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戏精”的皇子,当不了皇帝

不是“戏精”的皇子,当不了皇帝

对于皇宫里的皇子们来说,太子之位是天下第二有诱惑力的东西(最有诱惑力的当然是皇帝之位),为了得到这个位置,有希望的皇子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取悦皇帝老子。

01

第一招:

鳄鱼的眼泪

曹丕纵然也是天资聪颖,满腹经纶,比起三弟曹植来还是差了一截,在老爸多次组织的作文竞赛上老是不甘心地处于下风,所以他只得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换个方向找个独门绝技来赢得父王曹操的欢心, 得以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

曹丕的智囊团里有一个谋士叫吴质,这个吴质给他出了一个看起来不怎样但其实很有效果的“怪”主意——“王当行,流涕可也”。于是,每次曹操带兵出征,曹丕、曹植兄弟和留守大臣到郊外送别时,曹丕都哭得稀里哗啦,而曹植还在那里为自己“男儿有泪不轻弹”自豪骄傲呢。

说来也怪,

一向以心狠手辣、冷酷腹黑著称的一代枭雄曹操,竟然真的被曹丕装出的悲伤感动了,结果,靠装哭取胜的曹丕最终取得了太子之位。

02

第二招:

猪鼻子插葱

——装相(象)

曹丕、曹植斗法哥哥胜出,而杨勇、杨广争位赢家却是弟弟,究其原因,也和“猪鼻子插葱——装相(象)”大有关系。

平心而论,弟弟杨广的能力确实远远高出作为哥哥的杨勇,他不但能诗善赋,文采风流,而且战功卓著。正因如此,杨广越来越不安分,一心要取代哥哥杨勇的太子之位。

杨勇碰巧是个不争气的主儿,生活奢侈,行为放浪,搞得正大张旗鼓提倡节俭的老爸隋文帝心里很是不爽。

杨广则极力迎合皇帝老爸的政治号召,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隋文帝见小儿子如此淡泊宁静,十分满意。

与此同时,杨广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让他在文帝面前找机会说杨勇的坏话。

后来,杨素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大怒,逮捕杨勇,将其废为平民,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勇最终败在杨广手下,一是杨广能装够坏;二是杨勇自己是个有缝的蛋;三是杨勇身边没有好老师。

03

第三招:

猫哭耗子假慈悲

年老病重时,道光还是没能定下太子之位的人选,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召奕詝奕訢入宫答对军国大事,借以决定储位的最终归属。

奕訢对军机大事、治国之道回答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按理说,这样一个胸怀天下,有政治远见的人更适合当皇帝。

而奕詝却没有发表什么真知灼见,只是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阿玛,此时儿臣方寸已乱,实在无法虑及安国之事,恕儿无能,倘若阿玛身有不测,儿愿伴驾西行,永伴阿玛身边。”这样的“慈悲”不仅感动了在场的人,更是感动了道光皇帝。

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将大驾西行的道光帝最终被奕詝装出的孝心打动了,这才有了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之所以这么能装,都是他的老师杜受田所授。

曹丕、杨广和咸丰的太子之位都是靠“装”得到的,这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公元226年,在位只有六年的曹丕在洛阳短命而崩; 公元618年,杨广被宠臣宇文化及缢杀死于江都,死后连副棺材也没落着;公元1861年,在英法联军祸乱北京的险恶形势下,受惊过度的咸丰死在承德避暑山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