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东华携手商飞,培养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人才

科教|东华携手商飞,培养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人才

成果名称: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一种突出知识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成果完成人:孙宝忠、韩哲宇、黄朝阳、余木火、潘利剑、孙泽玉、魏毅、朱姝、刘夏慧

成果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所获奖项:“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日前,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劳斌一行,赴东华大学对 “纺织之光” 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学生奖及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进行回访考察。在东华大学,张翠竹一行与东华大学有关领导、获奖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还对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2017年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完成人孙宝忠进行了采访。

科教|东华携手商飞,培养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人才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由于跨学科、跨专业和突出工程能力的特点,其发展对研究者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对人才知识储备自动升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为了适应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发展需求,东华大学于2012年批文成立二级机构“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东华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商飞落户上海后,协同创新中心在与东华大学教务处、中国商飞等多次沟通后,决定在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以更好地为商飞和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服务。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引进商飞工程师指导学生实践及组队参加科创杯赛,改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经过四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拔尖人才选拔、教学体系,同时培养了一支教学队伍,并开始逐步建立教材体系。该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理论结合实际,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实验班立足复合材料专业学科发展的实际,引入了纺织、材料、机械和化工等专业,结合中国商飞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的需求,充分探索出一种突出知识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该项目完成人孙宝忠介绍道,该实验班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组建了多学科、高水平、宽领域的教学队伍,并通过选拔人才知识的相互学习、复合知识的集中学习和多级创新体系的训练,将基础知识、实践知识和研究型课题及各种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推动拔尖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遵循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学科的一般规律,从产业需求角度出发,选拔不同学科和学院的学生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师资编写了适用于实验班学生使用的相关教材,并为其量身定制和调整培养计划。在强调复合材料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长,提升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对复合材料学科的认识。深入推行“寓教于研”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准研究生制本科生培养模式,重视创新实验和创新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建设“学生创意车间”,通过贴近业内龙头企业的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自主创意实践及各类技术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深学生对复合材料相关基础知识的认知,培养、挖掘民用航空科技创新人才。经过长时间运行,

实验班初步形成了“86221”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学校、上海市和全国性活动的三级创新训练体系。

经过四年的建设和实践,该项目的相关成果已经得到中国商飞和部分兄弟院校的认可,这种突出知识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复合型拔尖人才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对复合材料学科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这种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试验田,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及相关成果推广,对复合材料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多层次训练,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

经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考研、出国、就业都呈现良好的态势。在2012级硕士研究生推免过程中,很多名校对实验班学生的复合材料实践课程认同度极高。以首届实验班为例,30名同学中,30%的学生获得推免资格并被复旦、交大、浙大、同济、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录取;有近37%的学生免试直升本校;3人被国外大学录取;多名学生被航空复合材料相关企业录用。

在谈到实验班如何针对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孙宝忠表示,在学校层面,增强校内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商飞组织的大型实践课程;在上海市层面,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上海市复合材料联盟、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和各类创新实践类会议,参与上海大学生国家级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SAMPE复合材料学生竞赛、Honda节能竞技大赛等专业赛事。通过学校、上海市和全国性活动,形成三级创新训练体系,以此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班多学科交叉、多学院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突出知识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复合型拔尖人才”高水平教育理念;突出了知识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多层次的训练,建立了包含知识型课程、拓展型实践和研究型课题的多层次培养体系;组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复合材料方面的教师为主,协同校内不同学院、国内其他高校、国际高校教师及相关行业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教学团队,实现了知识、实践、工程和前沿科技的无缝连接教育。

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岛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认可,并借鉴运用到其相关的教学中。孙宝忠表示,未来实验班将会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将实验班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科教|东华携手商飞,培养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人才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纺织服装周刊

科教|东华携手商飞,培养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