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爲何對印度市場不上心?

趙鵬


目前的印度市場,主要由國產廠商和三星佔據著。小米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奪得了印度市場銷售份額的冠軍,而昔日的老大三星退居第二,雖然心有不甘,但仍然無能為力,緊隨其後的是VIVO和OPPO,二者的市場佔有率都在10%左右,對比之下,蘋果簡直毫無存在感。

無論是三星還是小米,亦或者是其他國產廠商,目前在印度的銷量都是靠千元機和百元機撐起來的。在這方面,小米等國產廠商可謂是把國內的打法完美的複製到了印度,在國產廠商面前,三星和印度本土製造商在售價方面毫無優勢可言,性價比是各家廠商在印度市場的大殺器,效果比在中國市場上更有用。

為何性價比在印度如此管用,這是由目前印度的國情所決定的。目前印度人均GDP為1940美元,對比之下,中國目前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這其中巨大的的差距就決定了印度市場對於智能手機的需求。蘋果之所以在中國能有如此不錯的銷量,是因為中國用戶有這個經濟基礎,而目前印度市場還是處於從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的情況,部分用戶從百元機向千元機過渡。這樣來看,售價接近1000美元的蘋果大部分印度人都買不起。

蘋果面臨什麼樣的問題?蘋果現在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它在印度市場找不到自己的客戶,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恐怕無論是把負責人換成誰,蘋果的銷量一樣一蹶不振。目前在印度市場上銷售的蘋果手機,售價超過一萬元人民幣,而能買得起一萬多元人民幣的手機,在印度不說屈指可數,也不會很多,蘋果那幾百萬的銷量,只是向少數人推銷的結果而已。

要解決蘋果在印度的銷量問題,目前來看只有兩個辦法,一是降低價格,二是開發新的產品線。

蘋果手機之所以在印度有如此恐怖的售價,關稅是一重大原因,莫迪上臺後,為了加快推進印度製造,印度政府加大了外來手機的徵稅標準,除了 10% 的基本關稅之外,還需繳納 35% - 40% 的增值稅,這讓蘋果在去年不得不對手機進行價格調整,這也是蘋果銷量下滑的原因。但是在印度本土生產手機只需要繳納12%增值稅,這也就是為何小米和三星爭相在印度本土建工廠造手機的原因,這一點小米和三星比蘋果有先機。

所以說,在印度建廠,本土製造是解決售價過高最好的辦法,如此一來,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售價,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蘋果手機在生產上有些嚴格的標準,目前除了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能達到代工的要求外,印度基本上沒有代工的能力,良品率上直接限制了蘋果在印度建廠的可能性。

單純的建廠可能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把建廠與增加產品線放在一起,那就有了很大的可能。雖然當年iphone 5c在中國並沒有取得很好的銷量,再到印度卻賣的不錯,如果目前蘋果針對印度用戶的消費能力,打造出廉價的iphone,相信以蘋果品牌的力量,重新取得銷量上的突破也不是沒有可能。一旦推出廉價版的iphone,那麼按照手機界一貫的做法,不用的產品在做工質量上都不同,蘋果對於代工製造的要求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在印度本土製造的可能性也更大,只有解決了價格的問題,蘋果產品在目前的印度市場才能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當然,目前的印度仍然還處於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每年GDP增長率超過8%,更多的中產階級開始出現,蘋果也許只是沒有出現在適當的時機,但如果蘋果仍不解決目前的這些問題,等到印度市場完全被國產廠商佔據,恐怕到時候蘋果不僅難以插手,連現在的份額也保不住。蘋果目前需要放下高傲的形象,給印度消費者一個能接受的姿態。


喻拓


印度作為僅次於中國、美國全球第三大手機市場,華為的目標是稱霸全球,對於這塊肥肉,你認為華為不會虎視眈眈,會不上心嗎?不難想象,華為不上心那就有點假了,而是目前幹不過三星、小米。眾所周知,目前印度市場基本上是國產手機的天下,牢牢佔據印度半壁江山。除了國際巨頭三星之外,其他品牌,甚至印度本土廠商也是夾縫中生存。如此競爭激烈,華為想要在這市場中嶄露頭角,也是相當困難,況且拿下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漫長的積累。

其實,真正的情況是華為不但在印度很努力,而且也取得不錯的成績,至少市場份額排名在前五之內,不過,是華為互聯網品牌榮耀(Houor)。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不久前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公司在印度智能機市場的份額突破了30%,三星緊隨其後,份額為26%。而華為以3.4%的戰績佔據排在OPPO之後,值得一提的是,其份額對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1.4%是有所上漲。反而排在榮耀前面的vivo、OPPO份額相對比往年同季度卻有所下降,而且跌幅有點大。這應該是小米大規模增幅所導致。

雖然華為旗下榮耀品牌以百分之3%份額首次進入前五,但看得出其後勁很足,有實力與前三品牌一較高下。對於榮耀目前所取得成績當然不能跟全球其他市場所比較,但總算在茁壯成大中,未來是誰的世界,任何人也說不準。簡而言之,華為一直在印度市場所努力著。


科客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怎麼會不上心,只不過是我們還沒有注意到而已。

印度是智能手機行業中下一個最有潛力的市場

智能手機行業中,上一個最有潛力的市場的是誰?毫無疑問是中國。中國為什麼會變成了最有潛力的市場?因為14億人口和日益增長的經濟!

14億人口我就不說了,反正我們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即使不是全部人買智能手機,即使乘上係數,我們都比人家的國家多好幾倍。沒別的,就是基數大。

但是經濟增長這個值得說一說。我們人多,但是也需要買得起才好啊。買不起的話,哪裡來市場對不對?剛好,我們從出口轉內需,遇上我們經濟結構大升級。剛好遇上移動互聯網發展、3G和4G換機潮等等一系列的契機,使得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去年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使得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總量也下降。

同時,也是國內市場造就了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一大批的國內廠商,所以,你說華為不重視下一個新興的市場,那就是肯定不會的。

印度市場

據印度《經濟時報》在4月的報道,Counterpoint的報告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31%;三星份額為26%,位居次席;vivo、OPPO份額分別為5.8%、5.6%,佔據第三、第四位;華為公司的榮耀品牌首次進入前五,份額為3%。

印度市場中,小米為首的國內品牌真的很強大。但是華為的榮耀也算是不差,進入了前五。

當然還不是第一,但是也不算不重視啊,畢竟是進入了前五了。不可能你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市場都是第一。在落後的市場上踏實努力,步步為營去做好也是一種努力。反正能夠活下去就有反擊的機會。

同時小米在印度也是做得非常不錯的,大家可以看到出貨量已經第一個。華為在印度市場還是得加把勁!


太平洋電腦網


華為手機目前代表著中國國產手機的科技創新和市場營銷的第一戰隊。印度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低端產品。所以當前看來,三星和小米在印度市場做的不錯,華為可能在印度市場處於一個落後的地位。其實並不是說華為就不在意印度的市場,只不過是華為在印度市場的開發,不是特別理想。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華為在印度的戰略定位不清晰,沒有小米做得更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華為的銷售渠道,並沒有完全的符合印度的市場需要,印度現在更加依賴於線下銷售,所以需要進行零售門店的佈局,華為這一點做得比小米差的多。

華為現在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其產品的科研投入和創新能力出類拔萃。但是對於低端手機的競爭,使完全不佔優勢的。

其實印度市場還有另外的一個巨頭就是三星。三星暢銷的原因,主要是一種口碑的歷史優勢。並且三星在印度投資建廠,能夠享受到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總之華為的優勢在印度市場體現得並不明顯,但是華為從來沒有放棄印度市場快速發展的巨大潛力。


王宏禹


首先這個結論不正確。華為不僅對印度市場上心,而且是非常上心。早在2010年,華為就已經在印度市場打拼了數年,投資巨大。在德里建立了工廠,在班加羅爾建立了研發中心,與中興、聯想、海爾等是最早進軍印度的中國企業。那時在新德里的大商場裡,能看到的中國品牌產品最多的是聯想臺式機和筆記本,其次是海爾洗衣機,無線上網卡等電信產品則是華為、中興的天下。2012年後,華為的平板電腦也可以見到。那時候印度手機市場根本沒有小米,OPPO、VIVO偶爾能看到。之所以很多人認為華為對印度市場不上心,筆者不是專家,只能根據有限的個人所見猜測:一是華為比較低調,二是印度對華為、中興比較警惕,怕他們控制印度的電信產業,設置了種種障礙;三是華為在手機、平板這些最受普通人歡迎的產品上偏中、高端,對收入不高的印度人民吸引力不大。


快門迷


為啥大家都異口同聲回答“不是不上心……”?你們怎麼知道上心不上心?

作為一個前華為人,至少我還在華為的時候(非終端公司),我很清楚我們產品對印度市場的態度,其實華為任何業務對任何市場的態度一直是一樣的,那就是“健康、贏利”。一樣的態度落到不同的市場結果完全不一樣,比如北美,因為政治原因,市場不健康,沒法做;而在印度則是賺不到錢,阿三是典型的要錢沒有要事兒一大堆,要求高(基本都是西歐北美標準)、壓價狠(比非洲還小氣)、回款難(賴就一個字),所以當時我們對印度項目的也許都是慎重評審。有渠道的大神們可以去了解下小米聯想在印度賺到錢沒😁


hello-all592


真不是不上心,但是確實很難做好,兩個原因:一、產品定位,這個大家都知道;二、公司定位,華為內部的內控要求導致在印度市場某些被其它中國品牌證實行之有效的市場開拓手段策略根本用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