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散文)

日子在白天與黑夜轉換著,悄悄地在人們的不經意間,又一年的夏天就要來臨了,地球在自轉中,又要攆走適宜的春意,讓我們生活的地方變得熱情起來,大地上的植物深情地生長著,一片片綠毯裝點著城市和鄉村,散枝開葉的大樹,用綠蔭遮擋著城市的街道,城市街道上往返的人流,匆匆忙忙,大家似乎都不太在意立夏的日子到了,老祖先的精確計算,始終讓我們從心裡敬仰。

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散文)

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我不願春天快快離去,然而,時光的腳步總是那麼快捷,太陽和地球的親和力從不想人著想,人的意志必須緊跟大自然的恩賜,渺小的人在大自然面前只能是服從,把春天即將離去的傷感埋在心裡,盡情地欣賞自己所居城市小區的階前苔綠,與我相伴的,還有那暮春世界驚豔綻放的月季花,赤橙黃綠,吐著黃蕊,散出的花香經常引來蜜蜂的光顧,閒暇時,我留心觀賞,小精靈的薄翼閃動著,將刺插在花蕊中盡情吸吮花蜜,整個過程趣味橫生,我的心中也好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散文)

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散文)

農耕文明時期誕生的二十四節氣,使我們祖先把自己的細心洞察淋漓盡致的展示給了後來人,布穀鳥的叫聲,在過去幾千年裡,立夏日來臨之際曾經不絕於耳,這些與樹為伴的鳥兒,在今天的偏遠鄉村還能看到其影子,叫聲依然悅耳。而在現代化的都市裡,喧囂蓋住了布穀鳥的叫聲,古人“布穀聲中夏令新”的詩句,使人為之概嘆,不過,我所居住的小區濱水而建,每年的立夏日來臨時,在清晨,我都會打開飄窗,矚目那河邊的風景,紅紅的旭日映紅天際,河中的水清澈流動著,紋理細微,風兒吹起河邊的綠柳散飄著,布穀鳥的影子也諾影諾現,就是聽不到叫聲。紅色健康步道上,男男女女相向健走著,輕盈的腳步留痕在歲月裡,彷彿一腳跨過春天走向夏天,這使得我陶醉了,春夏之交的自然風景多麼呀!

倚在夏天的門框上(散文)

是呀,滿是詩意的風景,我身臨其中,有時會情不自禁的吟誦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蘇軾當年在杭州做通判時,初夏時節,遊歷西湖時所作。水景和山色,讓蘇是此時的心竟無比豁達,因此,而詩從心起,給後人留下了千古佳作。如今,每天的清晨,和蘇是有著同樣心情的我,時常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人有情,時光亦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