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行善是出于慈悲还是为了积累功德?

如实观察往往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我们本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不错,现在却发现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扪心自问,行善是出于慈悲还是为了积累功德?

文:巴措母

我工作的地方在远离市区的工业区,厂区周围还能看到一些绿色的丘陵。每天下班,我们回厂区吃晚饭,要步行五分钟。一路上,我会念经文或佛号。因为靠近路边的绿色丘陵路上会遇到小虫子,于是我就对着它们念,期望它们能早日解脱。

有一阵子,小虫们正值繁殖期,每天都能看到蜗牛。有时路面尘土多,干燥,蜗牛们从绿色植物的茎叶上掉下来。只要我看见,就会轻轻地捏住它们,放回到远离路边的绿色植物上。

最初这样做的时候,我的想法简单,别被人踩死,或受到蚂蚁等的欺负。有一天的傍晚我出来观察,果然有不少蜗牛,大大小小的,都跌落在路边干燥的尘土里。

在回到厂区宿舍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在刚才,我把蜗牛们放到高处的时候,有没有踩死小蚂蚁这些小虫。一定有。当时我的注意力在蜗牛上,没留意脚下的生灵。

那一刹,我又一次看见自己的心:我以为,我是无所求地去帮助蜗牛、蚯蚓这些小虫的,其实我的心还有所执着。它执着在帮助小虫的时候,我自以为这是佛弟子的行为,这些帮助是有功德的。我的心还执着在功德上,尽管我的心它不肯承认,还在自欺,但事实是不容争辩的。

如果心真慈悲的话,那我就不会在帮助蜗牛的时候,忽略小蚂蚁们的存在。因为我的心执着于帮助蜗牛,是佛弟子的善行,有功德这件事上了,于是忽略了脚下的生灵。

其实我每天在路边走是有所期待的。我期待自己能遇见落单的小虫。因为那样我可以帮助它们,这些微小的帮助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暗示:我是善良的,是合格的佛弟子,这些善行有功德。

这样的想法,让我暗自心惊,冷汗涔涔。多可怕!我自以为自己是无所执着的,可那个真实的自我就在我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绕过了理智的藩篱,在一旁偷看伪装的自我是如何荒诞地自我表演、自我欣赏的。

我执是一个很大的善于伪装的宿敌,它伺服一旁,静待机会。只待我们的心稍有懈怠趁虚而入,以各种方法引导我们入歧途。不全心全意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不能接受那个真实的自我,难有解脱的缘分。

由此可以体会到,万法唯心所造。

那些小虫,是因我的心有所待而生,我不该因为贪执自我的认同和欣赏期待小虫的出现,以成全我对自我的期待。我自以为很了解自己,自以为每次内心的自我观照都做得挺好而事实却不是那么回事。

我很尴尬,但又很庆幸。庆幸自己得蒙上师三宝的加持,及时发现了这个自我玩儿的鬼把戏。

上师在开示里就修行的误区以及如何修菩提心,做过详尽深入的分析,我非常喜欢。以前一有机会上网我就会去看它,因为我生怕自己忘了修行的目的,怕自己执着在修行的目的上,误入自我的圈套。即便如此,我还是落进了自我的圈套里。

所以,此生要时时不忘上师三宝,祈祷上师三宝慈悲的加持,我们的修行才有进步的可能。

如上师所言:“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请诚实地和自己的心相处。那样才会有机会看到真实的自己。否则,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颗心有多么的虚伪。也只有这样,修行才有可能被你在生活中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