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已久的地铁新规还是来了,这些城市欲哭无泪

传言已久的地铁新规还是来了,这些城市欲哭无泪

拥挤的车厢

文|西部君

对于不少城市的管理者来说,这个周末可能显得不太平静。因为国家发改委于这周五下班前所放的一个大招,可能关系到部分城市至少未来五年的发展轨迹。

这个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的文件,所释放的最重要的信号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得降温了。

不过,正如不少分析所指出的,该信号早就有迹可循,可谓是终于落地。

至少有两点可以说明:自去年7月深圳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获批后,近一年来国家发改委没有下发新的轨道交通批文;更明显的是,已经拿到发改委批文的包头地铁建设项目,于去年5月开工后被叫停。

如今,信号变成了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它到底对各个城市的影响几何?

1.14个城市地铁新建计划基本搁浅

先划下文件的重点: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

简单粗暴理解,GDP没达到3000亿,市区常住人口达不到300万人的城市,短期内就别想着新建地铁了。

对照这个标准,到底哪些城市最直接受此文件影响,其实早就有结论。

今年3月,一份在媒体中流传的《关于进一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起草说明,就已对全国的地铁建设热拉响了警报。

其中提到国家已批复建设规划的43个城市中,近期完全符合申报新轮建设规划条件的只有29个城市,其余14个城市:

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等9个城市,政府债务率不符合条件;

太原,一般预算内收入不符合条件;

乌鲁木齐,地区生产总值不符合条件(据最新的3000亿标准,兰州也不符);

包头、兰州、洛阳、呼和浩特、南通、福州等6个城市,市区常住人口不符合条件。

上述14个城市,占据了目前已获批地铁修建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过去曾经拿到了地铁建设批文,但短期内再新增修建计划,几无可能。

2. 四个省会城市没有地铁还将延续

14个城市中,位于西部的有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贵阳,乌鲁木齐8个,占据近六成。中部的有洛阳、太原,东部的有南通、福州,东北的为沈阳、哈尔滨。其中,除包头、洛阳、南通外,全部为省会城市。

比较一下会发现,西部地区的城市,受这次新规的影响最大。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此次规定调整,只针对新增审批,换言之,已经批复的,基本不受影响。但是,随着城市债务管理趋紧,这些被列入警示行列的城市,已经批复的地铁建设,或也会新增不确定性,包括工期可能会受影响。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全国城市地铁里程排名(截至2016年底)

传言已久的地铁新规还是来了,这些城市欲哭无泪

由截至2016年底的审批情况可以看出,此次被划入暂停新增计划的城市,像兰州、洛阳等城市目前还没有实际的地铁运营,当前最重要的是确保已批复的地铁能够顺利、按时投入运营。

不过,这次受波及最大的,还是那些至今从未获得批复的城市。

原因很简单,随着城市债务管理控制更严格,审批收紧,那些准备申报的城市,即便条件符合,也不得不慎重观望一番。

另外,很多城市的拟申报,都是建立在过去的标准之上,现在诸多指标,像人口、经济总量等都扩大了三倍,能够符合条件的城市已经大为减少。还有一点,随着整体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一些城市的地铁“雄心”,已难免不复当年。

可以说,新规是对那些“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已经拿到过审批的城市的一次警告。但更多还是对全国整体地铁建设狂热的降温。那些未曾申报的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要想重新拿到“船票”,几率更小了。

所以,这次文件发布后,一个现象会继续存在。那就是,像银川、西宁、拉萨、海口,作为仅有的几个没有地铁的省会城市,至少五年内,新增地铁的可能性很小。

新规对全国整体的地铁版图影响不会太大。但一个趋势会强化,那就是申报越早,先发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在轨道建设上的优势,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它们也将是最大赢家。

3. 成都、重庆、西安,受影响程度不一

成都、重庆、西安作为西部三雄,受这次新规的影响各有不同。

西安,受影响应算最直接,毕竟,前期已经因为债务原因被列入预警行列。

最突出的是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具体线路如下:

传言已久的地铁新规还是来了,这些城市欲哭无泪

西安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承担着西咸新区发展以及西安与咸阳的融合问题。它本就是由西安地铁牵头,咸阳、西咸新区配合,联合编制上报。现在获批在短时间内基本无望,意味着西安贯通“西安、西咸新区、咸阳”的轨道交通建设,将按下降速键。

成都,目前已经获批的地铁线路已基本全部开建,并且新增上报,未明确受限。

但是,新的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以及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等门槛,也令成都的四期规划能否获批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具体线路为:

1号线四期、2号线三期、3号线四期、4号线三期(东延)、4号线三期(西延)、5号线三期、6号线四期、8号线二期(东北延)、8号线二期(机场支线)、8号线二期(西南延)、9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13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北延)、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29号线、30号线一期、33号线、34号线、18-1(资阳线)、18-2(简阳线)

由于成都的中远期规划的地铁里程数较大,此一新规,对成都的长远影响,不容小视。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目前轨交运营总里程也居中西部第一。

这次虽然没有直接受限,但根据2016年7月,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公布的“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重庆第二轮拟新增的地铁项目,像4号线二期(唐家沱-石船)、5号线北延伸段(园博中心-悦港大道)以及5号线支线(富华路-跳蹬南),这些在整体降温的背景下,能否成功获批,变数不小。

小结:

地方债务控制加紧,轨道交通建设刹车,发改委新规释放的信号很明显。

新规除了对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布局带来变化,一些城市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原本指望通过加大基建投入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想法,可能落空;同时,希望靠轨交推动区域融合的路子,也面临新的挑战。

所以,西部君认为,这次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交通,而是一些城市的发展步调和思路。

当然,那些已经获批的项目,尤其是已经动工了,也不必太担心。文件中明确提出,“已经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变更,规划实施期限不得随意压缩。”

另外,经由此事,各城市估计会对人口的重要性有更多深刻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