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哪一部书的可信度大?

云里雾里34370680


从学术的角度说,《太史公书》和《资治通鉴》都是正史,都具备基本的可信度,你没法笼统比较谁的可信度更大,只能具体去考证那件事儿有不可信的可能。

为什么?

因为两部书都是正史。

并不是说正史就一定是可信的,正史里被后世篡改的例证多的很。多数正史是后代人修撰前代的史,但依据的档案资料可能在前代就经过了篡改。

但是,相比起野史、八卦、道听途说等,正史又是相对最为可信的。这是因为:

一是正史所依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

修史很难,但越是修的粗疏的史,有时候反而更可信,因为保留的原始资料多,比如《旧唐书》就比《新唐书》更可信一点,因为《旧唐书》修的很糙,把很多唐朝的官方档案直接拿来抄了很多;而《新唐书》是偶研修主持的,他会根据自己的意图对一些事件提出保留还是删改的意见。

二是正史的作者基本上是态度严谨的,不是故意混淆是非的。

修撰正史,早期是个人行为多,比如司马迁、班固,他们其实是私撰,只是后代把《史记》《汉书》提到了正史的地位。像司马迁、班固等人,都是把修史作为自己一生中最宏大的事业来经营的,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因此态度是极为严肃的。中晚期以后,官方主导、集体修撰的就多了起来。但集体修撰下的史书,也都是找当时的大儒硕学,或是前朝遗老,他们不是那种卖弄自己的小说家,因此态度也是基本可信的。

当然,不论是司马迁还是后来的修《明史》的万斯同兄弟等,他们肯定会将自己的主观看法揉到史书里,但是,但凡是人写的史书,就肯定有人的主观看法,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史书就不可信的。历史的复杂性,远不是一个可信、不可信就能概括的。

三是正史的修撰方法基本上是科学的。

很多人会小看古代人,会学着二三十年代的人说话,说古代的修史水平不高啦,不懂得现代的方法啦,不科学啦,是“一家一姓”之史啦,等等。说实话,这些作为论战是可以的,但倘若抱定了这样的念头去读史,怕是只会把自己读成一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大傻瓜。古人修撰是很讲究方法的,或是亲临古战场做调研,或是访问耆旧做口述史,或是在采用大量官方档案的同时也注意采撷可信度高的补充史料,如笔记、墓碑等。这些方法可能不像现代史学所表述的那样成体系、完备,但够用了。我们只要细心查看,就能发现古人确实一点不比现代人差。

不过,话说回来,《史记》和《资治通鉴》也并不是单纯的史书

《史记》,必须要放到经学的视野下,才能看清楚其本质。《史记》是后人取的名字,原名是《太史公书》,可以理解为司马迁作为中书令、自诩“太史公”而写的一部“子书”,而不是史书。司马迁是通过著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家要好好想想为什么要“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听过董仲舒的课,对《春秋》很有研究,还帮助汉武帝搞过历法,这些都是一些意识形态的关键性因素,司马迁在经学史里是被看做靠近公羊学一边的人。

《资治通鉴》,就更不必说了,是宰相整理历史,来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本身就是一部以政治为目的的书。因此,书中有些地方,司马光可能故意采用了一些不够严谨的材料,比如,关于汉武帝的晚年行为,他居然使用了《汉武春秋》这样一部野史,来勾画一个晚年转变为“守文”的汉武帝。在后代多位学者的考证下,证明这个做法扭曲了汉武帝的形象。

仅举此一例,只是证明一点:对正史要相信其基本的可信度,你如果不信,就去考证具体哪个事儿不可信,而不是笼统的鹦鹉学舌的去说“古人都是主观的”、“正史都是帝王史”,这不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而是成熟不成熟的问题。


danyboy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哪一部书的可信度更大?这个我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但可以用司马迁的一句话来总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就难免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在里面,而失去了客观的评价。

说到可信度的问题,这里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这部史书所依据的史料是否详实可信;第二撰写这部史书的人是否客观公正,其人的品行如何?

先说《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实这句话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史记在史书中地位非常高;第二,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文学作品,既然提到了文学作品,里面就必然有大量的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和描写。



再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出身名门,父亲司马谈就是太史令,是西汉著名的学者。司马迁为人刚直不恶、直谏犯上,随身受刑而残,但其志不能移。司马迁秉承父亲的遗志,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搜集古代各种典籍,呕心沥血编撰成书。


我的观点是司马迁再伟大,也无法超出他时代的特征,因此他的作品必然有其时代的特点和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从其生平来看,司马迁不谋军事、不重政治,专心著书立说,应该说学者身份彰显无遗,且直言犯上为李陵求情,导致汉武帝大怒,深受残害,而其志不移。因此我认为《史记》记述的大部分内容应该较为真实可信。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并没有读过,但《资治通鉴》成书晚于史记,因此《资治通鉴》必然选用了之前的史书作为依据和参考。因此从内容上讲,《资治通鉴》肯定要比《史记》更为全面更为丰富,时间跨度更大。


提到司马光,我会想起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司马光砸缸”,第二件事是作为守旧派代表,反对王安石变法。一个是值得信赖,且有勇有谋朋友,一个因循守旧,反对变法的顽固政客。编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自己远离朝廷的十五年里做的一件事。


从后世对于两人的评价就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司马迁是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而司马光是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区别在于司马迁属于思想家,而司马光属于政治家,因此《史记》是一位思想家的作品,而资治通鉴是一位政治家的作品。思想家会带入自己的思想,而政治家会带入政治因素,至于大家是相信一位思想家,还是相信一位政客,我想不用我说了吧。

我的观点是看历史,不仅是要了解历史知识,还要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历史著作中都难免或多或少的带着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时代的特征,而我们作为现代人看历史的同时,要联系实际情况,用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来得出自己所认同的结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谢谢邀请!司马迁写“史记”与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哪一部书的可信度大?我说可信度都是一样,按照现代的话来说,一脉相承,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首先,我想说说,什么叫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国务院为了证明中国的夏朝存在,就组织了中国北大和社科院考古队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挖掘四期工程,尽管为了第一期是夏朝,后三期是商朝争论不休,但是可以证明的中国历史只有3700年。

为何中国历史就是3700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着中国有炎黄五帝,我们将它相加中国的历史应该是五千年。实际上,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古公亶父,姓姬,他的子孙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公旦颁布了周礼,孔子的儒学的根基就是周公旦的周礼。儒学在春秋和战国时四处碰壁,到了汉高祖刘邦时,儒生二次想去与刘邦沟通,碰壁了二次。汉初时,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采用黄老之道,与民休养生息,到了武帝时经济开始繁荣。董仲舒开办儒学,宰相卫琯和窦婴都去听董仲舒的儒学,并且将董仲舒迎进给汉武帝。汉武帝听了董仲舒“君权神授”以及大臣们称赞,颁布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开始的儒学,到了东汉时鼎盛时,不但有“史记”中记载的五帝,又加上了三皇,和许多神话故事。尽管有那么许多的故弄虚玄的东西,但是奠定了中国的汉文化、汉字、汉姓和儒学的基础。

“西京赋”记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殷商的首都先迁八次,后迁移五次。开始时在山东騰县,后在河南商丘三次,在河南安阳二次。居无所定,逐草而居,又喜欢人殉。就是将活人与贵族死人一起殉葬,少者几个,多者几百个。尽管这些被殉葬的人是奴隶或是战俘,但是也是太野蛮了。所以,郭沫若认为,殷商是游牧民族。可是,现在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甲骨文尽管是祭师操作,里面有许多农耕文化。应该说,商朝前期是游牧民族,后期是农耕民族。由于古公亶父的发源地是在陕西歧山,周朝的周武王称商朝为东夷,就是东面的蛮夷。实际上,在当时殷商期间,中原地区有几百个游牧民族,他们都是茹毛饮血,惟有古公亶父一族最早进入农耕民族。周公旦颁布周礼和早期的文化,西周东周(春秋、战国)都是引用和继承了周朝传播下来的一切,以后儒学又将周朝的历史和文化发扬光大,所以早期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故事,是人为添加进去的。

司马迁年幼时,在父亲指导下,阅读了“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籍。年轻时,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德儒学,又访遍于中国的河山。他父亲司马谈在弥留间告诉他,祖先是周朝的太史,希望他能继承祖先的遗志,撰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在李陵案后,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史书和官方的档案,写下了一部旷世大作“史记”。原名是“太史公书”,该书从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时间长达3000年,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于“史记”具有先秦之风,直言评论了汉高祖刘邦劣迹和汉武帝的暴虐,所以“史记”在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时才重见天日。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二百九十四卷,上起战国,下到五代末年,宋太祖灭后周,有一千六百年历史。作者按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重大事件和各方面的关联交代的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但是,资治通鉴的前半部是以“史记”为主,编成了“周记”五卷,“秦记”三卷。所以说,资治通鉴离不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五代记,等书籍,同时与儒家的史学观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资治通鉴是史记的继承版,只不过形式和历史阶段不同。


张律明


《史记》可能比《资治通鉴》可信度大,原因一下:

一是《史记》作者司马迁为写《史记》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足迹便及全国。

二是司马迁写史记时,当时主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秦末至汉武帝时),其后代与司马迁都有交往,家族口口相传的事情可信度很高。

三是司马迁的父亲就是史官,有官方收藏的第一首资料,可能包含原六国的史料。

四是司马迁的《史记》是私修史,在司马迁活着时到去世很长时间,《史记》只是个别人才能看到的奇书,也就是说《史记》不是官方主持修编的,可能有司马迁的好恶,但不会因政治原因删减或者杜撰。

五是《资治通鉴》很多史料来源于以前的史书,并且司马光纯粹是出于政治目的,为帝王编撰的一部帝王教科书。


历史小跟班


司马迁是写史中,夹杂个人观点。

司马光是写史来表达政治目的。

史实可信度,司马迁更胜一筹,不,不是一个档次。

司马光也有可取之处。现代很多人用资治通鉴来说话。因为这代表一种观点,用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解读历史。文人大多喜欢如此。看看现代的历史节目,十有八九如此,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比如易中天先生讲的郭嘉和贾诩二人,就带有目的性。

贾诩很适合当今人士的味口,为求成功,不择手段。这与当今价值观等同,为今世所追捧。可商业文明能统治多少年地球?人类最终的目标会是贾诩这样的吗?我相信:易先生是以当今一时之利解读贾诩。当然,古为今用,无可厚非,可过于推崇,并非好事。

郭嘉,本是一般谋士,历代推崇者罕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郭嘉可以和诸葛亮一较长短了。我没查过,也许是日本那边来的。很多玩游戏的年轻人对郭嘉数据比较了解。或许为了迎合当今风气,郭嘉就走上了舞台。可是终郭嘉一生,从未做过谋主,只以参谋一职(军师祭酒)做事,凭什么可与二荀一争长短?钟繇也比他强吧。可为什么让郭嘉走出来?不过让寒门士子的身份走出来,让当今的寒门士子也可以走出来。但是我没听易老师点明此事。


岁月有无


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学界早己定论。如鲁迅先生所言:《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八十多年來,中国史学界没有任何人敢推翻这一定论。为何现在却有人要提出这样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有人为了“洗白”秦始皇在网络上大肆诋毀《史记》和司马迁,诋毁《过秦论》和贾谊,迎合社会上反中医药,反中国武术等反中国传统文化思潮。这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警惕。因而,小编这个愚中带智的探讨题目,就是希望集思广益,确立《史记》的不可动摇性。

《史记》捭阖三千年,从三皇五帝到汉初,填补了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历史断代缺撼,为中华民族树立了追根朔源航标。它的史学价值是《资治通鉴》无法企及的。如果没有《史记》,我们可能象埃及人一样,对待金字塔“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严家庆


《资治通鉴》可信度大得多,也权威些,《史记》显然差好多,里面神化故事、传说太多。

学习历史,《史记》看看就行,《资治通鉴》可以研究学习,比如耄,一生最喜欢研究的书就是《资治通鉴》了。《史记》只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地位高,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也更容易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


当然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了

司马迁的史记是在汉武帝时代编写的,写到的时代也是汉武帝时代,但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并不能按照真实的来写,再加上司马迁个人的喜好及偏见!难免有些带有个人感情的书写!所以可信度有些下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没有写到当朝的历史,所以不受当时朝廷的制约!因此都是收集到的史料来编写的!

严格按照当时的史料记载格式记载写上的,而且当时司马光也没有个人的偏见以及个人喜好!

所以要研究历史还是建议研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比较靠谱!

但是采集到别人的的信息也未必就是真正的!有句话说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真正的历史也许无从考证了!


王者第一梯队剪辑


个人观点:按理来说,史书的成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各有优缺,各有千秋,没有可比性,《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阅览各种典籍,访遍名山名迹,收纳民间传闻,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史记虽然带有个人情感,但对历史人物的记载也算全面,评论在于后人。《

资治通鉴》成书于封建大儒司马光之手,目的在于教育皇帝,当然取舍很严重,取对封建统治有利的避其不利,也在情理当中。无论可信不可信,在中国史学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于读史的读者。若论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当然史记比资治通鉴要重要的多了去了。没有史记,中国的先秦文化濒临失传的局面,中国历史文化就不能溯源。


蜻蜓一点水


司马迁的《史记》从三皇五帝开写,终止于汉武帝,春秋,战国,秦汉历史可信度很高,但夏,商,西周的可信度相对较低,当然这不能怪司马迁,因为那时史料很缺,主要是传说和故事,但能收集到传说和故事总比没有的要好。我研读过几册《史记》,写的很好。

《资治通鉴》我也看过几本,是北宋司马光所编,是一部编年体。相传可马光是司马孚的三弟,而司马孚则是司马昭的三叔。此书从战国初期三国分晋开始,止于北宋神宗年间,由于他所看资料非常多,而且经过了科学分析后才编入的,所以可信度是很高的。

非要把这两部书的质量比出高低,我觉得没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