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從商朝就有記載,羌是中國延續至今最古老的民族嗎?

wazglimizg


羌族肯定不是最古老的民族,這是明擺著的。這都成問題了,只能說明主流學術有多不堪。



羌族肯定早於商代,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歷史書學者而言,當然只能是有記載才算,因為他們只有看文字的能力。

對於任何一個民系都是有自己祖先的,但以一個符號作為名稱出現,則是有形成時間界限的。我們今天看羌人會發現只有西部的那群人被這麼稱呼,而這群人又與中原民系存在著聯繫,所以只能以這群人離開的時間開始算起。

有人受主流誤導,以為羌人歷史上只是持續不斷地進入中國,西部那些人是還沒有完全進入中原的人。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事實上西部羌人也好,東胡也罷歷史上都是農耕人後裔。真正的遊牧人是白種。只要是黃的祖上都不是遊牧。歷史明確記載了流放各支系到西部和北方,分北三苗於敦煌。並且這種記錄很好檢驗,因為西部的確存在與今天苗族一樣基因的民系,文化方面也能發現證據。所以分北三苗這個記錄就可以相信。而不是歷史書學者那般只是就文字記錄說記錄。

羌人的其中一種就是北三苗,也就是西戎牧羊人。這樣的話,羌人按歷史記錄最早是帝舜時代被分北三苗之後就形成了。既然存在北三苗,那南三苗現在也存在,你怎麼能說羌人是至今最古老的民族。按名稱看也許瑤族名稱帝堯時代就有,也就是早於羌人。如果往前推,全體黃種都出自九黎,那黎人名稱更早,怎麼能說羌人最古老呢?之所以稱羌人是因為離開者給自己冠名了祖地名稱,江人,長江民族。

有句話叫鳳凰于飛,合鳴鏘鏘。就是說羌人可能是指黃白混血之後的人,但那也晚於九黎這個稱呼。況且可能最早命名的是長江,並非羌人。否則內地民系就也叫羌人了。羌或姜最顯著特點是羊字部首,就是說必須是到西部牧羊之後才能叫羌人,否則就算稱江也不能用羌和姜這兩個字。由於羌人應該是從中東、古埃及返回後才這麼自稱的,那就更晚了。所以這麼一推演,很明確,羌人不是最古老的民族。儘管我們自己與羌有關,但是尊重事實是第一位的。


國病


可以肯定是最古老的民族,但更確切的定義是:存在最久的民族更恰當。因為到底哪個是最古老,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但是確實目前有史可查的,就是羌族最悠久了。

今日國內的羌族同胞也是古羌族的遺裔,雖然基因經歷了那麼多年,已經不同,但是血緣上還是有關係的,而且文化上也有遺存。因此,羌族是一個與漢族同樣悠久且沒有中斷過血系與文化的民族。

更重要的是,古羌族是漢藏(現代)羌的共同祖先:



羌,甲骨文作牧人,特指位於殷商王朝西邊的遊牧民族。《說文解字》:

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羌族在殷商之時就已經是一個大族,並且持續和殷商王朝為敵,雙方不斷髮生戰爭,甲骨文記載的殷商祭祀所用之人牲最多就是羌族。

一、基因學上的證明

基因上的研究,支持古羌族是漢藏族的共同祖先:

現代人也不是同期遷入的,最早的一批帶有C和D單倍群類型,可以稱為老移民,他們在五萬年前就佔據了東亞大陸,而且由於當時海平面遠低於現在,還輕易到達了澳洲和很多島嶼(日本現在仍以D係為主)。更年輕的一批新移民O和N等,大約兩三萬年前從東南亞分兩路北上:沿海一支帶有O1-M119類型,為百越和南島先民;內陸支主要為O3,沿路分化出苗瑤的O3a3b-M7,最後到達甘青一帶的為古羌(主要為O3a2c1*-M134等);兩支都有的O2,分化為壯侗的O2a-M95和東北的O2b-PK4。那時還是原始社會時期,新移民所到之處,憑藉後來優勢替代了老移民(當然不會是和平的),只有邊遠地區還無法佔領(比如北方草原仍以C係為主)。後來古羌的一支繼續東進到黃河中游,又分化出O3a2c1a-M117,他們創造出仰韶和龍山文化,擊敗了位於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O3a1c-002611?),那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戰蚩尤的故事。此後炎黃部落聯盟建立了一系列的方國,基本佔據了中原地區。而古羌後來又有一支西進,
和青藏高原的D系融合成藏族(漢藏同源不僅僅是個傳說),留下來的一小部分則發展為現代的羌族。
參見復旦大學分子人類學研究學院學者李輝《走向遠東的兩個現代人種》和嚴實《我們是北京猿人的後代嗎?》

今天漢人的基因主體主要就是O3,而藏族的主體基因就是D,這兩大基因恰恰就是今天羌族的主體基因,這表明分子人類學的研究結論是靠譜的。

二、史家的論據

《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
賈逵《周語》注說:“共工氏姜姓。”
《太平御覽》:“神農氏姜姓。”。
《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
譙周《蜀本紀》說:“禹本汶山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廣柔在今羌族地區。
《水經注·沫水》廣柔縣條:“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 注:姜即出自羌。
甚至史學界還有認為中國正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主體是羌族: “根據由漢至晉五百年間長期流傳的羌族傳說,我們沒有理由再說夏不是羌。”——徐中舒:《我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

無論如何,這些記載未必準確,但是也應非空穴來風,可以肯定,華夏族與古羌族有很親密的關係。

至於後來為何分裂?

原因暫時未知,但是確實自殷商以來,羌族就持續和華夏族發生衝突與戰亂:

周時的西戎,多被認為是古羌族的後裔。而匈奴又被認為是西戎的後裔,直到東漢時,華夏族還與東漢發生了持續100多年的戰爭,就從那時候起,羌族的勢力與影響力才逐漸轉衰。
五胡亂華後,基本不見或很少於史冊。

三、語言學上的支持

現代的古漢語專家認為,古漢語有三個階段,分別是:

周秦漢——上古漢語;
晉隋唐宋——中古漢語;
元明清——近古漢語。

其中,上古漢語被認為與中古漢語有十分不同,可以說是完全兩種不同的語言。語言學家發現,上古漢語與藏語有相通之處。但又不是現代藏語,而是位於四川西部地區的一個特殊藏族的方言有聯繫,那就是“嘉絨藏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7e47000210f0e335c585\

無風即風


羌族,這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就有歷史記載的時間來看,以商朝甲骨文中關於羌族的記載,也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但羌族的歷史肯定遠不止此,通過羌族口口相傳的大型史詩《羌戈大戰》中可以瞭解到,古羌人最初的生活地是在遙遠的西北地區,是在後期遊牧的過程中,不斷遷徙到今青海的河湟谷底一帶。

而古羌人以河湟谷底為起點,又不斷的向東向南遷徙,到達甘肅隴東一帶,並在向東向南的發展中,實現著從遊牧到農耕的一個轉變,或者說半遊牧。

而當古羌人向東南發展到接近中原地區的時候,才有可能同當時的商王朝發生衝突,並展開戰爭。所以當商王朝與古羌人有接觸的時候,古羌人已經在我國西部生活和發展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而今天有不少學者和觀點認為,古羌人中向東遷徙的人中,就有炎帝那一支,炎帝部落從今天甘肅天水一帶出發,不斷向東遷徙,最終在涿鹿之戰後與黃帝部落聯盟形成華夏部落的前身。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觀點認為漢羌同源的原因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羌族的歷史確實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說是十分的悠久,至於是不是最古老的民族,個人覺得有可能性。


蜀北一


羌族學上講屬於蒙古利亞人種,但寬泛概念的蒙古利亞人種並不是特指一個民族,其包含的存在至今的古老民族有好多個,羌族無疑其中相當古老的一支,但如果要加上一個“最”字,恐怕不是那麼好加的,商朝以前,文字記載的詳盡史料絕大多數已淹沒於歷史的海洋,靠猜可無法斷定羌族的歷史究竟有多長,也許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正在進行的基因工程學以後能給我們答案。

羌,初為“羊”字,是殷商人對西邊“牧羊人”的稱呼,姜,炎帝的姓氏,屬於西羌族的一支。另據中國近代史學家范文瀾推測,炎黃二帝都出自於遠古的羌族,炎帝首先從西戎遊牧區進入黃河流域,黃帝則於隨後從黃土高原進入黃河流域,所以華夏族與羌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時至今日,許多漢字仍然帶有羌人的遊牧血統印記,如:“美”、“祥”、“義”、“羞”等


昱成天翔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說是伏羲氏風姓,從西邊什麼山來的!他是後來羌族,一部分羌族東進,成了古巴蜀,另一部分北上成了華夏族的古漢族基礎,古苗族族不是很清楚是不是部分羌族演化而來的,還是獨立由非洲沿海岸線遷徙北上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