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全國近4000萬畝柑橘面積,是近幾年“柑橘熱”的瘋狂推動。

在這股柑橘熱中,前幾年我們把目光重點放在了廣西市場,但近兩年,憑藉頗具優勢的雜柑品種,四川柑橘熱瘋狂席捲,成為繼廣西之後最火熱也是最受關注的柑橘產區!

與廣東、廣西以及江西等多個產區是黃龍病、潰瘍病重災區不同,四川柑橘沒有黃龍病和潰瘍病這兩大病害,被譽為中國柑橘的淨土和希望之地。

從2016年開始,四川柑橘擴種明顯加速,目前柑橘總面積約600萬畝,是四川最大的水果種類。

但,柑橘熱的態勢遠超我們的想象。

有消息稱,未來四川將在樂山、安嶽、南充等地擴種500萬畝柑橘!按照目前四川柑橘已有600多萬畝的規模,屆時或將發展至1000萬畝以上。

瘋狂擴種下,隱患正在顯現。

今年,四川雜柑價格對半下跌。柚子更是慘淡,今年面臨了基本無人收購的情況,多個產區都只能大量填埋,然後就是砍樹。

很多人預測,四川的情況只是全國柑橘的一個縮影,之前預計的2020年前後才會出現的拐點可能已經提前到來,四川地區也未能倖免。

有人說,當下柑橘產業混亂是正常的,這個產業迴歸理性需要有個過程。

但我們依然不免憂慮:這片淨土和希望之地還能維護多久?四川柑橘產業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導讀:

一、600萬畝柑橘面積,是極不理性的狂熱發展

二、淨土之下:四川柑橘區的用藥、用肥特性

三、拐點提前來臨,2018年雜柑價格對半跌落,柚子爛市

四、四川柑橘火熱發展的背後

五、未來3-5年:亂象終將回歸理性和本質

600萬畝柑橘面積,是極不理性的狂熱發展

“全民柑橘”基本可以概括當下四川柑橘產業的火熱程度。先來看一組數據,2014年,四川柑橘面積約400萬畝,2017年600萬畝左右。從2014年以後到2017年,三年時間,四川柑橘擴種200萬畝,平均每年擴種面積在50萬畝以上。

目前,四川柑橘主要分佈在成都平原及川東地區,以眉山市、資陽市、成都市、南充市、內江市、達州市、自貢市、廣安市、瀘州市等相對較為集中。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雜柑類是四川柑橘的優勢品種,川內晚熟雜柑品種主要栽植區主要集中在眉山市、蒲江縣、彭山縣、樂山等地,這也是四川柑橘的優勢產區。現在其他地區如綿陽、南充、遂寧、自貢、資中等都在種。據瞭解,四川柑橘多是高接換種和引進晚熟品種(以不知火、春見、清見為代表)。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表 四川柑橘主要分佈區域以及面積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眉山柑橘以日本系品種為主,是四川乃至全國晚熟柑橘的主產區之一,也是晚熟雜柑品種最豐富的產區,以東坡區、丹稜、仁壽、青神等為主。據瞭解,眉山之前以臍橙為主,這幾年品種改良,愛媛、不知火等品種在眉山種植出來的口感在賣相、糖酸比等是最好的,其他地方種出來口感脫不了酸,所以這幾年這些品種有了快速發展。

據眉山市農業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眉山柑橘面積約92萬畝,其中,晚熟柑橘面積約為48萬畝,總產量約51萬噸,主要品種為不知火、青見、春見,新興品種包括大雅柑、沃柑、馬克鬥等。安嶽檸檬種植面積50萬畝,產量60萬噸,產值70個億。

目前,四川已形成“眉山青神碰柑”、“丹稜不知火”、“資陽安嶽檸檬”、“廣元鄰水臍橙”、“成都蒲江不知火”等特色柑橘產業帶。

根據近2年四川柑橘瘋狂擴種的態勢,預計未來2-4年,將是新栽柑橘大量投產的集中上市期。

保守估計,近三年四川柑橘每年以30-50萬畝速度在擴種。從近兩年開始瘋狂擴種,2016年大面積種植,2018年達到高峰期。四川新發展柑橘區主要在內江、彭山、仁壽、樂山、瀘州、南充、遂寧、綿陽、自貢等。種500畝、1000畝的多得很,基本是外來資本比較多。

擴種最瘋狂的地區如川北南充、遂寧,川南的瀘州等,擴種面積比較大,很多都是大田該種柑橘的。有些不太適合種植柑橘的地區也在種。

2018年,南充市將新建晚熟柑橘基地47萬畝。未來4年內,南充將新栽植100萬畝晚熟柑桔,實現晚熟柑桔栽植面積達到200萬畝。

據瞭解,在綿陽,今年苗木已經銷售了100多萬株,按照60株一畝地計算,新栽苗木1.7萬畝。

耕地面積已經飽和的產區如蒲江,許多當地種植戶到外地承包柑橘,不完全統計,蒲江周邊有15萬畝左右柑橘即將掛果。

眉山柑橘近幾年每年以3萬畝以上的速度在擴種,2016年底,眉山柑橘種植規模已經達到92萬畝,目前規模在100-110萬畝作物結構調整較大,據瞭解,眉山市東坡區萬勝鎮萬勝地區是農田基本保護區,是政府圈定的只能搞大田的區域,但是在5、6年前,開始改種柑橘,到現在幾乎全都發展成果樹了。到今年4月中旬為止,東坡區的擴種面積有2萬畝左右。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淨土之下四川柑橘區的用藥、用肥特性

1

黃龍病、潰瘍病的淨土,紅蜘蛛危害嚴重

對四川柑橘價格行情有潛在支持的因素的另外一點原因,就是四川黃龍病、潰瘍病相對還是淨土,省外疫區太多了,有些疫區大爆發,然後大面積的消亡和縮減,造成柑橘總產量大幅減產。

雖沒有黃龍病、潰瘍病毀滅性的病害困擾,紅蜘蛛是四川柑橘區的最大痛點,也是農藥投入中佔比比較大的。並且,相比雲南、廣西紅蜘蛛世代25代,四川紅蜘蛛發生比較猖獗,在眉山,有經銷商告訴筆者,這裡的紅蜘蛛的世代達到了27代。

當下,四川柑橘區防治紅蜘蛛還是以化學藥劑為主,使用非常頻繁。尤其是蒲江、眉山,據我們瞭解的情況,基本每個月都要打一次紅蜘蛛,一年下來打十幾次紅蜘蛛。

有經銷商在走訪下面零售店時發現,“有些零售店開的藥很恐怖,比如開7、8個藥,其中4-5個是防治紅蜘蛛的。”

一般用復配藥劑防治,阿維﹒螺蟎酯、阿維﹒乙蟎唑、乙唑蟎腈、乙蟎唑等。但是現在防治紅蜘蛛用化學農藥,越用越嚴重,根本防不住。眉山為例,殺蟎劑以乙蟎唑為主流,但是打不住。不少經銷商表示2017年新品已唑蟎腈也很難防治。

筆者從經銷商那裡瞭解到,為了防治紅蜘蛛,眉山有果園15天打3次防治紅蜘蛛的藥劑,間隔期短,投入成本高。

用藥頻繁等特點也成就了殺蟎劑的龐大市場。殺蟎劑是柑橘農藥中最能上量的品類之一,以眉山宏豐農化連鎖有限公司為例,在其農藥板塊,殺蟎劑2017年1000萬銷售額,佔整體銷售額的1/4左右。

在防治紅蜘蛛藥劑中,有一股清流礦物油。提起礦物油,就不得不提綠穎,這是礦物油中最早在全國推廣並且上量的一個大單品(銷售額上億)。在全國柑橘區基本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據瞭解,綠穎礦物油在四川經過六年的推廣,整體銷量翻了10倍。2011年,綠穎礦物油銷量不到50噸,2017年達到530噸,每年能保持至少20%的增長。

在安嶽調研時,筆者瞭解到在安嶽檸之戀農資經營中,綠穎銷量70-80噸。

植物油是近兩年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目前主要是當做助劑,配合其他藥劑使用。在眉山,筆者見到美國諾威特植物油的影子。

由於植物油剛剛推向市場,應用技術還不成熟,不少經銷商還沒有掌握應用技術,藥害也有出現。

2

老產區個別區域黑點病爆發

近兩年,四川柑橘老產區黑點病在個別地區大爆發。

據瞭解,在前幾年是沒有黑點病的,2016年開始,個別區域開始大面積爆發。安嶽是一直比較重的,自貢劉家鎮發生也較重。

黑點病的發生跟樹的老化有關。一般黑點病發生比較嚴重的都是老產區。新產區基本沒有。另外一點,跟凍害有關。病菌的寄生源是在枯枝上。如果頭一年凍害比較重,第二年枯枝就比較多,就容易嚴重發生。越往北走,越冷。因此川北一帶地區黑點病比較嚴重。

黑點病的發生會影響果實品質,安嶽檸檬黑點病比較嚴重。果面有沙皮病的與品質好的果子,價格能相差1-2元/斤。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3

用肥:從單質肥到複合肥,從低端肥到高端肥

四川用肥水平相對其他省份不是很高。但是隨著這些年作物結構的調整,經濟作物的增多,整體用肥結構和水平在發生變化。

總結來說是從單質肥到複合肥,從低端肥到高端肥。前幾年還是尿素比較多,現在是複合肥比較多,尿素比較少,市場份額大大縮減。

對於肥料廠家而言,進入四川的第一步,首戰眉山。因為是經濟作物區。是全國肥料的節約地,沒有你看不到的品牌。

但外省肥料企業在四川“水土不服”。在基層調研時,看到的基本都是四川本地肥料企業的身影,如美豐、川金象、新都化工,很少看到外圍的企業進來。也有一些外圍企業進入,但競爭力明顯不足,有些銷量下滑嚴重。有人說是水土不服,長距離的運輸成本,到這邊以後與川企相比,性價比優勢不明顯。

四川比較不錯的肥料品牌主要有金正大、川金象、洋豐、天脊、美豐、三寧、成都化工等。金正大在整個眉山整體銷量6000~8000噸。2017年川金象尿素在四川銷售了6萬噸左右,其中柑橘上銷量大概有15000噸左右,東波區、彭山的用量非常大,大概有6000噸,安嶽有2000多噸。

近幾年,四川用肥水平在慢慢提高,跟經濟作物越來越多有很大關係。一般的低端肥料已經不能滿足作物增產提質的需求了。

有機肥方面,市場整體還是比較混亂,低端劣質有機肥充斥市場。在眉山地區,筆者調研時瞭解到內蒙古紫牛口碑不錯,四川眉山禾欣生化有限公司萬洪波是紫牛在眉山的代理商,每年銷量近800噸。雖然價格現在賣到了3000多元/噸,一般45%的有機質賣1000元/噸,價格相差3倍。但由於有機質含量高,依然比較受歡迎。

拐點提前來臨,2018年雜柑價格對半跌落,柚子爛市

在2018年之前,四川柑橘價格一直處於高位,2017年,愛媛38地頭價10元/斤,耙耙柑8—12元/斤。不知火四川雜柑平均畝產3500-5000斤,所有農資投入品包括人工成本折算下來每斤1.5元—2元,不知火一畝地的盈利也在3萬元左右。

據瞭解,四川種植不知火的,20萬是低收入,40-50萬是正常收入。這個產業的收益可以說是很暴力了,如何不吸引大量的跟風者和外來資本進入?

1

雜柑:價格對半跌落

2018年,四川雜柑價格基本都是對半下跌。

據瞭解,今年不知火價格高的4-5元/斤,低的1-2塊多一斤,耙耙柑價格基本跌落過半,跌至3-5元/斤,差的價格在1.6-2元/斤。而相比2017年,愛媛38是10元/斤,耙耙柑8—12元/斤的價格。

由於今年價格低迷,很多果農惜售心理較重。在4月中旬,依然有一些果園還掛有未採摘的果子(主要是不知火),這個比例在10%-20%左右,眉山不知火未銷售比例達1/4。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4月中旬時,眉山1/4果園依然掛有未銷售的柑橘

2

柚子:大範圍爛市,價格震盪大

在四川不少地方瞭解到,今年的柚子就是沒價,扔的比較多,有地方不少農戶把柚子放在廣場,誰要隨便拿。比較嚴重的地區主要是梓潼縣等地(有7/8萬畝柚子)。

“往年柚子2塊多一斤,今年有的幾毛錢一斤,很多甚至根本沒有果商來收,多地出現了大量砍樹現象。沒人要的柚子,還要拉去垃圾處理廠去銷燬,賠的血本無歸。”在四川眉山走訪時,當地一個經銷商很痛心的告訴筆者。

“柚子的震盪很大,一般都是賠兩年錢然後賺一年錢。但是現在柑橘還沒有經歷這麼大的價格動盪。以後拼的是管理、品質。”

分析原因,一個主要是供需關係的問題,供大於求了;第二,柚子產區的品牌宣傳沒做好,沒有地域品牌;第三,品質不好,種出來的柚子口感差。有些氣候條件不適宜的地區也在發展柚子。造成生產出來品質極差,賣不上價。

3

檸檬:價格過山車,電商火熱發展

安嶽檸檬已形成了優勢產業帶,當地檸檬面積50多萬畝。2018年,檸檬價格是偏高的,地頭收購價在2元/斤。

2014年是檸檬種植的高峰期,近兩年面積趨於穩定。檸之戀人員告訴筆者,現在全國範圍內檸檬是供大於求的。目前國內每年檸檬的消費量25萬噸,而2015年的產量就達到了35萬噸。

“安嶽的檸檬價格跟過山車一樣,”據瞭解,安嶽檸檬價格這幾年的波動也是比較厲害。2017年1.8-2元/斤(地頭收購價),2013年10元/斤,2014年跌到3元/斤,2015年產量高,價格跌至0.5-0.6元/斤的低谷,2016年4元/斤,2017年2元/斤。對於檸檬種植戶來說,1.5元/斤是平衡點。低於這個價格,基本就賠錢。

安嶽電商平臺發展比較成熟。據瞭解,目前安嶽有200多家電商。在6、7、8月檸檬銷售季節,一天銷量能達到25萬斤,能走差不多5萬件,一般銷售季節平均每天2萬件。

4

價格跌落以及滯銷原因

1.供大於求。在全國範圍瘋狂發展柑橘態勢下,柑橘產量迅速增加,前兩年基本處於飽和,現在已經供大於求了。

以柚子為例,今年四川大面積滯銷,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第一,國內對於柚子的消費量沒那麼大,現在已經供大於求了;第二,一些地區零星種植,沒有形成產業帶,議價能力弱,在收購時,相比產業集中區,不具競爭力。

2.四川凍害影響果實品質。2017年12月-2018年2月,四川凍害嚴重發生,據瞭解,30%-40%比例是三級凍害,10%是四級凍害。導致果子品質下降。

3.受廣西砂糖橘低價衝擊

眉山宏豐技術總監馬永林認為,2017年廣西沙糖橘凍害造成柑橘品質降低、價格跌落,對四川柑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和衝擊。柑橘原來是感性的市場,將逐漸迴歸到理性。

4.惜售錯過了最佳銷售時機

2016、2017年柑橘價格很高。比如春見,賣到8-12元/斤,貨源相對比較少,利潤很豐厚。今年價格跌落至6元/斤甚至7元/斤時依然不賣,產生了惜售心理。錯過了很好的銷售機會。在4月中旬調研時,眉山不知火還有1/4沒有銷售。地頭價3.8-4塊多/斤,低的一塊多到2塊。

5.品質沒跟上

這點跟廣西類似,品種擴種速度跟上去了,但是品質並沒有跟上去。消費者體驗不好,高價和優質不相匹配。

這兩年,四川柑橘到處擴種,包括不適宜種植柑橘的地區也在發展,但是受氣候環境影響,種出來的品質不好。

6.柑橘產業深加工沒有發展起來。現在柑橘產業銷售還是鮮銷為主,深加工比較薄弱,如果深加工能發展起來,可能就不會大量出現今年四川、福建等地柚子填埋的現象了。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四川柑橘火熱發展下的農資縮影

四川農資市場有幾個現象,不同於其他省份。

很難跨越的二級代理。現在我們都在說去中間化,二級代理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存在了,但是走訪四川市場發現,基本都是四川平臺商——二級代理——零售店——終端用戶。跨越不了二級代理,這跟四川地域的複雜性有很大關係,有經銷商告訴筆者,基本平臺商的輻射半徑100公里左右,物流配送難,較高的運輸成本也造成了四川農資價格相對其他省份會高出一些。

沒有特別大的經銷商平臺。銷售額上億的經銷商幾乎沒有,也沒有像其他省份一樣重量級的平臺對全省形成壟斷。這點讓筆者走訪時深感詫異。但走訪下來發現,這個可能也跟四川複雜的地域環境有關係。

以眉山為例,4000萬以上經銷商有2家,是第一梯隊,東坡果業、眉山市宏豐農化連鎖有限公司;2000萬-3000萬是第二梯隊,這個梯隊的經銷商比較多,銷售額1000萬屬於第三梯隊,這一梯隊經銷商非常多。肥料銷售1000噸,在眉山排第5、6名,肥料銷售在1000萬以上的很少。

1

柑橘價格低迷下,經銷商生存艱難

“今年由於價格跌落,很多果農惜售,賣的晚,往年都該賣肥料的季節,還有很多果農的果子在樹上掛著。不施高氮肥料,少用了一道肥,並且現在很多果園直接開花了,要施高鉀的肥料,鋪貨沒有鋪下去。很多經銷商與去年相比業績是下降的。”

四月中旬,筆者在眉山走訪時,眉山市雙豐農資楊嬋告訴筆者,往年這個時候都應該開經銷商會了,但今年走貨不積極,還沒開,有不少庫存。

但儘管如此,這位年輕80後經銷商的銷量卻沒有減,比去年還增了一點。“這點我認為,歸功於這兩年,我們對產品結構的調整還不錯。低端普通肥賣的很少,常規復合肥不賣,都是高端的。因為用普通、低端肥料種不出來高價農產品。”

“市場越低迷,對我們要求更高。越需要好產品。今年市場低迷,用高端肥對果子品質提升明顯。價格會有優勢,一斤果收購價格會比一般的高出1元/斤。推廣這種產品才能讓經銷商持續發展。”

對於柑橘價格跌落情況,天津綠穎四川區域經理杜天才認為,“這其實也是我們的機會,這個機會點在於,四川柑橘利潤趨於合理化。會改變農戶的心態,當農民趨於理性時,他們選擇農資,會選擇效果好,性價比高的。而現在很多農戶心態,去零售店是拿最貴的,而不是最好的。”

農產品價格低迷,經銷商的生存更艱難,但同時要求也更高了。以讓農民增收為導向,產品更講究性價比,而不是純粹的賣農資了。

2

渠道創新:傳統渠道+大戶渠道

近兩年,隨著大戶逐漸崛起,四川很多經銷商都有兩套渠道體系,一個是傳統渠道,一個是大戶基地渠道。

眉山市宏豐農化連鎖有限公司做大戶渠道很強,主要是分區域來做大戶渠道。近幾年,大戶崛起,比如在彭山以及外市區域等,一些新興起來的大戶基地,零售商服務不了,2015年開始宏豐著手做大戶渠道,目前有8個人團隊專門服務大戶,總服務面積在2萬畝左右。

“大戶需要的是全程跟進,技術指導、規劃建園、栽培、生產、收穫等,”宏豐董事長陶豔告訴筆者,為了把這個事情做得更極致,宏豐自建了300畝柑橘基地。基本推廣出去的每個方案都是經過自己使用對比的。

更多基層拉動。前幾年,經銷商還不怎麼注重基層會議,現在基層開會的多了,農民對此疲憊。每個公司都在要求零售店組織農民會。從以前玩渠道,玩政策,到現在做基層,工作做的更紮實了。

“前幾年,我們還是趨向於開小型的農民會。但這兩年改變了思路,開大型的觀摩會,每年都會組織上千人的觀摩會。大型農民會轟動效應比價明顯。”這兩年,台州農資在柑橘區的基層服務也在調整。基層工作反覆做,堅持做,擴大影響做,這大概也是台州農資在四川銷量能夠穩定增長的構成因素之一。

3

營銷創新:有償技術服務

在四川走訪時,筆者瞭解到,四川眉山、安嶽等地都有經銷商開始做起了有償的技術服務,即技術服務收費模式。代表經銷商主要有檸之戀、眉山市宏豐農化連鎖有限公司。

2017年,在技術服務已經非常成熟之後,檸之戀開始嘗試技術服務收費,輸出標準服務技術,給果農做專業的技術指導,每畝收取100-150元的技術服務費用,第一年嘗試這種模式,收費服務檸檬面積6000畝。

影響用戶,並把用戶影響到極致。檸之戀在不同時期都開會,也要求下面的零售店開觀摩會,從而去影響用戶,把用戶影響到極致。

4

佈局全產業鏈

現在提到要做產業鏈的經銷商很多,在四川,筆者實地見到並採訪了幾個實踐產業鏈的經銷商。一個是安嶽的檸之戀,一個是丹稜的零售店——大雅生態合作社。

經銷商佈局產業鏈。2014年開始,檸之戀自建600畝鮮果基地,成立檸之戀果業,至此,檸之戀的全產業鏈佈局完成。探索產業鏈4年時間,檸之戀有了迅猛的發展,2017年農資銷售額8000萬,農藥4600萬,化肥銷量11000噸。“做檸檬產業鏈條,需要格局、人才,有無做好燒錢準備。”產業鏈的探索讓檸之戀的發展二次騰飛。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果業車間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檸之戀基地

零售商佈局產業鏈。經銷商佈局產業鏈的不在少數,但是零售商做產業鏈的,著實不多。在丹稜走訪時,天津綠穎楊書夢向我們推薦了當地的零售店——丹稜縣生生態源果業專業合作社。這個零售店的特別之處就是佈局產業鏈。“雖然僅是一個零售店,但老闆的眼界很寬,零售店有自己的育苗、農資、農產品收購和銷售。但是經常外出學習,幫助農戶找出路。最早引種不知火,是丹稜不知火帶頭人,丹稜地區的不知火能發展起來跟他有很大關係。”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生態源果業運營中心

5

企業創新:由生產廠家向服務平臺轉變

產品端,重視終端需求的變化,來研發產品。市場端,廠家開始向服務平臺轉變。

川金象從以前的生產工廠到現在轉型服務,是四川比較有代表性的轉型企業,並且目前來看,轉型比較成功。正如川金象.四川瑞象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雷珂所說的,“川金象定位自己是一個方案解決者,而不是一個銷售者。一定要走到田間地頭去,沉下去!”

“現在的營銷是技術營銷,我們定位自己不是賣化肥的,是賣技術的,以技術帶動產品銷售。”這就是川金象的理念。

2017年,川金象在柑橘區專門成立了東坡區彭山直銷區,即東彭特區,直接做零售店。在東彭特區,投入的資源等會多一些,包括人力、宣傳費用、開會力度。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打法。

2016年,川金象在柑橘直銷區做農媽媽模式。在東彭特區嘗試,這個模式就相當於一個返利模式。給零售商找很多分銷商,這個分銷商相當於農媽媽,由川金象廠家給農媽媽發工資。目前已在東彭特區發展60個左右農媽媽。

未來3-5年:亂象終將回歸理性和本質

有人說,四川是我國柑橘產業的淨土和希望。

因為這裡是全國唯一一個還沒有黃龍病、潰瘍病發生的。氣候原因,病蟲害發生要比廣西要少一點。就目前而言,四川柑橘的利潤率還是不錯的,有比較多不錯的地域品牌。

這片被譽為中國柑橘的淨土和希望之地,在今年遇到拐點之後,價格還會不會迴歸到高位?

是否還能繼續柑橘產業的輝煌?這片淨土還能維護多久?

1

理性對待價格回落,種出優質果是唯一出路

“今年,當地柑橘整體效益下降20%-30%!很多農戶都接受不了。”

在丹稜調研時,種植戶歐陽劍老師告訴我們,對於這種情況,很多農戶接受不了,但是他們做技術培訓時,會給農民算賬,做一個梳理。

愛媛生產成本0.5-1元/斤,大雅0.8-1.5元/斤,不知火高一些,每斤1-2元/斤。按照今年市場平均3元/斤的收購價格,不流轉土地的投入本錢不會超過1元/斤。對承包者來說,每年有50%的利潤,對不流轉土地的農民來說,有200%的利潤。如果拿去做投資的話,有15%-30%的利潤算是高的了。

有企業技術專家告訴筆者,“再等2年,我估計柑橘價格會跌到2元/斤以下,但是規模種植的成本不超過1.5元,一斤賺5毛錢,如果一畝地產5000斤,一畝地可以賺2500元,但是現在是暴利啊,農戶一畝地可以賺1萬塊以上。”

對此,建議廣大柑橘產業從業者,要接受這個現實,不要惜售,要換個角度去理解。

2017年耙耙柑賣10元/斤,這樣的價格屬於高消消費,價格迴歸理性的話,也有好處,成了大多數人都能消費的水果。“今年四川柑橘的價格平均在4-5元/斤,”有經銷商認為,這個價格在3元/斤以上,就比較合理。

今年價格回落,長久來看,也是必然的,原來柑橘價格高,消費群體比較窄,主要是高端群體。價格回落,消費群體更寬了。總體來說,價格不可能一直在高位,都是要回落的。

現在的情況是,不管有錢沒錢的都在建果園,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品質的都有,魚目混珠,有利潤就可以出售,想一直在高位賣高價,是不可能的。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2

未來機械化、規模效益果園將取代散戶

資本是趨利的,這幾年大量資本進入柑橘產業。動輒上千畝,以前是沒有的。從規模效益來講,外來資本進入農業其實是一種推動。

我們預測,在機械化管理的新果園形成市場和效益後,老果園會受到很大沖擊,很多都會被淘汰,淘汰的原因並不是技術差,而是規模效益。另外一方面,種植的人不足了,因為年輕人都不種果園。再過十年,現在這批老果農都種不動了,土地最終可能被集中流轉,成為機械化果園。

四川柑橘區散戶還是要佔70%-80%,但是現在大戶也在不斷的增加,因為以後的土地越來越集中,所以大戶的優勢也越來越大。

對於現在的散戶來說,歐陽健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認為,“現在果農唯一的優勢就是,把自己的果園種成優質果,該出手的就出手。將來的市場是優質果的市場,優質果銷路不成問題,只不過是價格高低而已。

但是如果是大眾果,爛市現象絕對是有的。”

未來柑橘以後還是要趨向於規模化種植,大的種植公司在機械化、標準化以及銷售渠道等方面相比散戶更有競爭力。

未來,在柑橘區,利於機械化作業的、有實力、有渠道的專業種植公司將會取代散戶。

因此,將來的新建果園,基礎工作必須做好,必須有利於機械化工作,優質化栽培,不要再搞密植園,因為人工是個大問題。機械化做得不好的,將來會被淘汰。

但是,在走訪過程中,筆者瞭解到,現在柑橘種植水平參差不齊,有許多的進入的外來資本,其實很多是不懂的,尤其是技術等方面非常不專業。並且盲目跟種很嚴重,根本不考慮今後幾年柑橘能不能持續發展。

四川柑橘產業如果要良性發展,第一,要控制規模;第二,選擇適合柑橘生長的地區,重點扶持優勢地區。選好品種,做好種植管理。現在四川柑橘品種多,但很多品種有一定地域性,不是種下去都能優質豐產的。

第三,優質果栽培,要多用有機肥。生草栽培,綠色防控為主。因為現在特別注重食品安全,朝著品質發展。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3

拐點提前來臨,價格迴歸理性是必然

結合目前四川柑橘產業狀況,其實還是很讓人擔憂的。

從擴種程度看,四川的情況一點也不亞於廣西。很多人在擔憂,四川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廣西。廣西柑橘產業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瘋狂擴種,在今年遇到了拐點,2018年遭遇滑鐵盧,價格大幅度跌落。

全國柑橘產業的上一個低迷週期是2008-2012年。當時從四川柑橘產業蔓延到全國,造成了很大影響,這個低迷週期持續了五年。

根據原來一些專家的預測,我國柑橘產業會在2020年迎來拐點,因為屆時很多新建果園進入投產期,價格在這之後會有一個理性回落過程。

不僅是廣西,包括四川在內,遭遇了去年年底的凍害,今年價格紛紛大幅跌落,原來預估的2020年才可能出現的柑橘產業拐點2018年提前來了。

而這次提前來臨的柑橘產業,會給四川柑橘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價格是會趨於合理化還是斷崖式下跌?還是會回到高位?這次拐點將持續多久?

天津綠穎四川區域經理杜天才告訴筆者,“這還很難去判斷,但是這個拐點週期會持續的比較長。並且未來柑橘價格會趨於合理化,迴歸到理性的價格。”

結合我們的調研,我們以為,價格回到高位的可能性不大了,因為現在柑橘的產量上來了,價格迴歸理性是必然。在現在混亂的市場中,品質好的永遠不會賣低價。

丹稜歐陽健老師認為,從發展勢頭和規模兩方面分析,未來2年柑橘價格還會繼續下跌。相比2015年,四川柑橘種植面積翻了一番以上。

亂象終將回歸本質,未來3-5年四川柑橘迴歸理性。

談到四川柑橘產業未來趨勢時,川金象.四川瑞象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雷珂認為,未來柑橘產業一定是真正懂技術、有資金實力的、有規模的群體來做的,其他的會慢慢被淘汰出局,退出柑橘產業。現在四川柑橘產業的亂象會持續3-5年時間,最終將回到本質,會回到理性,只是時間的問題。

結語:

在實地調研時,我們針對四川柑橘各個產區面積做了記錄,結合各地的官方統計數據,我們梳理彙總後發現,四川柑橘總面積已遠不止之前預想的500萬畝了,整體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600萬畝!這個數據可能跟實際會有些許偏差,因這兩年作物結構調整以及態勢,很難去精準的統計。但是,這足以說明:這兩年四川柑橘激進發展的狂熱態勢,震驚之餘,更是憂慮。

浮躁與理性,表象與本質,他們之間的過渡可能會有一個過程,但終將都要回歸,未來如何,我們會繼續守望。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600萬畝:狂熱下四川柑橘的農資縮影!

果蔬論壇參會,聯繫李老師:186387821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