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昨日( 12月7日), 日本汽车公司本田与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联合宣布:两家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深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智慧汽车的研发进程。双方将基于本田的车辆控制技术系统,融合商汤科技领先的视觉算法和开发平台,共同发力适合乘用车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方案。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作为“在未来的日子里,请不要问价,直接问有没有车”这样霸道段子开创者,卖到连库存都没有的本田,为何要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加快自动驾驶的技术的开发,强占先机。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自动驾驶已经被提及很多年,要说开启大规模路试的成为其焦点的当属科技公司谷歌。2009年谷歌无人驾驶项目正式在山景城启动,截止目前已经测试了48万公里,完成了一系列路况测试和数据收集。一直刷新着人们对于自动驾驶的认知和期待,而各大车企从中也看到了前景,当然也不会放过这块蛋糕。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如果说是谷歌把自动驾驶这个话题引入了大众的视野,那么引燃自动驾驶热点的当属电动车领域佼佼者——特斯拉。在2015年10月特斯拉首次推送了自动驾驶程序,使其消费者第一次能够真正接触和使用这一功能,成为当时最炽手可热的话题。也让部分还在观望的车企看到了未来新的增长希望。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自动驾驶在国内已经取得跨越发展,长安、吉利、比亚迪等一众车企都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长安了,在2016年北京车展前夕,两辆自动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经过2000多公里顺利抵达北京,成为了当界车展耀眼的明星,也让国人知道了自主品牌在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决心。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作为已经坐稳日系销量冠军的本田,虽然这几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错,但并不能代表未来有足够的增长空间。新技术新车型都才是增长关键。众所周知日系车企的保守是出了名,前瞻技术的开发进展缓慢,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在自主品牌不断崛起的大环境下,本田想要在未来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跟进自动驾驶,而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又有着雄厚的技术储备,所以本田找到了中国企业做靠山也在情理之中。

本田放下傲娇脸,找中国企业做靠山?只为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车壹圈》观点:本田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侧面也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大势所趋。随着各家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大步迈进,也许不远的将来,自动驾驶技术不仅仅用在私家车上,还能够广泛应用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领域,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