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粮集团:市场需求为集聚发展航标

江苏宝粮控股集团以打造从田头到餐桌、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全产业链为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集团集聚发展的航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整合资源优势,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

宝粮集团:市场需求为集聚发展航标

“宝粮控股集团以打造从田头到餐桌、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全产业链为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集团集聚发展的航标,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6月21日,江苏宝粮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情牵粮农

“宝粮集团是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为江苏第一家县级国有粮食企业集团。”杨光介绍说,作为国有粮食收储主体,宝粮集团在每年夏秋两季粮食收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7年集团成立之初,宝粮集团新建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园区,占地285亩,投资2.3亿元,建成现代化高大平房仓15万吨,年处理小麦15万吨面粉生产线一条,年处理10万吨稻谷精制大米生产线一条等。

在推进危仓老库改造的同时,新建粮食仓库。2014年以来,集团先后投入1.1亿元,新建了刁夷粮库和潼河粮库,扩建物流中心东库区,新增高大平房仓容量9.1万吨。相继投资2500万元在库点建设6台套大型烘干机设备,通过粮食烘干整理,提级升等,全年为粮农烘干粮食约10万吨,使农民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今年,结合宝应“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建设,宝粮集团主动向农户推荐优质小麦品种,并与682家种粮大户签订小麦优质优价收购合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按照高出市场价格0.1元~0.2元/公斤的价格收购。

“今年我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约10万亩,由于优质优价,所产3.5万多吨小麦可以说被宝粮‘一网打尽’。”杨光告诉记者。

宝粮集团:市场需求为集聚发展航标

宝应县粮食局局长郭萍表示,宝粮集团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原则,达到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各方满意。

5月29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了一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的市县,宝应县因推进订单粮食助力农民增收、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成效明显在列。

郭萍告诉记者,省政府给的这个“军功章”里,有宝粮集团一多半功劳。

延伸链条

打造优质原粮基地。集团所属粮油加工企业通过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在县内外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与种植规模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签订产销合同,引导47家种粮大户种植优良品种,同时为种粮大户开辟“绿色通道”,进行烘干、除杂降糙等方面的服务。

宝粮集团总经理鲁军告诉记者,宝粮集团联手科研院所,在向市场提供米面油的同时,不断推出市场所需的粮油精深加工产品。通过调整品种、研发新品,使宝粮大米、名佳面粉形成多系列产品,特别是随着市民们回归厨房潮流的兴起,集团小包装系列产品销量正以几何级增长。

米、面、油产品比翼齐飞。名佳食品在原有本地产小麦品种的基础上,从各地采购其他优质的小麦品种进行研发配比,面粉产品又增加了石磨粉、油条粉、馒头粉、蛋糕粉、饼干粉、面包粉等品种。永佳米业选用口感松软香甜的淮稻5号、9108作为原稻,尽管质优价高,但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0%。

宝粮油脂公司今年初投资100多万元新上了新型多功能螺旋榨油机、智能食用油精炼机、滤油机等设备。选取非转基因的新鲜本地产油菜籽,通过螺旋榨油机进行压榨,然后再经过智能食用油精炼机精炼,使油品原品原味达到自然风味。

叫响品牌

“在扩大传统销售市场量的同时,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商超,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本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抢占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等大城市的商超市场。”杨光表示。

为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喜爱宝粮品牌,宝粮集团通过参加会展,协会推荐、媒体宣传、网站展示等,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互联网+销售途径”的模式,让宝粮集团目前的淘宝信用等级已达到四颗蓝钻。网店里共陈列24件商品,好评率达99.62%,电商销售已成为宝粮集团的又一销售渠道,每天的发货量由起初几单到现在每天几百单上千单。

资料显示,宝粮集团先后荣获“中国粮油最受尊敬企业”、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双带”贡献奖;“宝粮”被评为“中国十佳粮油区域领导品牌”,“宝粮”商标图形获省著名商标;在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十七届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宝粮”小麦粉获“金奖”;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任重道远。”杨光说,宝粮集团投资300万元,正在设计从田间到餐桌、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全产业链系统,真正让食用宝粮粮油的消费者放心。

本文刊登于2018年7月10日粮油市场报B01版

宝粮集团:市场需求为集聚发展航标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宝粮集团:市场需求为集聚发展航标

中国粮食行业第一媒体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