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小伙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监利小伙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戴凯

入伍时间:2010年12月

入伍地点:监利县

5月29日是联合国国际维和人员日。今天,让我们走近我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人员、监利小伙戴凯。

一身迷彩、头戴钢盔、手握钢枪,显露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在监利县柘木乡聂河村,戴凯在南苏丹维和期间的这张工作照和联合国授予的“和平勋章”一起,被父母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这个曾经的“叛逆小子”,如今已成家乡的骄傲,2017年11月被评为“监利楷模”。入伍8年,戴凯经历了什么,请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报道。

一声怒吼,他大胆喝退行窃者

熙熙攘攘的街市上,一名青年男子伺机下手,用锋利的刀片悄然划开一名妇女的挎包。“住手!”正在读初中的戴凯一声怒吼,男子的手下意识缩了回来,转头狠狠地盯住这个坏他好事的少年。挎包妇女发现了,戴凯和大伙一起抓住了行窃者。

回想起这次见义勇为,戴凯说:“这是我入伍前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当兵前,他正处在叛逆期,有点调皮。”父亲实话实说。当时,高中即将毕业,全家人都为他的未来担心。

就在这时,征兵通知来了。戴凯试着报了名,体检、政审顺利通过。就这样,他踏上了从军之旅。

百里挑一,入选赴南苏丹维和部队

到了部队,戴凯真像变了个人,很快融入其中并崭露头角。更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入伍后儿子的喜报不断,不仅转了士官,还入了党,成为单位的训练尖子。

2016年7月,戴凯所在的部队选拔我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人员,他兴致冲冲想去报名。

当戴凯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时,一向支持他的父母,这次却劝他放弃,“子弹都不长眼睛的,危险!”嘴上答应不去,戴凯还是瞒着父母报了名。

维和步兵营选拔,可谓百里挑一,戴凯先后闯过两轮魔鬼般的集训。集训期间,每天一个5公里跑,每周一次负重20公里越野。对戴凯来说,比体能训练更难的是英语。出国执行任务,要先学习联合国的法律、规则、礼仪等,很多都是专业英语。

宿舍外的楼道里,戴凯手里那束微弱的手电筒光经常亮到凌晨一两点。“好多次刚躺下,就遇上半夜紧急集合。”他回忆,白天是高强度的训练和考核,晚上抱着英语词典边查边背,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最终,这名不服输的小伙入选维和步兵营。

炮火硝烟中,武装护卫押运物资

“武装护卫押运联合国物资,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南苏丹的343天里,戴凯17次参与武装护卫押运,行程上万公里。“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到了硝烟弥漫的南苏丹,却不那么容易完成。”戴凯解释,路上要经过许多荒无人烟的地区,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路,即便有路也是坑洼不平;最麻烦的是遇上检查站,当地人要开箱检查或者扣押货物。

交涉、取证,戴凯和战友想方设法保护物资安全,实现所有押运任务无一差错。2017年10月,在维和任务即将结束时,戴凯被联合国和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分别授予“和平勋章”和“蓝盔勇士”称号。“经历了异国他乡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才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平的珍贵。”回国后,戴凯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