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云南一老人屡次将“石塔”放在路中间,只是希望别人知道他在此居住这件事?

水心草61676261


题中所指老人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湾公路二母濑澡堂段,不断的将“石塔”放在路中间只是想“让别人知道这里有人居住”,这句话虽然让人心酸,但不能掩盖其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自己的合理需求还是需要有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并且,我们也呼吁社会关爱独居老人。

翻到的货车

据悉,自老人将“石塔”放在路中间以来,已经造成了不下一起交通事故。7月2日晚11点半左右,一辆微型小货车在经过该路段时,因光线不够,下雨路面湿滑,导致避闪不及撞到“石塔”,整个微型小货车侧翻在公路旁,值得庆幸的是人没有受伤。

杨老爹和民警

经过民警的了解,老人姓杨,今年69岁,老伴儿去世多年,育有一子,但常年在外打工。平时,仅杨老爹一人在家,生活无依无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日,他突发奇想,若搭建一座“石塔”,他人不就知道这里有人居住了吗。于是就发生了上述的一幕。

民警听闻杨老爹的话,很是心酸,但是又不能放任其继续在路中间放“石塔”,不仅妨碍过往交通,对他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有一定的威胁,于是承诺会经常到他住的地方,陪他聊聊天。最后,在民警的劝说下,杨老爹主动将“石塔”撤离,并承诺不再搭“石塔”了。

近年来,总能看到独居老人发生危险或死亡后几天才被发现的消息,像杨老爹这样的老人,如何保证其身心健康是最大的难题。在此我们为民警的行为点赞,同时,呼吁社会人士多关爱独居老人。


时报传媒


老人的行为肯定有错,可是错的糊涂,也错的可怜

大致案件事实不在赘述了,只是需要强调一下,老人为何不停的在马路中间摆放石塔?是因为自己太孤独,老伴早就过世,而自己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说话。时间久了老人确实太孤独了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这样大家都知道这个石塔显然就是人为的,而且必定也就是老人所为。

这是一种什么逻辑?就好比孩子饿了会哭一样,无非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而已,老人的这个举动也是如此,只是单纯的希望这个举动引起别人的注意陪自己说说话。

可以说老人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是违法,可惜错的糊涂,也错的可怜。谁不想晚年子孙满堂?可惜因为生活,老人必须面临一个人生活的境地,这是谁的错?

是儿子的错吗?我想也不能这么说,年轻人陪着老头在大山里窝着一辈子,不太现实;出去工作了,必然面临这花花世界摸爬滚打尚需很久的时间才可能站稳脚跟,相信老人的儿子如果有机会也愿意回家看看。

是老人的错吗?我想也不能这么说,人是群居性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脱离育他人接触的社会环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害怕,试想全天下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这世界于你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认为本案中老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但是能够理解,而且对于其所犯的错误,我认为也应当予以同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留守老人这件事。


麋鹿说法


事情经过


7月2日晚11时30分左右,昌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链大队突然接到报警电话,昌湾公路二母濑澡堂路段一辆小型货车发生侧翻,车的旁边有许多小石块,司机交代上午从这里走的时候还没有发现这些石块,晚上回家的时候才有的,“这才把我害苦了啊”,没有这些石块车根本翻不了。




“天降石塔”


民警清理完这些石块后,第二天路面上又堆积了好多石块,就这样持续了四天,一共搬动了7次石塔,直到接到货车杨师傅的报警电话




“石塔到底是谁放的”?


民警走访发现事故现场住着一个老人,石塔会不会是老人放的呢?当民警问老人知不知道这些石塔是谁放的,老人的回答让民警大吃一惊,老人回答:这些石塔就是我放的,怎么了?


民警问道:为什么将这些石块摆放在路中间?


老人回道:我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在这里居住。


民警和老人说这里不能放石块,影响交通安全,老人依旧重复那句话,我只是想让别人知道我在这里居住。



老人为什么放石塔?


7月5日下午三点左右,二母濑澡堂路段下起了小雨,民警巡逻时又发现了那座石塔,老人可能被民警感动了,终于说出了“实情”。


老人说自己姓杨,是施甸人,今年69岁,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基本不会来,而自己的老伴早已经去世,我自己在这公路边上居住,人太稀少,我成了“空巢老人”,想找一个说话都没有,感觉到自己格外的孤独。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谁的错?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应该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别让他们感觉到太孤独了,他们不需要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没事常回来陪陪父母比什么都强,记得常回家看看。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这里因有你才更加精彩!


江湖百晓生l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注意注意?这个词我总感觉有点牵强附会,如果是晚上出了人命,还是说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吗?难到说因为年龄大这么干就理所当然了吗?如果因为年龄大都去这么干,那些损失惨重的人和车都是活该的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决不能简单的看待如此的问题,严格的把同情和犯法混为一谈。垒石塔和引起别人的注意两码事,既然有劲搬石头,为什么不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的方法,非常的多,为什么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呢?个人观点这种老人就像那些扶不起的老人一样,是素质问题,是思想问题。

为了逃避追责,为了大事化小,为了索求同情心,把问题说的非常简单化。空巢老人全国都有,如果都干这样的事情而没有追责,以后的路还能不能走了。扶不起的老人凭什么迩人,不就仗着自己老吗?让不起坐的老人,也是仗着自己老吗?前几天,东北老人殴打让坐慢的学生,不也是因为自己是老人吗?

我们别被这个“老”字蒙蔽了眼睛,别被这个“老”字夺取走同情善良之心。有些老人都是无事找事,为老不尊,以老卖老。我隔壁的俩个老人口口声声说: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实际上他哪一天不偷人家的东西,都能急得转圈圈。(就是因为他们老,我才没有报警)

当然了关注老人,尊重老人。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对待这些我们不能姑息迁就。


001158260112金端礼


云南老人把石塔屡次放在路中间,有啥看法呢,我觉得吧,这样的问题还是很值得关注的,人都会老,但是虽着打工潮年轻人都进城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孤寡老人就成了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为什么老人屡次把石塔放路上呢,怎么就没有人关心的去问一下呢,有的只是指责和漫骂,人老了总有些不方便了,经历了很多事见过了很多人,他把石头放路上难道只是为了添堵或者是影起注意吗?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libaifenxiang


大家已讲了很多

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吧

就是一个人如何对抗孤独

最好的办法

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爱好

你的注意力也就在爱好上面

把爱好发挥极致

一万小时定律

你也许就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家

痴迷一项事情 就不会再无聊 也有了寄托

看到我文字的朋友

应该都具备培养爱好的条件

但扪心自问一下

你有拿的出手的爱好吗

很多人都是没得

是的 一点没错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除了性别男 爱好女以外

这位老人 就难了

我才学有限帮不上忙

但提醒大家

不要只是看笑话

要引此以为戒


蛋言蛋语


这则堪称以小见大、滑稽酸楚的社会新闻,无意间引出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那就是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让更多老人找到尊严和“存在感”。

对待“老人”的态度,无疑就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5年,我国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让大伙不得不关注“银发潮”带来的一系列亟待解决之社会问题。




与青壮年人群的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需求不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老年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而许多“空巢老人”又最怕孤独,无人理睬,失去存在感,郁郁寡欢,度日如年。

跟各种养老设施相对健全的城市相比,在一些偏远地区,这些老人的尴尬境遇更需要人们关心和关注。

就像这位一个人独居的云南老人一样,没事就在公路中间摆放堆砌“石塔”,目的绝非单纯的无聊肇事,而是通过此手段不断吸引人们关注他,获得一种久违的“存在感”、满足感。

发扬传统尊老敬老优秀文化,全社会都来关心老人,不仅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

我国的尊老敬老养老等孝道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就一直流传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名言警句,因此全社会更有充分理由让老人获得更多关爱和温暖。

比如把文中类似的孤寡老人,分批集中搬迁至有人陪伴,有人关心,有娱乐生活,有医疗救助的社会养老院,让他们高高兴兴地颐养天年,安度晚年。

云南老人的尴尬境遇,说起来让人心酸,让人感叹!衷心希望他能获得社会更多关心和温暖,生活境遇能因此获得较大改善!


霍小姐的八卦炉


大家别光重复问题,更要划分责任然后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我国第一责任人肯定是老人,其次是其子,再次是管理部门。一个显著的现实是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老人将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而其子则会变成第一责任人,如果其子不具备相关能力,就需要相关部门剥夺他的监护责任改为相关管理部门全权负责。其实思路是明晰的,所以下一步就应该按法规去做给老人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辰华245


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塔在路中间,如果按规定行车不会有影响,这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减速带!山区路段没人监管,只要开车的基本都超速,并且会在道路中央行驶。而这个路段附近居住着一位老人,老人的感官退化,反应迟钝,面对突发状况容易发生事故,而事故发生后,在一个没监管的地方大部分人会选择逃离,这样死了都没人知道……老人放置石塔就是想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波利鱼趣


很明显有沟通不到位的情况,老人住在公路旁,两旁都有建筑物,可想而知他经常要横穿马路,可附近见不到任何警示标志或减速设施,老人的本意是提醒大家这里经常有人活动,注意减速慢行,并不是因为寂寞而刷存在感,屡次三番出现同样的问题,交警部门却对根源视而不见,所谓的专业精神和人性化方面需要补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