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一村书记“爆粗口”事件:为村民争取利益

7月11日,一段商户在巴州区大和乡板凳垭村收购滞销的李子的视频引起众多网友及巴中市民关注。但网友和市民的关注点不在于村民家滞销的李子被卖出,而是视频中该村书记在商户收购过程中“出口成脏”,让网友热议纷纷。然而,部分网友却留言评论说“书记为村民利益着想,就是词语不好”。为此,记者联系到了相关当事人,了解详情。

网帖称“上万斤李子滞销”,引众人关注

2018年是巴中李子大丰收的一年,可眼见如此,在不少发展李子种植产业的村子里,村民们脸上露出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忧愁。愁的是李子盛产不仅卖不出好价钱不说,甚至自家成百上千斤的李子还面临着滞销。面对这一情况,网络中出现了一些呼吁群众购买李子,帮助村民解决滞销难题的网帖,其中就包括帮助解决板凳垭村李子滞销问题的网帖。

7月10日晚,一则关于“板凳垭村李子滞销,村民欲哭无泪,现只要3元一斤”的帖子出现在网络中,并被众多网友转发。然而这一帖子中叙述的内容却让板凳垭村的支部书记李纲有点摸不着头脑。带着些困惑,李纲说到,“当时是在10号晚上,我突然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说网上出现了一个关于我们村李子滞销的帖子,问到底咋回事,有没有想办法帮村民卖李子,我当时就有点懵,因为我们村的李子没滞销呀。”

据了解,板凳垭村是贫困村,自2015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李子种植,李子也是该村脱贫的支柱产业。“全村共种植李子约500亩,今年的李子产量在4、5万斤左右。因为我们村李子口感较好,所以在销售方面不存在问题,不存在滞销这一说法。”李纲向记者介绍到。

那么关于李子的销售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向板凳垭村第一书记万玲了解了情况。据万玲表示,村中基本上人人都在种植李子,在今年李子成熟后,很多村民通过自行到马路边等地进行了李子的售卖,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于此同时,万玲也告诉记者,受今年李子丰产及雨水的影响,为保证李子尽早卖出去,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村中李子的销售还借助了电商的力量。“电商平台在7月初参与进李子的销售,通过电商和微信促销,村民们家中上千斤的李子被卖出,销售情况很不错,避免了李子只能烂在地中的情况发生,因此村民们也比较高兴。”说完李子的销售情况后,万玲表示,经过连日来的销售,到了本周,板凳垭村虽还有部分李子剩余,但相比之前,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于此同时,据了解,在帖子事件发生后,大和乡党委书记曹仕德带领党委班子成员在7月11日,来到板凳垭村了解李子具体销售及剩余情况。李纲告诉记者,经走访统计,村中80%的农户已把自家的李子全部销售了出去,只有一些种植大户还有剩余,共计约1至2千斤左右。

价格过低,村支书为村民利益“爆粗口”

“虽然我们村李子不存在滞销的情况,但是当电商因这一原因过来收购李子我们还是高兴,只是后来因为价格问题,我们发生了争执。”李纲说到,7月11日上午,在有3个自称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因李子滞销问题前来对李子进行收购,本也是皆大欢喜的事,但当听到电商给村民的收购价只有每斤1.8元时,李纲愤怒了。“我们村里的李子刚出来的时候卖的是每斤10——13块,现在到了尾期,进入清树阶段,价格也在每斤4、5块,所以当时我一听这个1.8元一斤的价格,我就觉得他们简直是黑心商家。”

因为担心以1.8元一斤的价格让电商进行李子的收购会对村中今后李子的销售造成伤害,使村民遭受损失,于是李纲坚持李子收购价应在3块左右。然而在意见未达成一致且情绪冲动的情况下,李纲与其中一名电商工作人员发生口角争执,并说出了“你们就是来赚钱的、放你妈的狗屁、黑商”等话语。在这一过程被拍下并被放上网后,迅速引起网友的注意。

“当时在现场我们进行了积极调解,我和被我‘骂’的电商握手言和,我也道了歉。”李纲告诉记者,近几日他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在议论自己当时的行为,总体评价虽然都对李纲当天为村民利益爆粗口的行为表示理解,但李纲表示自己当天确实冲动了,并做出诚恳道歉。

“说实话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在这件事中,言语表达上肯定有问题,因此我愿意接受大众监督。”至于“狗屁书记”称谓的意外“走红”,李纲再次表示确实不该爆粗口,以后会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工作方式方法。

同时,记者联系到大和乡党委书记曹仕德。他表示,虽然李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爆粗口确实不应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该干的事。曹仕德告诉记者,事发后,已对李纲做出严厉批评教育,并在全乡开展了警示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