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梦灭:俊发撤资,“俊有房”被打回原形

去年12月,俊发地产在将其持有的云南俊有房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按照40%和11%的比例,分别转让给当初合作出资的另外两名自然人股东后,完全撤出“俊有房”。

14个月前,因为俊发地产的510万元注资,彼时还只是俊发“编外”项目分销商的“俊有房”,获得了一个能够进入俊发“编制”,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渗透至俊发管理层中枢的机会,但14个月后俊发地产的单方面分手,则让昆明楼市首个有可能由分销商“转世”成为房企销售体系的逆袭案例最终梦灭。

“转正”梦灭:俊发撤资,“俊有房”被打回原形

14个月,从得宠到失势

2016年10月24日,俊发联合其他两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云南俊有房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俊发以510万元的出资额度,成为持有“俊有房”51%股份的控股股东,另外两名自然人股东周军平和李勇,分别持有“俊有房”39%和10%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俊发成立“俊有房”联合的两名自然人股东,为此前俊发楼盘分销代理商云南有个房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核心领导团队,“俊有房”的成立,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俊发给了一直代理旗下项目销售的“有个房”一个能够“转世”晋升加入俊发集团体系的机会,甚至有可能将未来俊发所有项目的销售工作,全部交由“俊有房”这个相对独立,但又隶属于俊发旗下的营销团队负责。

14个月后的2017年12月5日,完全退出对“俊有房”的投资,并将其持有的“俊有房”51%股份,以40%和11%的比例,分别转让至“俊有房”唯二的两名自然人股东名下,周军平以79%的持股比例实现对“俊有房”控股,李勇的持股比例也有原来的10%增至21%。

表面上看,俊发的退出,让周军平和李勇这对创办“有个房”的老搭档,实现对“俊有房”的绝对控制,但作为以地产销售为主营业务,且长期依赖俊发旗下楼盘存量开展销售业务的地产分销公司,没有了俊发这可大树,“俊有房”失去的不光是资金支持,其主营业务也将受到严重冲击,而周、李二位股东对于“俊有房”的绝对控制也变得没有性价比。

换掉“俊有房”,俊发早有准备

对于放弃与这个“功勋老臣”的合作,俊发其实早有准备。

去年11月27日,俊发与世联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表示此番与“中国新房代理销售额最高纪录保持者”合作协议的达成,有助于俊发的三年战略布局稳步实施。而就在双方合作协议签署一周后,“俊有房”因俊发撤资的股权变更信息也相继公示,但若结合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披露相对滞后的情况来看,俊发退出“俊有房”的事实早已发生。

“退出‘俊有房’、联手世联行”的销售体系换将,无疑说明俊发未来所有楼盘项目的销售工作,将全部转由世联行负责,而对于“俊有房”的剥离,也将充分匹配俊发全国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

根据俊发“以国家三大战略叠加区域为拓展方向,初步形成全国六大区域布局,并依托云南在国家战略中的突出优势,努力成为全国更有影响力品牌房企”的三年战略目标,世联行遍及全球19个国际及中国172个城市的地产销售网络,以及中国领先的专业地产营销服务经验,无疑将为俊发的全国化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比之下,“俊有房”专注本土市场的销售网络,虽然与俊发去年以本土市场为主实现业绩翻番的销售组成相符,但对于对外扩张不断加速的俊发而言,仅凭本土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俊发的业绩增长预期,“俊有房”已不能匹配俊发的发展方略,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与俊发“分手”的重要因素。

B轮投资?不存在的

「唐印」早在去年1月7日发布《上位俊发:从“有个房”到“俊有房”》一文时曾提到,在获得俊发510万元出资的“A轮投资”后,能否成为俊发跨越发展的超级发动机,将成为“俊有房”是否能够继续获得俊发“B轮投资”的关键。

现在看来,“俊有房”并未起到推动俊发跨越发展超级发动机的作用,而且当初“俊有房”的成立,除了俊发有意组建自有独立营销团队的初衷以外,更在于周、李二人作为快速去化俊发城项目的“有个房”原班领导团队,与俊发有着很强的逻辑渊源,但在俊发去年业绩翻番,并将全国布局列为企业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剥离“俊有房”这个相对编外的独立销售团队,也并不会影响俊发的战略目标达成,更何况在过去“亲密合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俊有房”登记的公司经营场所,也始终未被纳入俊发的总部大厦。

显然,随着俊发“A轮投资”的撤出,「唐印」此前猜测的所谓“B轮投资”将只是泡影,甚至随着俊发与世联行的合作协议达成,在销售代理业务层面,俊发与“俊有房”的合作变得十分有限。

而对于战略目标瞄准全国性企业的俊发,将营销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负责的销售体系变革,似乎也预示着俊发将完全聚焦房地产开发主业,并凭借足以与省外品牌房企抗衡的产品品质,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国化布局扩张。

或许在地产营销业务领域,“俊有房”将再难与俊发有交集,但凭借周军平和李勇本土市场多年摸爬的人脉积淀,以及过往的成功营销案例,不排除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再次谋求与俊发单个项目的有限代理销售合作,即使再不济,仍然存续的“有个房”也将为周、李二人的地产营销职业生涯兜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