮盛簽訂的只是意向性協議,還需要經歷盡調的流程,盡調團隊還未進駐公司。”

榮盛接盤猜想

即便盡調還未啟動,但是對於李佔通而言,質押強平風險已經大幅降低。

7月10日,向榮盛控股轉讓公告發布前,大通燃氣便率先漲停,次日更是全天保持了“一字”漲停的姿勢。

要知道,此時大通集團已經處於“無股可押”的狀態。截至6月29日,大通集團所持有的大通燃氣累計質押比例已經達到99.8%。

同時,大通集團持有的紅日藥業股份質押比例也高達98.93%,李佔通個人資金壓力如何可見一斑。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李佔通在出售紅日藥業10%股權後,時隔一個月再次轉讓大通燃氣股權,進而連失兩家上市公司控制權了。

反觀作為接盤方的榮盛控股,則可以趁大通集團質押瀕臨爆倉的機會,低價拿下上市平臺。更何況,相比於作為同城對手的華夏幸福(600340.SH)王文學而言,耿建明所掌握的上市平臺還是太少了。

而如今,耿建明和榮盛控股卻儼然有發力的趨勢。

今年6月,中信國安便曾計劃將旗下鋰電子公司盟固利動力的31.80% 股權,轉讓給榮盛控股,同時榮盛控股還向盟固利動力進行24億元的增資。

此次交易,榮盛控股以付出46億元的代價,將獲得盟固利動力51.16%的股權,而中信國安則降至23.9%。

實際上,在樓市調控的背景下,各家區域房企均存在很強的轉型訴求。一位上市房企人士7月11日便坦言,“都想轉,但是沒法轉,有幾個行業利潤有房地產這麼高?”

據他介紹,他所在的公司此前也曾經考察過新能源行業,但是由於前期投入較大,最終還是放棄了。

只是,耿建明此次收購的盟固利動力則是“現成”的企業,只是裝機量尚無法與寧德時代(300750.SZ)等巨頭相比。

相關數據顯示,盟固利動力2017年鋰電裝機量為4.01億Wh,同期寧德時代為105.68億Wh,珠海銀隆為7.36億Wh。

而榮盛控股現有業務主要包括地產、建設,二者分別對應上市公司榮盛發展,以及榮盛工程建設公司,加上新增的盟固利動力鋰電業務。

其中,地產類業務上市、增發收購困難重重,而大通燃氣本就屬於清潔能源行業,所以僅就現狀來看,最有可能注入到上市公司的便是上述鋰電資產。

只是,耿建明此次能否如願入駐,未來又將如何改造大通燃氣,都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