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三座橋的故事

40年滄海桑田,40年世事變遷。40年的改革開放讓我國從城市到農村都發生著巨大變化。而對於鄰水縣城南鎮沙魚村的村民來說,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得從村外的三座造型各異的橋說起。

在鄰水縣城南鎮沙魚村外的御臨河上,有兩座相距不到十米的橋。兩座橋一高一矮,一新一舊,都名為沙魚橋。故事要從舊沙魚橋說起。這座不起眼的小橋是鄰水縣東西槽往來的必經之路。100多年前,沙魚村先民苦於交通不便,便以條石作橋墩,以木樑和條石疊合為橋面,修建了沙魚橋。就這樣一條寬不過一米的石橋,沙魚村民一走就走了近200年。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裡對外交流也多了起來。舊沙魚橋已經不能滿足村民們生產生活的需要,而且橋面離河面很近,很容易被洪水淹沒或沖垮,也給村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隱患。

從沙魚橋往御臨河上游走不到300米,便到了造型奇特的踏水橋。80年代初,隨著生產的發展,距沙魚村不遠的安豐村準備修建一座可供車行的平拱橋。可由於資金不足,平拱橋只修了一半,剩下的半截橋只草草的用混凝土澆築成了實心,橋面經常位於河面以下,車輛和行人仍免不了涉水過河,踏水橋也由此得名。即使漲水無法過河,能通車的優勢仍讓踏水橋成了沙魚村及附近村民的最佳選擇。

時間進入到21世紀,修一座不受漲水影響的橋成為了村民們幾十年來的願望。2012年,鄰水小莊子煤業進入沙魚村,看著村民仍走著石橋,便出資百萬,與沙魚村民齊心協力,修建了一座嶄新的沙魚大橋。沙魚村正式進入了現代交通時代,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改變。

三座橋代表著三個年代,記錄著40年來時代的變遷。其實變化的何止是橋,40年來,沙魚村村民們從住土胚房到住磚瓦房,現在又住上了小洋樓,從頓頓紅薯充飢到現在衣食無憂。沙魚村正從深度貧困村向幸福美麗新村蛻變。在全面脫貧的嘹亮號角下,沙魚橋村的幸福之橋也將越建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