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的基本知识

画眉的基本知识

35、画眉产于何地、主要产区是哪里

从整个世界来说,画眉产于亚洲。从亚洲来说,画眉主要产于东亚的中国大陆。此外,画眉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等国的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从国内来说,画眉产于我国甘肃、陕西、河南以南,青海、西藏以东,江苏、浙江、福建以西,海南以北的广大内陆地区。

36、画眉是什么鸟、属于哪目、哪科

画眉是一种羽毛高雅,个头适中,外形美观,具有美妙歌喉,能鸣善斗的产区留鸟,不是候鸟;同时,画眉又是一种驰名古今中外,身价较高,笼养量最多,我国鸟类出口量最大,最受国内外养鸟人喜爱的名贵笼鸟。

总之,画眉是地球上现存约几千种鸟类中的佼佼者,是善于歌唱和打斗的鹛类中的“歌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鸟”、“笼中将军”。

画眉属于雀形目、翁科画眉亚科。

37、“画眉”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画眉”这个十分形象的名字,相传是我国古代绝世佳人西施给它取的。这里还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春秋时期,吴国灭亡后,范蠡和西施为了避免被越王勾践杀害,化名隐居于德清县的蠡山中。每天清晨和傍晚,爱美的西施都要到附近的一座石桥上,以水当镜画眉,以求美观。一天,有群黄褐色的小鸟来到她身边不停地歌唱。它们见西施在画眉,越画越好看,于是便互相用其尖啄给对方整理眉毛。不多时,它们居然也“画”出眉来了。范蠡好生奇怪,便问西施:“这是什么鸟?长得这样好看,叫得这样好听! ”西施笑答:你看嘛,它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白眉,就像用粉笔画上去似的。不管是什么鸟,我们就叫它“画眉”吧! 于是,“画眉”这个美称自此世代相传,并一直沿袭至今。

38、画眉有哪些别名和美称

画眉的别名和美称比较多。主要的有:客画眉、金画眉、百舌鸟、虎鸦、反舌、英雄鸟、林中歌手、笼中将军、笼中英雄、鸟类的歌唱家;鹛类之玉、鹛类歌星等。

39、画眉的形态是怎样的

画眉的形态,简要说来是:身体修长、外形似莺,但个子比莺大。一般上体羽毛呈橄榄色,下腹羽毛呈绿褐色或黄褐色,没有斑纹;头、胸、颈部的羽毛和尾羽颜色较深,并有黑色条纹或横纹;嘴和脚的颜色多为黄色或白色;头部眼圈白色,眼边各有一条白眉,匀称地由前向后延伸,并多呈蛾眉状,十分好看,故得此名。

40、画眉的习性是怎样的

作为亚热带山区留鸟的画眉,终年较固定地生活在一个区域内,栖息于山丘的树丛间,一般不会远走高飞,筑巢于灌木丛密校间的小树上。画眉多为单独觅食,很少结群活动。全年食物以昆虫为主。 “立秋”之后,虫子渐少,就以各种植物果实、种子或嫩菜为食。

画眉性机灵、胆小,好隐匿。成年雄鸟争强好斗,占山为王的“地方主义”作风甚浓,善鸣叫,音调高亢多变。

画眉视力似乎不很佳,但听觉器官却十分发达,对音频的振动极为敏感,反应特别快。它窜、钻、奔飞的本领,不亚于其他鸟类。

画眉爱清洁、讲卫生。它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洗澡。因此,没有水和树林的地方是不会有画眉的。画眉每年一般繁殖二窝。雌鸟每窝一般产蛋四、五枚。时间分别为春季和夏季。

41、我国为何有“画眉乐园”之称

简要地说,这主要是我国的自然条件好和鸟类资源尤其是画眉资源丰富的缘故。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全世界现存的鸟类约有9000种,分属于156科,而我国就有1189种,81科,分别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1%和51.9%。

再者,画眉主要产于我国大陆,尤其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主产画眉。因此,外国笼养的画眉,绝大多数都是从我国进口的。

42、画眉为什么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气候。

——这些地区,森林和林地较多,属于宜农、宜林、宜牧的内陆地区,又多是“鱼米之乡”。

——这些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水库、小溪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湿润度较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昆虫、植物种籽和植物果实都比较多。这些自然条件,很适宜于画眉的繁衍、生长、生活和栖息。

所以,这些地区画眉多,画眉好。

43、画眉“灵灵”是哪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的吉祥物

左手握着鲜花,右手环抱足球,大步向前喜迎四方佳宾的、可爱的画眉“灵灵”,是1991年在我国广州举办的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的吉祥物。可见,在国内外,画眉被视为珍贵的中国名鸟而倍受欢迎。

据有关出版物介绍,我每年出口的画眉已达数十万只之多,是出口量最大的鸟类。由此可见国外朋友对画眉的喜爱之情。

44、画眉是我国哪个市的“市鸟”

画眉是我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市鸟”。

1985年,画眉被广州市人民选为“市鸟”。为此,《广州曰报》载文说:素为广州市民喜爱的画眉鸟,已荣获市鸟桂冠。市人民政府根据群众投票的情况,已同意选定画眉为广州市市鸟。可见爱鸟、护鸟已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画眉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象征。

45、北宋时期的《画眉诗》出自何人之手

脍炙人口的北宋时期的《画眉诗》的作者,是我国大文学家欧阳修。其诗曰:

百晴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画眉“百啭千声”的歌唱本领,点明了画眉最爱叫的季节是“山花红紫”的春天和秋天。诗的后两句还告诉人们,锁在笼中、失去自由的画眉,不及在那大自然自由的天地里叫得欢乐、动听。此诗表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其实,经过人们精心培育和调教的笼养画眉,不但比在大自然里叫得欢,叫得好,而且叫的花样更多,鸣叫的时间也不再受季节限制。

46、清代“画眉田”座落于何地

用一只画眉换来的一块面积为4.16亩的“画眉田”,座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伺族自治州剑河县南明镇岑戈村的寨子边。其原委是这样的:

清代,贵州省剑河县岑戈村一个姓杨的农民,捕获了一只羽毛雪白,眼睛、脚干通红的“白画眉”人们都说这种白画眉是画眉之王、稀世珍品。消息传开后,登门购买者络绎不绝,但鸟主却不愿卖。后来,本寨子上的一个同姓的财主,为了得到此画眉,就请人撮合,用了自家的一块面积为25石的一丘水稻田换了这只画眉。从此之后,这块稻田的名字就改成“画眉田”了。直到现在,人们都还这样叫它。

47、我国近年画眉出口知多少 ?

据有关资料介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每年出口的画眉数量达到二十多万只,在各种鸟类中是出口量最多的一种鸟,给国家创了一笔可观的外汇。

48、我国哪个自治州的画眉鸟市最多 ?

据有关人士的调查和统计,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画眉鸟面最多的要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个自治州所辖的一市十五县,共有大小画眉市场126个,同时上市的画眉,总数在五千只左右,多的时候达到七八千只。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的凯里画眉鸟市全国闻名,每场上市的画眉至少都有数百只。广东、上海、河南、湖北等省的画眉客商,经常到这里来选购画眉。

此外,这个自治州的三穗、剑河、天柱等县,除了正式的画眉鸟市之外,民间还有赶坳斗画眉的习俗。这既是赛鸟的娱乐场所,又是进行画眉交易的地方。

49、下江“画眉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由画眉爱好者赖献秋、郑武、朱祖千、唐谷清、陆运华等人倡议而创立的“画眉碑”,1985年农历二月二曰在从江县下江镇面世。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第一块石刻“画眉碑”。

碑文在“永传不息”四个大字之下这样写道:“争夺冠军不负主人驯养精心;临场狠斗看谁嘴爪锐利灵敏。”

碑文还写道:“画眉鸟性灵敏好斗形体美,丽言悦耳美其名曰林中杰。”

碑文规定:下江画眉集会,订于每年农历二月二曰和六月六曰。届时,比赛在下江中学古榕树下的坪地上进行,夺得冠、亚军者,理事会给予奖励,目的是使画眉集会的盛举,在下江永传不息。

50、画眉是怎样求偶配对的 ?

每当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到来的时候,雄性画眉首先发情,不断地大鸣细唱,向雌鸟表示爱慕之情。它一面山盟海誓,一面严阵以待,向可能出现的情敌发出警告,以示其姻缘不容侵犯。

为了搏得雌鸟的欢心,雄性画眉几乎使尽浑身的解数,不知疲倦地为爱情而歌唱,同时不遗余力向雌鸟大献殷勤,甚至装模作样地在枝头上迈着风雅的步履,尽量显示自己温文尔雅的可掬之态,表示自己风华正茂的歌唱天才。如果此时在一只雌画眉的周围有两只以上的竞争者,那么,一场恶战将不可避免。而那只“坐山观虎斗”的画眉“小姐”,最后就选择胜者为伴侣。

话又说回来,它们伉俪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专一而白头到老的。也就是说,待它们的儿女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这个不久前建立起来的小家庭,亦就同时宣告解体了。

51、画眉是怎样繁殖的 ?

画眉是靠其野生自行繁殖的;人工繁殖尚处在试验阶段,没有取得成功。

每年农历“清明”前后到“夏至”前后,这段时间是野生画眉的繁殖季节。繁殖季节一到,雌雄画眉就开始择偶配对。并以对为单位进行活动。它们在巢外交配后,就找适合的地方筑巢,为繁殖后代作准备。鸟巢多筑于山丘不高的树枝上,以干草编织而成,巢呈深杯状。

雌鸟产卵后即孵,时间约两周左右。雏鸟出壳后,靠亲鸟含食哺养三周左右方能离窝。离窝后,再经过两周左右的跟亲活动,幼鸟方能独立觅食生活。此后,老鸟小鸟就分散活动了。

52、画眉雏鸟在生长各阶段的情况是怎样的?

绒羽期的雏鸟,眼睛尚未睁开,全身是稀疏的绒羽,全靠亲鸟含食哺养。

针羽期的雏鸟,眼睛开始睁开,体表有针状的羽毛,食欲渐旺,能在巢中与其他雏鸟争食。

正羽期的雏鸟,体形开始明显增大,逐渐能爬窝行动。小小的羽毛开始出现,针羽的顶端长出羽片,其形态已接近成鸟,但还不能飞翔。

齐羽期的雏鸟,各部分羽毛已经长齐,已能飞翔和自由觅食。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跟亲活动停止,雏鸟进入“软毛‘,阶段。

此后,经过“换羽”,即将“软毛”换成了“山毛”,雏鸟进入成鸟阶段。

53、画眉的生长发育要经过哪些阶段 ?

就一只雏鸟打孵化出亮后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来说,大约要经过各一周的绒羽期、针羽期、正羽期、齐羽期,以及两周左右的跟亲活动期,小画眉才由“雏鸟”阶段进入“软毛”阶段。

“软毛”的画眉虽然从外表上看已经和成鸟差异不大了,但从鸟体内部的发育情况来说,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它还必须经过“中秋”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换羽”阶段和冬去春来的“山毛”阶段,到具有交配、生育小雏鸟的能力时,才可以说是完全成熟了。因此,喂小鸟的人不要斗鸟太急,要等到它完全发育成熟后再斗,否则就会有害于“仔雀”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54、画眉有哪些特长 ?

画眉的特长主要有二:

一是擅长歌唱。它鸣叫起来,高亢激昂,婉转多变,极富韵味。快叫时,激越奔放,似珠落玉盘;慢叫时,如行云流水。特别是它长时间的连续鸣叫,真可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因此,有人称它为“林中歌手”或“鸟类歌唱家”。

二是特别能打斗。它打起架来,抓、爬、滚、啄、插五艺俱全,毫不示弱。有的要连打几笼,时间长达几十分钟;有的打得头破血流、毛披翅垮或倒在笼底了,还是紧紧抓住对方不放,稍加休息一会又打;有的今天败了,过了三五天又迎战强敌。因此有人称它为“英雄鸟”或“笼中将军”。

55.喂养画眉有什么好处 ?

喂养画眉是一种风雅的高尚事业,投入不大,好处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陶冶性情,观赏取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

(2)以鸟会友,广交朋友,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3)通过一早或一晚这种很有规律的遛鸟活动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的运动和锻炼,对于健康长寿十分有利,尤其是对离退休后很少活动的老年人,可说是一种难得的好机会。

(4)喂养画眉投资不大,如果一年内能培养出两三只擅长鸣叫和斗打的好鸟来,可以增加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5)饲养画眉还能起到热闹家庭和减少人的孤独感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由于喂养画眉的好处很多,所以现在喂养画眉的人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越来越多。画眉爱好者协会林立,画眉市场遍布全国各地,画眉鸣斗比赛多处开展,农村、城市乃至大雅之堂,都可以听到画眉的歌声。

56.哪里的画眉最好 ?

许多事实一再证明,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的画眉,可在说是画眉王国中的佼佼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理由和根据主要是:

(1)这里的画眉,数量较多,个子较大,长得结实,好画眉的比重较大。尤其是雷公山脉和月亮山脉的画眉,在省内外,尤其是在香港、台湾和广东,都是很有名气的。

(2)这里的画眉,羽毛颜色纯正,绝大多数为大青毛和青红毛。不挑食,大米、小米、包谷等都吃,容易喂养。

(3)这里的画眉,声音高亢、洪亮,鸣叫起来委婉动听,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这里的画眉,除换羽期不让其打斗外,其余时间都鸣叫和打斗。

上述各点,是许多地方的画眉所不及的。为此,湖北、湖南、广东、云南、四川等不少地区的画眉爱好者,尤其是香港、台湾等地的一些画眉客商,都经常到这个自治州来选购画眉、而且一次就要几十只,成交额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同时,这个自治州的一些画眉贩子,也不断把这里的画眉运到上述地区去出售。画眉爱好者听说是“凯里的画眉来了”,常常一购而光。因此,这里的一些画眉贩子,成了专业户,发了画眉财。

57、笼养画眉的称谓有哪些 ?

从“出身”上讲,笼养画眉的称谓主要有:窝雀、笼钵、夹钵、仔山雀、老山雀、山里老六种。

从功能、作用上讲,笼养画眉的称谓主要有:叫雀和打雀两种。

从驯养的角度上讲,笼养画眉的称谓主要有:生雀和熟雀两种。

从年龄上讲,笼养画眉的称谓主要有:仔雀和老雀两种。这里指的“仔雀”,包括窝雀、笼钵、夹钵三种。这里指的“老雀”,包括仔山雀、老山雀、山里老三种。

58.画眉的“出身”是怎样划分的

画眉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出身”。但是,画眉“出身”的划分则与众不同。也就说,它既不是以生长年龄的大小为标准,也不是以笼养的时间长短为标准,而是以画眉入笼时羽毛成长发育的程度为标准。具体说来是:

“窝雏”时入笼的鸟,不管喂养了多少年,都是称为“窝雀”。

当年的小鸟入笼后才换毛(软毛)的,不管喂养多少年,都称为“笼钵”。

当年的小鸟在山上换了部分毛(软毛),入笼后继续换部分毛(软毛)的,不管喂养多少年,都称为“夹钵”。

当年的小鸟,在山上全部换完了毛(软毛),但还没有养育过小雏鸟,即没有当过爹妈就入笼的,不管喂养了多少年,都称为“仔山雀”。

在山上换了一两次“山毛”,并养育过一次雏鸟,即当过爹妈才入笼的成鸟,不管喂多长时间,那怕是才入笼几天,都称“老山雀”。

在山上换了两次以上“山毛”,并当了两次以上爹妈以后才入笼的老画眉,不管喂的时间有多久,甚至是刚入笼的画眉,都称为“山里老”,即在山上已经老了的意思。

59.何谓“窝雀”、其特点怎样 ?

所谓“窝雀”,简言之,就是刚孵化出壳不久,不能飞翔,还在鸟窝里靠亲鸟觅食哺养就被人捉来进行人工喂养长大的画眉。

“窝雀”的特点主要是:没有野性,知人性,易和人熟,甚至放了它都不会飞走,可以拿在手上或放在地上逗乐,但多数个子较小,体质较差,一般能叫不能斗,“小孩子脾气”十足,动作没有规律。

60、何谓“笼钵”、其特点怎样 ?

所谓“笼钵”,简言之,就是当年的幼鸟,入笼后在笼子里换“软毛”的画眉。

“笼钵”的主要特点是:野性较小,易和人熟,好训养;鸣叫没问题,也能打斗一点,且容易复笼;放在地上,爱啄枯枝、树叶,玩心较重,跳动无规律,打恶战不行;弄得不好,容易沙声、挑食或仰头。

61、何谓“夹钵”、其特点怎样 ?

所谓“夹钵”,简言之,就是当年的幼鸟。入笼前在山上换了一部分“软毛”,入笼后,在家里继续换完尚未换的那部分“软毛”的画眉。

“夹钵”的主要特点是:野性一般,易和人熟,个头中等,较好培训,能鸣善斗,复笼性较好,敢于打激烈之战,并往往获胜。但是,这种“夹钵”画眉不好辨认。因为它的举止动作,有的近似“笼钵”,有的又近乎“山钵”。一般来说,“夹钵”画眉打恶战还是不敌“山钵”和“山老”。

62、何谓“仔山雀”、其特点怎样 ?

所谓“仔山雀”,简言之,就是当年在山上换完了全部“软毛”,但还没有在山上越冬、度春的画眉。

“仔山雀”的特征主要是:身体较健壮、跳动有一定的规律性,结实,较“笼钵”、“夹钵”难养,但较“老山雀”、“山里老”好养。养熟后,一般能鸣善斗。但喂养七八个月后方能换第一个家毛,一年后方能开始打斗。复笼性一般。

63、何谓“老山雀”、其特点怎样 ?

所谓“老山雀”,简言之,就是上一年的仔雀,经过一年多的野外生活,已经全部发育成熟,并养过儿育过女了的成鸟。

“老山雀”的特点主要是:身体健壮、结实、跳动有规律、能鸣善斗,能打激烈之战,但野性较重,不易驯服。也就是说,这种画眉入笼后,没有一两年的时间喂养是不会打斗的,最多是“来一点”就算不错了。一般复笼性较差,打败后易“落性”。l

64、何谓“山里老”、其特点怎样?

所谓“山里老”,简言之,就是在山上多年,养过多次儿女,至少换了二届以上山毛的老画眉。

“山里老”的特点主要是:身体特别结实,一般不好跳动,但跳动很有规律,能鸣善斗,能打恶战,激战,但野性很重,极不易驯服。也就是说,这种“山里老”,没有两三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它是不会打斗的。但一打起架来以后,往往就是“常胜将军”。所以,人们既喜欢它又讨厌它。喜欢的是能打,讨厌的是难养。斗败后一般都要落性较长时间。复笼性一般都不好。

65、画眉的“体型”有哪些 ?

画眉的“体型”是以画眉的身体呈现出来的一种固定性的形状确定的。主要的有:

五长雀——即画眉的头、嘴、颈、身、尾五个部分都比较长,但脚干不一定长。这种“五长雀”一般不太好养。

五短雀——即画眉的头、嘴、颈、身、尾五个部分都比较短,但脚干不一定短。这种“五短雀”比较好养。

葫芦身——画眉的身体像个葫芦瓜,上体小,下体大而圆。这种鸟比较好养。

鸭子形——画眉的身体像鸭子,即扁、阔而较长,翅羽有点往下垮。这种鸟一般较能打斗。 虎形雀——画眉的身体滚圆,方头大脑,两眼正视前方,颈板粗壮,跳动十分有力,好静不好动。这种鸟打斗力量较强,但易落性。

梭子形——画眉身体像把织布梭,中间部分阔圆,两端有点尖。看上去有一种结实、有力的感觉。 (八哥形——画眉身似八哥鸟, 个体较大,大方头,青眼搭,眼沙略带鸡黄。

刀把子雀——画眉身形修长而圆,前后几乎一般粗,像个刀把子。这种鸟跳动有力,站立时,身体经常呈水平状。

69、画眉的“眉型”有哪些 ?

画眉的“眉型”较多,共有十多种,而且都是以其“眉花”的形状来划分的。主要的有:

一线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细长而直,有“凸”出状,像条银绒似的,所以有人称它为“银线眉”。

玉带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较细长,尖端有点向上翘,似有动感,像飘带似的,所以有人称它为“飘带眉”。

箭杆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直而粗,前后几乎一般大,像根箭杆似的。

瓜子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根部粗,尖部小而特短,像颗瓜子似的。

垂珠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略向下垂,并断断续续,像一串断了线的珠子,稀稀疏疏往下落。

羊角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尖端开叉并略向上扬,犹如一双不长的山羊角。

扫把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较长较粗,尖端分成着干片,犹如一把扫把。

弓背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细长而略弯,像把弓似的。

倒勾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较粗,尖端有个向下、向前弯的倒勾。

粉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眉花粗而粉白一片。

盖眉——这种眉型的特点是,画眉头部的羽毛呈“大分头”而往下盖,有部份眉花被盖下来的羽毛遮掩着。

70、画眉的“嘴型”有哪些 ?

画眉的嘴型是按其嘴甲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固定性的形状确定的,主要的有:

钉子嘴——嘴啄直而尖,且稍长。

竹笋嘴——嘴啄根粗、尖细、稍短略弯。

三棱宝剑一-嘴啄呈三棱状并起锋者。

拱桥嘴——嘴啄稍长而均匀地向下弯。

马牙嘴——嘴啄长大而略扁,不很尖。

鹦鹉嘴——嘴啄粗、短而较弯。

71.画眉的“嘴色”有哪些 ?

所谓“嘴色”,简言之,就是画眉嘴甲的颜色。画眉的“嘴色”主要有:

黄蜡嘴——颜色深黄,有的略带点红黄色。

桔黄嘴——颜色浅黄,有的略带黑色或白色。

玉石嘴——颜色白绿相兼,或白黑带绿。

白米嘴——颜色灰白或乳白。

双色嘴——下嘴壳黄上嘴壳黑。

铁嘴——上下嘴甲均为黑色。

72、画眉的“翅型”有哪些 ?

画眉的“翅型”是按其具体的形状来划分的。总的来说,画眉的翅型不很多,但差异性较大。主要的有:

秋蝉翅——这种翅型的特点是:翅羽薄、短而圆,比较规则地浮在鸟身两侧,看起来很舒服。

鹦鹉翅——这种翅型的特点是:翅羽长而尖,紧贴其身;其中最长的部分翅羽,超过其尾梢毛。看上去像很有劲的样子。

超翅——这种翅型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两翅尖部的羽毛相超于后背部,呈燕尾形或剪刀形。

垮翅——这种翅型的特点是:翅羽好像病鸟的翅膀一样, 耷拉在画眉身体后部的两侧,很少收拢起来。但是,它绝对不是病鸟,反之则不然。

阴阳翅——这种翅型的特点是,一边翅高,一边翅低,随时都是如此,并非偶然现象。同时也不是因为伤残造成的,否则就另当别论了。

73、画眉的“脚型”有哪些 ?

画眉的“脚型”是以其脚干、脚趾的颜色来确定的。主要的有:

(1)黄牛筋。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黄色的,好似牛腿上黄颜色的筋的颜色,故此得名。

(2)白牛筋。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白色的,好似牛腿上白颜色的筋的颜色,故此得名。

(3)紫竹脚。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紫色的,好似紫竹一般,故此得名。

(4)乌木脚。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乌红色的,像乌木一样,故此得名。

(5)铁脚。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深黑色的,近乎铁的颜色,故此得名。

(6)汗菜脚。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的颜色是浅红色的,好似汗菜的颜色,故此得名。

(7)柴块脚。这种脚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干扁而十分粗糙,甚至起松树皮状,极不光滑,故此得名。

74、画眉的“爪型”有哪些 ?

画眉的“爪型”是以其脚爪的形状来确定的。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猫爪”型。这种爪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爪子短而粗,十分尖利,透明度特好,可以清楚地看到爪子内的血管,形如猫瓜,故此得名。

第二类是“藤爪”型。这种爪型的特点是,画眉的脚爪子长而扁细,或既粗又长,不尖利,灰不溜丢的,光泽度很差,根本看不到爪子内的血管,好似山上的干树藤一般,故此得名。

75、画眉的“尾型”有哪些 ?

画眉的尾型原则上是按其尾羽的形状来划分的,主要的有:

铁尺尾——这种画眉的尾羽根部、尖部一般粗,平而直,简直像把“铁尺”似的。有人称它为“一字尾”。

扇子尾——这种画眉的尾羽,动不动就撒开来,犹如开着的一把扇子。这种尾型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沙尾——这种画眉的尾羽,经常都是断得乱七八糟的,极不美观。这大概是画眉的羽毛比较干枯所致,所以有的人称它为“碎尾雀”。

长尾——这种画眉的尾羽比一般的都长,有的丰富,有的不丰富,活动起来,尾羽不是撞这就是撞那,给人一种碍事的感觉。

短尾——这种画眉的尾羽比一般的都短,但相当丰富,看上去十分灵活,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秃尾——这种画眉经常没有尾羽,屁股上光秃秃的,或者只有很短的一点尾羽。这种尾型的画眉,有的是一贯性的,换毛以后也长不好;有的是暂时性的,换毛以后尾羽就长好了。

撒尾——这种画眉的尾羽经常都是撒开的,而且是毛刺刺的,它与“扇子尾”的画眉有根本性的区别:前者是经常是撒开的,后者是在跳动、鸣叫、打斗用力时才撒开,平时是收拢的。

挺尾——这种画眉的尾羽常常向上挺起,有时又像人们唱歌时打拍子似的,上下来回不停地摆动,看上去极不舒服。

76、怎样辨别画眉的“仔雀”和“老雀”

画眉“仔雀”和“老雀”的体质、特点、能量等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必须辨别。否则,盲目喂养就达不到目的。怎样辨别呢?主要是“五看”:

(1)看脚干。一般来说,“仔雀”的脚干要油嫩些、扁些;“老雀”的脚骨干要苍老些,圆些。

(2)看“年轮”。画眉的“年轮”长于脚颈处。“仔雀”的“年轮”要明显、突出些,即深一些和尖一些;“老雀”的“年轮”不那么明显、突出,即要浅一些和平滑一些。

(3)看动作。一般来说,“老雀”沉着、老练,跳动有规律,不乱跳,放在地上一般不啄枯枝、树叶;“仔雀”动作轻浮,跳动无规律,小孩子脾气甚浓,放在地止爱啄枯校、树叶。

(4)看“照鸟”或“追笼”时的表现方式。一般来讲,“老雀”先搭嘴后扇翅或不扇翅,起码不是“嘀嘀嘀”地扇翅;“仔雀”一般是先扇翅后搭嘴或不搭嘴,而且老是“嘀嘀嘀”地扇翅。

(5)看“眼堂”。一般来讲,“仔雀”的“眼堂”比较开,“老雀”的“眼堂”比较窄。也就是说,“仔雀”的肉眼堂要大些、光滑些;“老雀”的肉眼堂要小些、糙造些,有的甚至是“毛眼堂”。

总的来说,“仔雀”的野性较小,容易熟人,战斗力较弱,但复笼性好,斗败后不易“落性”。“老雀”的野性较重,不容易熟人,战斗力较强,但复笼性较差,斗败后易“落性”。

77、怎样辨别画眉的“生雀”和“熟雀” ?

选购画眉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要能够辨别“生雀”和“熟雀”。因为它们的身价是大不相同的。那么,怎样辨别画眉“生雀”和“熟雀”呢?主要看四点:

(1)看换没换“家毛”。一般来说,换了“家毛”的为“熟雀”,没有换“家毛”的为“生雀”。

(2)看“来没有”。一般来讲,换了“家毛”又“来”了的为“熟雀”,光换了一次“家毛”,但由于饲养的时间不长而“没来”的或“来”得不好的,仍然可以称为“生雀”。

(3)看“驯度”。一般来讲,“仔雀”喂了一年以上,“老雀”喂了两年以上的为“熟雀”;“仔雀"只喂了几个月,“老雀”只喂了年把的为“生雀”。

(4)看现实表现。野性较小,提在手上能鸣叫,挂鸣时不怕其他鸟的为“熟雀”;野性很大,提在手上不叫,挂鸣时因怕其他鸟而不敢鸣叫的为“生雀”。但暂时落性者除外。

78、怎样辨别画眉的“打雀”和“叫雀” ?

所谓“打雀”,简言之,就是爱打斗,经得啄而不怕痛和打斗得好的画眉。这种画眉老化退伍后,有的成为“叫雀”,有的就一蹶不振了。

所谓“叫雀”,简言之,就是叫口好,嗓门高,声音甜润,但不能打斗或不能打大战的画眉。乍看起来,它们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比较,它们的特点还是所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嘴——打雀的嘴甲粗、长而厚;叫雀的嘴甲细、短且较薄。

毛——打雀的羽毛粗、干燥而较硬;叫雀的羽毛细、油滑而较软。

眼——打雀的眼睛小、鼓而扁;叫雀的眼睛大,平而较圆。

脚——打雀的脚干干,多为牛筋脚,猫爪脚;叫雀的脚干有的干有的不干,有的是牛筋脚、猫爪脚,有的就不是牛筋脚、猫爪脚。

尾——打雀的尾巴,多为“铁尺尾”;叫雀的尾巴,多为“扇子尾”。总之,“打雀”的相貌长得恶,多为方头大脑,一身充满战斗精神与活力;“叫雀”的相貌长得善,充满秀丽文静的“书生气”。

79、何谓“变异”、“变异”型的画眉主要有哪些 ?

所谓“变异”,简言之,就是有的画眉的羽毛,原来不是或根本没有这种颜色的羽毛,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同颜色羽毛的画眉。“变异型”的画眉数量不多,但种类较多。主要有的: c白画眉——全身羽毛白色。

黑画眉——全身羽毛黑色。

五花画眉——身上各部都有一些白毛。

背剑画眉——背中间生一片白毛。 :

千种粟——青红毛上有黑点,并遍布全身。

满架葡萄——青色毛片上白点累累。

万点金——淡青色毛片上黄斑点点。

上述“变异型”画眉的“变异”,往往与其生活环境有关,但主要还是决定于本身遗传物质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总的来说,是画眉的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不足为奇。但由于“变异型”画眉数量不多,所以有的可称为稀世珍品,如白画眉和黑画眉;有的可称为奇品,如背剑画眉、五花画眉等。

80、画眉没有嗦囊的说法对吗 ?

对。经解剖,画眉和许多野生鸟类不一样,即它只有食道而没有嗦囊(袋)。因此,它吃东西是典型的“少吃多餐”,食量小不成顿,而且相隔的时间都不长,几乎整天不是在吃就是在跳,甚至晚上睡觉醒来还要吃。同时,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有人作过试验,画眉吃进去的东西,一般二三十分钟就可以排泻出来了。所以,画眉不能长时间地断水、断食,否则就会渴死或饿死。

81、为什么说白画眉和黑画眉是稀世珍品 ?

首先,这两种羽毛的画眉极少,在千万只画眉中都难得见到一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

其次,这两种羽毛的画眉,很久以前就被人们捧得很高了,说白画眉是“画眉之王”,或“白为王,黑为将”。所以,它们在画眉中的地位极高,身价巨增。现在要买一只雄性的自画眉或黑画眉,没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是买不成的。

其三,这两种画眉的羽色是遗传基因等多种原因所致,它与其他变异型画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目前也是人工无能为力的。话又说回来,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现在有极个别的人为了骗钱,采取人工做假的办法制造所谓的“白画眉”在黑市上出售。欲购者必须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82、何谓“痣”、画眉的“痣”有哪些 ?

所谓“痣”,简言之,就是生长在画眉眉花(眉毛〉上的小黑斑点。 "

“痣”不是每个画眉都有,而是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在左,有的在右;有的左右都有,甚至不是一、二颗而是很多颗。

画眉痣的分法或叫法,分别是:

眉花上只长一颗痣的叫“单边痣”,并以左右加以区别,即“左单边痣”或“右单边痣”。

两边眉花上都长一颗痣的叫“双边痣”,并以对不对称加以区别;位置相对的叫“通痣”,位置不相对的叫“塞痣”。

一边眉花或两边眉花都长两颗以上的痣的,叫“滥痣”。

83、画眉的毛色为什么多种多样 ?

画眉羽毛的颜色各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是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吃的食物不完全相同所致。一般的情况是:

生长在灌木丛和草坡边的画眉,由于曰照的时间长而多,冬天多以植物种籽、嫩菜为食,所以它的羽毛呈黄褐色、深黄色或浅黄色。

生长在箐山、老林里的画眉,由于树木多,植被好,曰照的时间要短一些和少一些,且冬天多以植物果实为食,所以它的羽毛多呈深青色或浅青色。生长在岩山上,冬天以栗树籽或青桐树籽为主食的画眉,羽毛多呈青红色或油红色。

84.画眉全身都长羽毛的说法对吗 ?

不对。因为这种说法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也就是说,画眉除了头部和尾尖都长羽毛外,其他各部的羽毛,都是“毛带”上长出的羽毛复盖的。没长羽毛的地方相当多,至少要占整个画眉的60%以上。具体说来,“毛带”在画眉身上分布的情况是:背梁一带,中间有点小的中断;胸部、下腹部两边各一带,每支翅膀和两支大腿各两带,而且顺着两条边沿生长,按其分工覆盖全身。其他的地方,如两个腋下,胸部和下腹部中央,背部和腰部两侧,两支大腿内侧等,都没有长羽毛。因此,画眉既不那么耐寒,又不那么抗热。所以冷天要注意给它保温,热天不要让它长时间的在烈曰下暴晒,以免感冒或中暑,其道理就在这里。

85.什么是画眉的“细唱”或“大叫” ?

“细唱”和“大叫”,是画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叫法。但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在通常的情况下,没有前者就说不上后者。

“细唱”的特点是:歌词不少,声音很小,有时要认真听才听得到,不注意听就听不到。

“大叫”的特点是:歌词多,声音大,在远远的地方都能听得见。

一般来说,已经“大叫”了的鸟,只要不落性,它就不会或很少“细唱”了。还没有“大叫”的鸟,尤其是生鸟,在进入“大叫”前,要有几天乃至一段时间的“细唱”,然后才转入“大叫”,或先来几声“细唱”,摸个底,然后才放声“大叫”。

86、什么是画眉的“独独句”或“拉排叫” ?

“独独句”和“拉排叫”,是画眉鸣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叫法。一般来说,没有“独独句”也就没有“拉排叫”,这似乎是一个规律。

所谓“独独句”,就是画眉在鸣叫的时候,它的调子连接不起来,只能是一句一句的单独叫。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驯度”的不断深化和提高,它就缓缓地把两个或几个“独独句”连接起来,向着“拉排叫”的方向发展。

所谓“拉排叫”,就是画眉经过较长时间的驯养、调教之后,它叫起来就不是“独独句”而是一排一排地连接鸣叫了。“拉排叫”的特点是:抑扬顿错,婉转动听。

87、“变异”型画眉与“汗毛”画眉有什么不同 ?

(1)“变异”型画眉羽毛的“变异”,其原因主要在于画眉本身遗传物质结构的变化;“汗毛”画眉羽毛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画眉在换羽期饲料中缺少色素而造成的。

(2)“变异”型画眉羽毛的变异,是画眉在大自然生活的条件下形成的;“汗毛”画眉羽毛的变化,是在人工饲养和管理不善的条件下造成的。

(3)“变异”型画眉羽毛的“变异”各式各样,部位多不固定;画眉因“汗毛”而出现的白毛或灰白毛,一般都是翅羽或尾羽,其他部位没有这种现象。

88.什么叫画眉“来”或“没来” ?

这是一句行话。所谓“来”,简言之,就是画眉已经发性了的意思。

所谓“没来”,简言之,“没来”就是画眉没有发性。

由此类推,“来得好”,就是画眉的性发得很旺,可以打斗了。“来得不好”,就是画眉才开始发性,性没有发得旺,还不能进行打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