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本輪網際網路泡沫破裂還有多久?也許幾個月

市場太安靜了!這是好事嗎?不一定。

我們看看,最近一段時間,不管股市漲跌,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而且,主要有一點點好的消息,都會被放大,然後股市繼續漲。當然,這是指美國股市,而不是A股。

另外一方面,那麼多創業公司都在排著隊上市,這一現象是此前所從未出現過的。據說,現在要通過港股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超過150家,不管大小,不管盈利與否,都要上市,即便是流血。

離本輪互聯網泡沫破裂還有多久?也許幾個月

為什麼?很簡單,有人說,資本市場正在失血,可能到年底的時候整個市場的資金量要大幅下滑,不及去年的30%。也就是說,曾經靠燒錢來獲取市場地位的那些公司,很多要死掉了。

燒錢補貼獲取市場份額,這個事並不稀奇,有史以來的商家都這麼幹,在互聯網時代更甚。只是,以前的實體經濟商家們燒錢補貼,往往是小打小鬧的,吸引一下客流人氣就好了,可到了互聯網時代,變本加厲,通過燒錢來打死對手,然後壟斷市場,這才是目標。

有一些公司還好,處在特定的市場範圍,確實可以通過燒錢來擊垮對手,或者讓市場高度集中化,從而拿到壟斷地位,然後再想著把以前賠掉的錢幾十倍數百倍的賺回來。比如,滴滴,在打車領域就成功了。

不過,也有一些公司比較倒黴,或者本身就難以通過燒錢來壟斷市場,那麼,錢花了不少,或者都花光了,可是,市場卻未能如願壟斷,就成了無底洞。這樣的情況,如果公司想長期活下去,就必須不斷的融資繼續燒,但總還是有盡頭,最好的方式就是上市圈錢套現。比如,共享單車行業,燒錢了那麼久,市場卻沒有沉澱下來,結果一定是把自己燒死,而美團就更是另外一個極端,不管怎麼燒錢,都無法壟斷市場,而且競爭對手絲毫不會放鬆打擊,所以,燒錢無止境。。

當然,如果市場上的資本太多,反正不愁融資,像美團這樣的公司就可以一直活下去,依靠補貼造成的低價可以繼續維持自身的市場份額,也有可觀的經營流水,但是,一旦市場上的資金不充足,資本家也沒有餘糧,那麼,依靠融資燒錢生存的公司就危險了。

資本市場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創業者的心,而一味的依靠融資充血的互聯網玩家最怕遇到金融危機,而恰恰,這種危機是週期性的,誰也逃不掉,關鍵看誰幸運。

在公元2000年前後,曾經是一波至今會讓很多人心有餘悸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當然,如今這些80後的創業者們並沒有經歷過,所以,也就不知道疼。這個道理和股市一樣,最近一次的記憶會很深刻,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卻最膽大,所以,往往股市崩盤之後需要十年左右的週期,才能等來下一波沒有經歷過痛的新韭菜。

在互聯網的歷史上,自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被稱為dot-com泡沫。在那個階段,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科技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的事件,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到達頂峰。

後來的分析認為,股價的飆升和買家炒作的結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創造了一個溫床,使得這些企業摒棄了標準的商業模式,突破(傳統模式的)底線,轉而關注於如何增加市場份額。

看看這樣的描述:一個規範的“DOT COM”商業模式依賴於持續的網絡效應,以長期淨虧損經營來獲得市場份額為代價。公司期望能建立足夠的品牌意識,以便收穫以後的服務的盈利率。“快速變大”的口號詮釋了這一策略。在虧損期間,公司依賴於風險資本,尤其是首發股票(所募集的資金)來支付開銷。這些股票的新奇性,加上公司難以估價,把許多股票推上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度,並令公司的原始控股股東紙面富貴。

是不是很眼熟,如今的中國這些網紅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燒錢搶市場能力是不是比上面的邏輯還要殘酷?

不過,到了2000年3月,股市泡沫開始崩潰,3月13號開始後的六天時間就跌去了900多點,一直到2002年10月,整個市場中的技術公司抹去了差不多5萬億美元的市值。

至於互聯網泡沫崩潰的原因,其實導火索很簡單,就是美聯儲持續不斷的加息。999年至2000早期,利率被美聯儲提高了6倍,出軌的經濟開始失去了速度,市場上的熱錢驟然減少。我們得看到,這一切如今正在上演。據華爾街日報調查,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五分之四的人認為美聯儲在加息上變得比計劃更激進,今年已經加息兩次,互聯網泡沫能撐得到六次嗎?

種種跡象表明,互聯網泡沫能撐的時間不久了。據coindesk分析,目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約為2350億美元。歷史最高總市值則為8294.14億美元,意味著現在較歷史高位已經縮水約70%。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很可能成為這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導火索。

另外,目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股價處於14個月低點,落入熊市區間,美國各項經濟數據也不及預期,然而美股卻離歷史高點僅僅只有幾個百分點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美股中的科技股股價都已經達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再看看,科技公司的估值遠遠超過實體經濟企業,科技互聯網公司的從業者的收入更是普通企業職工的數十倍,這種情況也到了必須修正的地步。

我們可以預測,在未來的半年時間,互聯網泡沫破裂可能性極大,高市值的互聯網公司的股價也會回落,包括騰訊阿里這樣的公司,市值回到3000億美元的水平是大概率事件,而一大批的僅僅依靠燒錢活著的公司都可能因資金鍊斷裂而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