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画押的由来

我们现在对文书契约上所规定的内容表示承诺,习惯上采用签名形式,这在旧时称画押。

签字画押的由来

宋朝叶梦得《石林燕语》云:“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名,以为私记。余见唐诰书名,未见一楷字,今人押字,或多押名,犹是此意”。可见画押,实是草书签名,表其私记。也有以代替签名的特殊符号或字来表示。

签字画押的由来

《唐书》云:“董昌僭位,下制诏皆自署名”,或曰:“帝王无押诏”。昌曰:“亲不署,何由知我为天子?”这表明帝王公开在诏书上签名画押。由此可见画押在五代以前的唐朝就已经通行。而《程之》则云:“押字之制,世以为起于唐韦陡五杂云,而不知晋已有之”。

签字画押的由来

可以认为,签名画押发端于魏晋,而通行于唐,五代之后,画押风不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