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蠻荒世界裡,只有一足的夔牛是一種怎樣的生物?

lintianliang


《山海經》裡與夔牛有關的地方有三處,其中兩處記載在《中次九經》中。但中次九經的這兩處記載都非常簡略,只有“其山多夔牛”幾個字,並未涉及夔牛本身的形象。郭璞在注裡說,夔牛就是大牛。

而《大荒東經》裡對夔牛的記載就相當詳細。經裡介紹夔牛生活在東海之中的流波山,形狀如牛,一足而無角,出入必有風雨相隨,但卻有日月一樣的光芒,此外他還能發出雷鳴之聲。



可見,《大荒東經》的夔與《中次九經》的夔牛,當不是一物,《大荒東經》的夔明顯是帶著神性的。

它的神性還表現在黃帝傳說中,經裡記載黃帝得到了夔,將他的皮做成了骨,又取了他的骨頭做了鼓錘,一擊之下可以聲聞五百里,威震天下。

類似的記載還見於《莊子秋水篇》和《事物紺珠》中。



對於夔到底是動物,說法不一,主要有牛、龍、猴三種說法。牛的說法見於上文所引文獻。

龍的說法見於《說文》,“夔,神魃也,如龍,一足”。此外,《東京賦》裡對夔也是類似形容,稱其如龍有角,見則其邑大旱。

《國語.魯語》裡則採用了夔狀如猴的說法,稱他人面、猴身,而能言,袁珂先生認為猴形的夔,在唐代演變成了大禹治水裡的無支祁,而現在普遍認為無支祁是孫悟空的原型之一。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鳳嫵一


夔牛[kuí niú]又名雷獸,是一足奇獸,夔狀如牛,一足,頭上沒有角,蒼灰色,出入水必有風雨,能發出雷鳴之聲,並伴以日月般的光芒,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

東海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海岸約七千裡.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這種獸名夔,後來黃帝得到了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頭做鼓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震懾敵兵,威服天下。

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採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智慧精選


夔牛在中國的神話中它是洪荒世界上的第一隻牛,是洪荒異種是神獸,牛的始祖。五彩神牛和西遊記中的大力牛魔王都是屬於它的後代。要不然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怎麼會讓牛魔王如此逍遙的在人間。五彩神牛因天生五行於一身所以不能修行只有天賦神通。

因為黃帝和蚩尤逐鹿大戰,蚩尤使陰謀黃帝命女娃和九天玄女取其皮製成鼓於是黃帝大勝。黃帝得天下時上告上天時還封了個神位給它。夔牛據小說所寫乃是聲似驚雷、呼氣成風身材高大兩角獨腳,其它方面各位可以去找小說看看。又有的小說裡寫到它被通天教主收為坐騎,我想被收成坐騎的應該其後代。


愛之角落


南無獅子吼如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獅子吼如來


夔牛又名雷獸,是一足奇獸,夔狀如牛,一足,頭上沒有角,蒼灰色,出入水必有風雨,能發出雷鳴之聲,並伴以日月般光芒。

起源:東海有座山,名叫流坡山。此山距海岸約七千裡。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沒有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閃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這種獸名夔,後來皇帝得到了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頭做成鼓槌,敲擊鼓,鼓聲徹響五百里之外,震懾敵兵,威服天下。


我是你的大大大男人


《山海經·北次三經》: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所以你看,夔和獂不過是同一具牛的屍體的兩種不同叫法。類似可以理解為漢語的“嗨”等於英語“hello”。


嶺上雨非飛


山海經是古人見聞錄,所觀察的地方和事務大多都是個體或少量群體,同時編纂者還引用許多未經證實的消息,所以理解山海經要先去偽存真,同時以個體論來看,就好懂多了,夔牛我以為就是三條腿的牛科動物,有可能是以外受傷所致,也可能是遺傳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