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进入第一批备案名单的平台 迎来的恐将是挤兑风潮

未进入第一批备案名单的平台 迎来的恐将是挤兑风潮

对于P2P平台来说,2018年没有什么比获得金融办备案更重要的了。按照《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而从目前各地金融办公布的文件,或者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最后截止时间都在提前。而备案一旦不能通过,按照要求就要封网,关平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官方确认成功备案的平台,尽管厦门农金宝互金宣称“已经获取正式备案文件”,而厦门官方则不予回应。最近,浙江也传出两家网贷平台完成了机构备案登记信息确认等待公示,同样当地官方不予回应。

随着时间的逼近,有不少平台表示现在的工作重心都转到备案上,很多P2P平台最近的工作就是天天开会讨论合规备案等问题。

而相对于互金平台的焦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态度却有点隐忍不发。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地公布正式的备案细则。很多也只是征求意见稿或者一些要求平台自查的工作指引表。

1月8日,上海金融监管部门向P2P网贷平台下发《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审核与整改验收工作指引表》,要求网贷平台对照自查。有消息称上海的网络借贷管理办法及备案细则已经获得原则通过。

本周一,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召集相关网贷平台召开了广东省互联网金融整改备案意见征求会议。也有消息称,广东有望成为第二个网贷备案细则下发地。

12月18日,浙江金融办发布《浙江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同时发布的还有《浙江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12月29日,江苏省金融办官网发布《江苏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12月8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阶段做出了详细部署。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关键性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按照要求,平台所有的违规业务都要清理,包括历史大标、金交所、现金贷、校园贷、超级债权人等业务,还有备付金等模式也要调整,这都需要时间。大额标的是有周期的,能否半年之内收回投资是一个悬念。而活期产品本身就是一个资金池,如果在半年内清理完毕,很可能会导致平台资金断流,从而导致崩盘。

但是目前留给平台的时间已经不到六个月,中间还有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时间,算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从递交材料、报备、质询听证、再到公示等还要时间。

整治办要求各地监管部门遵循“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的规则,有序开展辖内网贷机构整改验收与备案工作。

“P2P平台之前积累的问题很多,现在上面政策下来了,但是却要地方政府部门引爆炸药包。这个事情涉及到一地的稳定,不仅仅是金融办一个部门自己能做主的。”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监管层人士表示。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委委员、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商会会长向隽认为,互联网金融涉及投资者数量之大、交易金额之巨、社会影响力之高,前所未有,因此监管层一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政策操之过急触发互金系统性风险,引发行业踩踏事件。

一位头部平台高管称,备案的敏感性就在于:一旦第一批备案名单公布出来,会引发市场连锁反馈,留给后面平台的机会几乎就不多了。

  “即使监管层给平台机会,而投资者马上会用脚投票。对于投资者个人来说,没有人愿意去承担时间风险,去等待第二批、第三批的名单。毕竟利息的那点差别是有限的。

而且互金平台本身没有地域性限制,投资者转移资金非常方便,这就更加大了风险。哪怕是列入第二批备案名单,也意味着在一个不可确定时间的真空期里,承受用户可能大规模兑付资金的巨大风险。“未进入第一批备案名单的平台,迎来的恐将是可怕的挤兑风暴。”

当很多小平台在想着如何能通过备案的时候,头部公司都在考虑如何能进入第一批备案名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