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得償所願!海灣小富國巴林終於加入「一帶一路」

聚焦丨得偿所愿!海湾小富国巴林终于加入“一带一路”

本文共2762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劃重點

❶ 7月9日,中國與巴林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❷ “一帶一路”倡議與巴林“2030經濟發展願景”在發展理念、發展領域、發展模式上有許多契合之處,正切合巴林的當下之需。因此,倡議提出伊始,便立即得到了巴林的積極響應和擁護。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巴林還比較陌生。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巴林王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最初是古老的迪爾蒙文明的中心,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現代化海灣國家。

巴林一直高度讚賞並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7月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了來華出席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的巴林外交大臣哈立德,雙方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和中巴關於互免外交和公務護照簽證的協定。這個對“一帶一路”始終保持熱情的海灣國家,終於正式加入了“一帶一路”朋友圈!

1

阿拉伯海灣明珠

聚焦丨得偿所愿!海湾小富国巴林终于加入“一带一路”

巴林,是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國土面積770 平方公里,與新加坡相當,西部比鄰沙特阿拉伯,東南隔海眺望卡塔爾半島。

巴林王國被稱為阿拉伯海灣中的明珠。除去地理位置的原因,還因為它曾盛產天然珍珠。採珠業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且支撐這個島國經濟上千年。上世紀20年代,隨著日本人工養殖珍珠技術成熟,純天然的巴林採珠業發展受到影響。但是緊接著,海灣地區的第一口油井在巴林被打出,從地底湧出的"黑色黃金"迅速扭轉了巴林的經濟困境。

但,為眾大國所包圍、石油儲備有限的巴林,很早就有危機意識和經濟開放的傳統,近年致力於經濟結構多樣化發展,以期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巴林油氣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87%降到了76%,旅遊業收入所佔比例則從2015年的4.6%提升到了7%。

巴林人口僅有130萬,但每年湧入的遊客卻超過千萬。巴林有五星級酒店25家,服務人員絕大多數都能講一口流利英語。“我們的國土面積很小,資源也不如其他大國,只有靠服務取勝。”巴林國際投資區市場總監Maria Gilsenan道。

此外,巴林還是海灣經濟合作委員會中第一個開闢金融服務等諸多重大非石油活動的國家。

2

尋求“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巴林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中國的淵源亦始於絲綢之路。

歷史上,中東地區的香料、珍珠、椰棗通過巴林轉運到中國,兩國的貿易更是促成了彼此在藝術、音樂、文學等多方面的交流。陳列在巴林國家博物館裡的中國陶器,記錄著當年的駝隊商船從中國遠赴“波斯灣明珠”巴林的歷史。

“一帶一路”倡議與巴林“2030經濟發展願景”在發展理念、發展領域、發展模式上有許多契合之處,正切合巴林的當下之需。因此,倡議提出伊始,便立即得到了巴林的積極響應和擁護。

早在2014年,巴林駐華大使就公開盛讚“一帶一路”能使中國、巴林各自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稱“一帶一路”成為有效提升中巴兩國人民在文化、社會、人文方面互聯互通的重要推動力。巴林交通部長兼經濟發展委員會代理首席執行官卡馬爾·艾哈邁德也表示說,巴林堅定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願意推動阿拉伯世界與中國建立利益共同體。2017年5月,巴林加入了亞投行。

目前,中國是巴林第三大貿易伙伴,也是巴林最大進口來源國。巴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手機、冷凍肉、空調等,向中國出口汽車和石化等產品。

聚焦丨得偿所愿!海湾小富国巴林终于加入“一带一路”

巴林龍城是海灣地區中國貨物中心之一。(來源:環球網)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公司和個人前往巴林從事經貿合作和經商的數量呈快速上升勢頭。目前,在巴中國人已超過2000人。中國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等公司紛紛在巴林開展業務。華為將巴林設為其中東地區總部。中巴合資建設的大型購物中心--龍城佔地面積5萬平米,於2015年開業,現在已經發展成中國商品在海灣地區的重要集散地和分銷中心。巴林王國經濟發展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哈立德·艾勒·魯邁希(Khalid Al Rumaihi)稱,每到週末,很多沙特人都特意開車遠道而來。整個海灣地區對“中國製造”的產品都很有興趣。未來巴林龍城還會發展周邊地區項目,比如公寓等。

3

去巴林投資需要注意什麼?

巴林法規健全,經濟政策透明穩健,對外開放程度和市場化程度都較高,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美國傳統基金會2014年發佈的經濟自由度指數榜當中,巴林排在全球第13位,在中東和北非國家中位列第一。

在海灣地區,巴林物價整體處在較低水平;常規稅負僅有5%的增值稅。而且,巴林整體的法律環境對外資非常友好,98%的領域可以全資,享受完全國民待遇。2014年7月,巴林發佈一項新的簽證政策,向包括中國在內的近百個國家實施落地簽證。

巴林吸引投資的另一優勢是勞動力素質較高。巴林曾一度是海灣地區的教育中心,英語作為商務語言被廣泛使用。巴林政府還專門設立了勞務基金,可以為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提供員工培訓。

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相比,巴林較為開放,婦女擁有平等的權利。目前在巴林的政治、經濟領域都活躍著一大批女性,這也打消了外國女性進入巴林工作生活的顧慮。

同時,到巴林投資、就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行業限制:部分行業禁止外國投資者從事,包括博彩業、釀酒業、毒品加工、武器製造、菸草加工、放射性廢物加工存儲和傾倒等。部分行業僅允許巴林或海合會國家公民及公司從事,包括房地產中介和代理、印刷出版、電影、客貨運輸、租車、加油站、政府手續代辦、外籍勞務中介、商業代理等。部分行業只允許巴林本國公民和公司從事,包括漁業、會計服務(審計除外)、賽車燃料進出口和銷售、貨物清關。

明確法律法規:進入巴林之前務必瞭解當地的法律法規,聘請有經驗的專業律師辦理公司註冊手續,註明公司經營範圍,在國內處理好註冊所需文件的公證認證。與當地人合作應簽訂詳細的合同或協議,明確責權。

氣候和物資:巴林全年氣溫較高,夏季最高溫度可達45°C,地面溫度高達60°C,室外工作人員很難適應。當地建築用的沙、石、水泥、鋼筋全部依賴進口,供貨有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建築價格的波動也會影響工程成本。

最後,巴林人十分重視禮儀,正式場合需要穿正裝。與他人會面務必事先約好,沒有邀請不要貿然去家中拜訪。握手、敬茶、遞物都要用右手,用左手被視作不禮貌。

聚焦丨得偿所愿!海湾小富国巴林终于加入“一带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