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小白作為酒屆的“異類”,從建立之初就不乏爭議,可以說,在它逐漸成長起來的幾年裡,伴隨而來的質疑之聲從來都沒有減少過。
而江小白卻越挫越勇,從重慶市走出西南地區,而後走向全國,甚至邁向國際市場。
即使已經成長到今天的地步,即使已經成為業界的典範,江小白仍舊在飽受爭議。
就如最近廣泛流傳的一個問句——江小白這麼火,為什麼銷量遠遠不及老村長?
1.小眾時代下的“異軍突起”
近些年來,白酒屆很少有脫穎而出的新品牌,江小白是個例外。
而聚焦年輕消費群體的江小白屬於小眾產品。小眾產品是相較於大眾產品而產生的概念,是互聯網時代發展下的產物。
在大眾消費時代,出現數十億、上百億的大單品很正常。
近幾年來,產品進入了“小眾時代”,而“小眾產品”,顧名思義也就是隻滿足部分人的特殊需求的產品,抓住了這部分人群,也就把握住了這個小眾市場。
把江小白這種小眾產品和老村長這種光酒瓶大單做銷量對比,是不公平的。而江小白只是 80後、90後群體的小眾產品,所以,拿它跟大眾白酒比口感也不公平。
即使現在已經進入小眾時代,但很多營銷人的腦子裡依舊是大眾思維。過去無小眾,所謂的小眾不過是 “銷量較小的大眾” ;未來無大眾,所謂的大眾 “不過是跨界流行的小眾” 。
02 江小白的“白”與“黑”
江小白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自然有一大批擁躉者,喜歡江小白的【江粉】大多是年輕的80後、90後,他們充滿了創造力和活力,喜歡新鮮的事物。
【江粉】們從微博玩到微信,又從微信玩到最近大熱的抖音。他們把江小白和其他飲料混在一起,拍成視頻加上特效進行上傳,潮流又時尚,越玩越有趣、越玩越熱鬧。

而在互聯網時代,黑與粉註定是並存的,【江黑】們總是習慣對江小白進行誤解和歪解。
就如前面提到的《江小白這麼火,為什麼銷量遠遠不如老村長?》,這篇文章是經不起深究的。
眾所周知,老村長的銷量是中國白酒屆最高的,連國酒茅臺都比不過。老村長成立時間長,是光瓶酒有史以來全國覆蓋率最高,深度分銷做得最紮實的品牌之一,老村長享受著 “金字塔底的財富”。老村長的銷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判斷一款酒的好壞,簡單粗暴地以銷量作為標準,未免有失公允。
03聚焦年輕群體,營造消費場景
江小白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年輕人的品牌,把消費人群聚焦在80後、90後這群人身上,這裡也證明了它只是一個小眾品牌。
它聚焦的甚至不完全是年輕人,而是關於年輕人喝酒的四種消費場景:小聚、小飲、小時刻和小心情。
所謂小聚指的是三五個同事、朋友以及同學之間的非商務應酬。小飲,就是不拼酒,點到為止,講究適度。小時刻,指的是時刻的經常性與偶然性;小心情,是指酒這個產品是和心情、情緒所掛鉤的,而不僅僅是滿足功能性需求。
曾經有人預言 “90後不喝白酒”,其實不無道理。
首先,傳統白酒形象老化,不符合年輕人的個性化消費需求。其次,大多數年輕人不習慣白酒的味道,相比白酒,他們更願意喝沒有負擔的果汁、奶茶或者碳酸飲料。提到白酒,便會與 “辣、衝、烈” 等刺激、凌厲的感受劃等號,白酒的重口味將年輕人拒之門外。
【90TV】《消費者去那兒》有一個調查,90 後 “從不喝酒” 佔 21% ,“喝啤酒” 佔 64% ,“喝白酒” 佔 5% 。
可見,年輕人對酒是有需求的,江小白應時而生,打造出了適合年輕人喝的酒。
即使江小白目前的消費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迴歸了傳統白酒,依舊不影響未來江小白在年輕人群體中的啟蒙地位。
江小白關心的只是目標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只要他們不離不棄,不在乎其他非目標人群的判斷。
04只滿足年輕人需求的江小白到底怎麼樣?
“為什麼習慣了傳統白酒的人,喝不慣江小白?”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進行過討論,最後的結論不外乎以下這兩點。
首先是剛剛接觸白酒的年輕人,喝不慣傳統口味複雜的白酒,而江小白的主打產品是低度的清香型高粱酒,走的是輕口味路線,這是區別於傳統白酒的地方。
其次是江小白的口感接近國際烈酒,如琴酒、威士忌、 白蘭地,與國際接軌是江小白的長遠計劃。
在江小白身上,兩種情懷流露無遺。一是對產品的情懷;二是對國際化的情懷。
“只要能夠提升 20% 的品質,就敢於投入 100% 的代價。”江小白在成立不久的時候就把這句話作為生產高粱酒的標準。凡是到江小白工廠參觀過的人,都不會有這方面的質疑。在硬件、原料、技術力量的投入,江小白絕對是重資產的。
中國白酒國際化,江小白做了很大努力。中國的崛起決定了現在是白酒國際化的最佳時機。江小白的輕口味更容易與國際烈酒口味接軌,江小白不僅在“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第十八屆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等賽事中榮獲了大獎,還將產品出口到國外,把中國高粱酒帶到了世界各地。
江小白在國內獲得部分消費者的認同,在國際上努力與烈酒接軌,這樣的努力,應該點贊。
05除了文案,江小白到底還在做什麼?
江小白的文案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把江小白的成功完全歸功於文案,這種認識就太過片面。
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麼對江小白認識不足,要麼是故意抓住一個點進行無腦抨擊。
那麼江小白除了做文案,還做了些什麼?
事實上江小白做的其他工作,超出很多人想象。
江小白的終端推廣比誰都做得紮實。把推廣做得有傳播價值,這是江小白的首創,也是很多企業要向江小白學習的。
江小白的場景氛圍比誰都做得好,也是最敢在場景上花錢的。那些營銷隊伍超萬人的公司,不一定能做到江小白的效果。
當然,江小白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對於不那麼瞭解江小白的人來說,它遠比你想象中更努力。
從2016年開始,江小白開始舉辦江小白YOLO音樂現場,集聚了GAI周延、BRIDGE等一眾熱門說唱歌手。此後,相繼舉辦了Just Battle街舞比賽和街頭塗鴉賽事,以比賽的形式為年輕人組織了一場大聚會。江小白的確是在青年文化裡謀求了很多種可能。
江小白小酒館目前已經去過幾十個城市,用一杯杯混飲換回了年輕人上萬個故事。天生適合做基酒的酒體,混合隨手可得的素材和飲品,發揮了年輕人天馬行空的創造力。為了找到和江小白的口感完美搭配的飲料,江小白甚至聯合娃哈哈集團主動研發了兩款官方混飲搭檔(市面上說江小白開始做飲料的誤傳,大概是指這個)。
2017年,江小白推出《我是江小白》動漫,以重慶為故事背景題材,取重慶實景,在各大視頻平臺播出,全網播放量過億。將“江小白”人格化、IP化,在滿足年輕人喜好方面,江小白從來不缺少點子。
06.新時代下的新思維
時代已經進入一個大拐點,但很多人依舊在用老舊的觀點看待一些事物。
那些利用新的媒介把自己的產品推向消費者的品牌,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奇葩”。
是簡單地否定還是冷靜下來客觀分析?
一個品牌因為異於傳統的方式走紅究竟靠的什麼樣的經營邏輯?
是一味地不看好、進行抨擊還是主動學習新的互聯網時代品牌推廣模式?
相信很多人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今天會有一個江小白受到質疑,以後會有很多個這樣的“江小白”異軍突起。
江小白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一款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也包含了對於新時代新的品牌建設的深入思考。
閱讀更多 時代微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