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設計丨被誤讀了的「管理學」

管理,是一門科學;但管理學,還不是一門科學。

一門可以稱之為科學的學科,不會是一個“沒有籬笆的菜園子”,什麼人都可以跑進來指手劃腳、說三道四,今天流行一種時尚觀點,明天冒出另一種新潮說法,“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地雞毛之上再落一層鴨毛。

而當今中國的管理學界,恰恰是這番亂象,就連素不相干的和尚、道士、國學大師,也都跑進來湊熱鬧,一個個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意氣風發”,領著一干不明就裡的企業家們“一起發瘋”。

雲山霧繞的管理學

一位號稱要將“佛學智慧引入企業管理”的大師開堂授課,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一個佛學經典:有一個老和尚,帶著兩個小和尚打坐,呼呼呼起風了,小和尚修行時間短,道行不深,東張西望,一個指著旗子說“幡動”,另一個爭論說“風動”,老和尚淡淡地說道“心動”。

一眾學員聽完後,佩服得五體投地,掌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唯獨我有些疑惑,便站起來向大師請教:“大師,如果我派兩個人把老和尚扔進龍捲風裡或者颱風眼裡,呼呼吹上天,再吧唧摔下來,腿折腳斷,鼻青臉腫,滿臉是血,疼得哎喲直喊媽,然後我再去問他,風動還是心動,他將作何回答?”大師無言以對。

道理再清楚不過了,風的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總有一些客觀現象和客觀規律不是閉著眼睛說“心動”就能否定得了的。

科學,無外乎是要追尋和探究事物自身的內在機理和客觀規律,所以,科學一定是唯物的,管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也是如此。

雖然傳承千年的傳統“國學”,能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深厚啟迪,但畢竟與唯物的管理科學體系大相徑庭甚至牴觸衝突,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

狠抓執行的管理學

與“山在虛無縹緲間”的“國學”相比,“執行力”畢竟是衝著解決實際問題去的,就這點而言還是值得肯定,但也不能指望“狠抓執行力”一抓就靈。

因為靠逼員工是逼不出真正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還應拓寬視野,跳出執行看執行,對執行的緣起——管理制度嚴格審視,看看制度本身有沒有缺陷。

近些年來,國內的管理學界掀起了一股宣揚“執行力”的熱潮。似乎一強調“執行力”,組織內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等毛病就會煙消雲散,“執行力”儼然成了包治企業百病的靈丹妙藥,邁向事業成功的不二法門。

一套經過科學化設計、符合客觀實際、順應民心民意的良好制度,可以讓執行事半功倍,甚至獲得自動執行;反之,脫離客觀實際、違揹人們共同意願的庸劣制度,極致的執行,就是極致的傷害。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

自運行機制,企業管理的新篇章

傳統的管理是基於人管人,這在很多企業中非常普遍:從總經理到總監,然後到部門經理,這樣一層層管下來,這是傳統的管理模式,也是從西方引進的一種管理思想。西方是基於人性惡,即把別人都看成是壞人,然後採用制衡、預防,敵視,互相牽制等手段實現管理目的,這樣的管理違背了人性,效率低下,並且成本高昂。

中國的傳統管理學要麼是假定人性善,要麼就是使人向善,通過道德教化等文化理念使人能夠達到和諧統一,但是這種管理思想很理想化,一般很難實現,很容易使企業管理陷入烏托邦式的美好又空洞的境地。

戴老師的管理機制設計學,乃至整個企業設計實際上是在傳統的管理路徑之外走的第三條路徑。

就是如何讓“惡人”和諧統一。自運行機制和傳統的管理最大的不同是員工的自我管理,因為所有對人的管理他的起點都是當事人的自我管理。我們不應該事後想方設法如何去管他,而是事先想辦法如何讓他自己管好自己,那麼這就從根源上解決了管理的問題。

制度設計丨被誤讀了的“管理學”

戴老師一語中的的指出: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類社會最本源的驅動力還是利益。可以自動運行的機制實際上是藉助了兩點:第一點是藉助當事人的利益追求,第二點更普遍的是藉助當事人的利益博弈,構造一個巧妙的博弈結構,使得員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自動自發的達到企業的管理目標。這就是自運行機制設計的核心思想。

在企業內設計一種巧妙的博弈結構體系,讓員工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順帶的把企業的目標實現了。這樣的管理機制員工自動自發,老闆省心省力。

自運行機制——讓制度去管理

當我們抓住了事物本質,一個公式即足矣,例如,愛因斯坦只用一個“E=mc2”便揭示了質能關係;而像“指標評價體系”之類的複雜模型,層層解釋,煩瑣論證,恰恰說明我們沒有把握本質,只能在事物的外圍繞圈圈。

科學上的“奧卡姆剃刀法則”要求我們直趨事物本質:一個原因就能解釋事物,不要用多個;用簡單方案就能解決問題,不要用複雜的;否則就是浪費。

制度設計丨被誤讀了的“管理學”

一句話:把煩瑣累贅一刀砍掉,讓事情保持簡單!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無為,不是不聞不問,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妄為、不亂為,順應事物自身的運行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他的經營秘訣就是沒有秘訣,“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做事”。

無為而治靠精巧制度。而制度設計,就是要創設“活的可以自動運行的遊戲規則”,或者說“精巧、靈動、自運行的遊戲規則”。藉助當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將其合力的方向導向預定目標。借風使船,順水推舟,從而自動自發地實現組織的政策意圖和管理目標。

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應當是一個優秀的“遊戲規則制定者”。沒有必要事必躬親,事事親力親為;只需制定好遊戲規則,讓別人去玩,而玩的結果正是他想要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