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称IPO的通过率降至36% 对拟上市公司是场屠杀,你怎么看?

叶子


上周五(6月29日),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仅有1家企业通过。IPO通过率很低,很残酷。

叶檀说,通过率降至36%是对拟上市企业的屠杀。这是一种极端的表述方法,为了强调排队上市企业付出太多。呼吁说,监管部门一方面要从严,另一方面也要谨慎,屠刀之下,血腥四射。站在拟上市公司角度来看,低通过率的确是一种毁灭。

但就叶檀这类呼吁来看,还是过于主观,法规意识淡薄。好像IPO是想让上就怎么都能上,不让上就可以随便找理由不让上。

事实显然不会如此简单,不会如此粗暴。

如果说拟上市企业达到了各种要求,就是不给通过,那的确可以申述、可以讨伐,问题是:这些未通过的上市企业,到底有多少冤情?这种屠杀,是对股民的保护,那又有什么问题?

就目前低迷的股市,各种建言建议中,暂停IPO又逐渐多了起来,那如果暂停了,对拟上市公司而言,那无疑更是世界末日呀。

排队上市的企业不容易,受信息误导大量亏损的股民不容易,辛苦审核的各方也不容易,大家都在争相诉说苦劳的时候,谁来争夺长效的功劳,谁为资本市场更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说苦劳,远不如立功劳。

所以说,埋怨只是力量一方的表达方式而已,确不可一边倒地支持和同情。

有媒体做过盘点,A股上半年IPO,新股62只,比2017年上半年减少175只。另一方面,创新企业IPO提速,宁德时代、工业富联分别仅用22天、13天完成上会等待。

需要表明,主观地让过会率低或高,主观地暂停IPO救市都是不可取的。

完善股市制度的过程,就一定要让排队企业更规范、更负责、更能承担重任。不能为了排解堰塞湖而泥沙俱下。

另一方面,只要暂停IPO救市的声音还存在、还强烈,股市的定位和发展就一定还存在问题,需要相关方励精图治,排忧解难。


财经作家邱恒明


我们看到最近IPO通过率下降至36%。对此有些人认为,这是管理层呵护咱股市,故意放低了IPO的速度。但也有像叶檀说的过会率过低,股市失去了应有的融资功能,很多拟上市公司都无法登录A股市场。

不过,在我们看来,IPO通过率低一些是对A股市场有好处的,但有个前题,你发审委要好好的给我们股民把好这道关,如果说过会率低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上去了,那么这个低过会率也是值得称赞的。不要过会率么很高,上市之后业绩么又出现大变脸,弄得股民经常踏上次新股的地雷,损失惨重。

此外,我不管你IPO通过率是高还是低,A股市场不能只进不出吧,监管者把优秀的上市公司推向IPO,但同样也要让绩差的企业退出来,别只进不出,好的公司通过不了几个IPO,绩差的企业也退不出市场,整个A股市场,没有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在,这是A股的制度的致命伤。

还有,你IPO过会率高低这都没太大关系,但请别把优秀企业公司的发行价推得过高,早已透支了未来的投资价值,像当年的中石油,现在的工业富联,把发行价弄得过高后,二级市场只能是投机,没有投资价值,最后这些次新股票没几天又要跌破发行价,这是对咱股民的不公啊!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要融资,IPO不能少,而且IPO通过率高低不是问题关键所在,而是通过后的业绩别经常变脸,您发审委要好好替咱股民把关;别通过以后,只进不出,没有一个合理的退市制度,让股市处于鱼龙混杂的程度。更不要通过IPO后,发行价定得过高,都让咱二级市场上的股民去当接盘侠。IPO通过率高不高,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后面跟出来的一大窜制度问题没解决。


不执著财经


对有瑕疵的拟上市公司是屠杀

2018年前,发审委审核变严格的消息就已经搞得人心惶惶,而2018年一月的IPO通过率结果直接给拟上市公司当头一棒,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纷纷表示累觉不爱。

新发审委上任以来,一共审核了134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通过率仅约50%。而在今年1月的IPO通过率更是雪上加霜,IPO 49家只通过18家,通过率为36.7%。

三大问题为发审委关注重点

盈利能力薄弱。
财务数据异常。其中多是集中在毛利率、费用率,收入确认原则,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合理性等方面。
可能存在严重经营风险,证监会发审委要求广联环境说明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通过率骤降到底好不好?

站在投资者角度出发,发审委的审核变严自然是好事,可以从源头上过滤瑕疵上市公司,有利于净化资本市场的环境,改善资本市场的混乱局面。

站在拟上市公司角度,发审委审核严格程度猝不及防,要么百分之七八十的通过率,要么一下子变成百分之三四十的通过率。且虽然部分拟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瑕疵问题,但发审委通过率低就一定代表筛选出的上市公司好吗?根据发审委的关注重点,我们对于发审委的审核标准也不免产生疑问。与其说是在源头上帮助资本市场审核IPO的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合规符合上市要求,不如说还是围绕着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问题。


华尔街见闻


IPO通过率降至36%,意味着IPO审核趋严,否决率很高,即使属于财务指标达标的上市公司,也未必可以逃避否决的风险。至于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瑕疵的问题,更是大大提升了上市的难度,这对拟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也是一种包袱与压力。但是,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在核准制模式下,仍需要实质性审核,而只要趋严的审核与监管力度,才能够对上市公司起到一定的震慑影响,否则可能会对部分拟上市公司来说,可能会因此打开了任性上市的通道与契机,而IPO否决率提升,审核趋于严,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利于更好地对拟上市企业进行更好的把关。


郭施亮


中国股市缘何出现IPO堰塞湖。在于可以较为方便的蒙混过关。堂而皇之的来到资本市场。

IPO堰塞湖昭示的是资本对于资金和财富的追求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以前IPO过汇率一般在80%以上。高的90%。但现在有的时候零通过。新年以后是18过三。

分别是1月23七过一。1月24五过一。1月26六过一 新股过会率大跌。

上市等待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一旦临终一脚被否决上市。实际上就是功亏一篑。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事情。对于投行而已 也是巨大的损失。市场有投行入冬到调侃。

但是市场就是那么大 容不下那么多公司批量上市。只能优中选优。更别提自己存在瑕疵 本来就是东郭先生。希望蒙混过关。心存侥幸心理来的。被否决上市是应有之义。

IPO事关上市公司利益。事关投资者利益。事关股市健康发展

如果审核走过场。让诸多有瑕疵公司上市。是利益向融资者倾斜。投资者利益难免受损。如果审核回归本源。从严控制。那么利益向投资者倾斜。对于有瑕疵公司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打击。但对于优秀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意味着不要排队可以尽快上市。做大自己。

一件事情总会有正反两面的评价。不可能让市场所有参与者都满意。只不过是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会导致观点迥异。

笔者认为低过会率会成为常态。毕竟中国股市退市制度难以强势推进。在出口堵塞下。打开进口阀门不是明智的选择。进口强监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问题公司尽早退出市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IPO堰塞湖消除了。市场担忧心理自然降低 股市就会慢慢走好 投资者可以稍微乐观一点


杜坤维


2017年是我国资本市场IPO高速发展的一年,在这短短的一年当中,破天荒的共有400多家公司上市,如此密集、突击任务式IPO速度,实属罕见。


我国资本市场有两个堰塞湖,一个是IPO堰塞湖,另一个就是大小非堰塞湖,这两个堰塞湖就像两个定时炸弹一样,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破坏,很显然,解决堰塞湖危害的方法就是分流和泄洪,如何进行分流泄洪就有个把握度的问题,因为IPO和大小非这两个堰塞湖是互为辩证、相互制约,存在有因果关系的,就好比上下游两个即将蓄满水的水库,如果上游的水库突然泄洪加快,而下游的水库泄洪相应很慢,跟不上节奏,上游水库危机是暂时解决了,但无形间却把危机推向了下游水库,加大了下游水库的危险度,这种处置方法恐怕很难说是明智的。

事实上IPO的高速发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如再不更玄改澈,仍继续放任自流,一旦下游的大小非堰塞湖决堤,介时洪水泛滥成灾,对不堪重负的A股市场有可能是灾难性的,2015年的武断暴力拆除杠杆失控造成的后果有目共睹,要不是最后国家动用各方面的力量以几十道金牌竭力拯救,其后果还真不堪设想,我想这样的事件监管层肯定不希望再次看到。
我认为辩证地看待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不能为了IPO而IPO,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和A股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否则任务完成了,拟上市公司集体狂欢了,但A股市场却被压垮了,中小投资者血流成河,亿万家庭血贫如洗,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血液都流光了,还谈何输送支持实体经济?


斌哥184160445


如果通过率降至零才是正常的!说拟上市公司通过率低至百分之三十六是对拟上市者的《屠杀》,这是耸人听闻之论!理由“1上市频率太快!已经供大于求!,该退市的滥公司不少,一直赖在市里没退出!2,因为市场是人为的,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社会有机的《自我平衡》的大系统,应该有它《新陈代谢》规律,方能维持自身稳定与活力!所以必须同时《执行退市》,方能正常lP0,退市规矩实施之日才是|PO正常执行之时!只吃进,不吐渣是畸形怪胎!这也是A市长期熊罴世界下流,与高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极不匹配的根本原因。


杨长河69028641


IPO通过率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1、监管层提高了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明确表示不欢迎有业绩地雷的公司在A股上市,更加欢迎好的公司在A股上市,主要还是为了能够让好公司在A股能够更容易的融资,帮助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

2、过会率降低的一大原因还在于能够还A股一片清明,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主力“割韭菜”。对小散户的拳拳爱护之心,都摆到了明面上。

所以说IPO过会率降低在短期可能会对新股造成一定的打击,但是反过来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过会的新股,我们是不是投资的时候会更放心?

故而,我完全不能理解“IPO的通过率将至36%,对拟上市公司是场屠杀”这句话的用意何在,在我看来,其心险恶,昭然若揭。


小丫小疯子


此说法没有道理。一个企业能否上市,与能否生存没有必然联系。如果一个企业不上市就生存不了,说明这个企业本来就应该死去。股市的主要功能不是专门去救济那些濒临死亡的企业的。股市有融资功能,但是融资是鼓励和支持那些新兴的,富有活力的产业。让他们获得更快发展,以回馈社会和投资人。股市融得的资金,是扶植优秀企业,不是扶贫,更不是杀富济贫!IPO速度要根据能够入场资金的数量进行调节。不能为加大融资额而疯狂IPO。疯狂IPO对中国股市造成的巨大危害,早已暴露无遗。


别管我从哪里来


第一:叶檀做为一个知名学者,说出这样的话,非常外行,不过也不能怪她,她是学历史出身,不懂经济,可以理解。

第二:IPO趋严是好事,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来,垃圾股成堆一直饱受垢病。IPO趋严,净化了A股投资环境,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什么叶檀看不到这点呢?

第三:美国股市开创二百多年来,达到上市要求的优秀企业何止十万,但目前主板也就三四千家上市公司,就算在最困难的“次贷危机”期间,美国也没有加大IPO,反而减少IPO,为什么呢?为了让股市涨,让股民有钱,有钱才能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第四:股市融资重要,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企业一定要上市融资才能发展吗?非也,华为,老干妈等等优秀企业,没有上市融资吧?不也发展的很好吗?反而,很多上市的企业不干正事,拿着融到的大笔资金,到处炒楼,推高楼价。这样的企业,上市融资又有何用?(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股共有1676家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说的直白点就是炒楼,占比47.6%。合计房产市值近万亿元)

最后,想告诉檀女士,股市不能只有融资功能,股市最主要的功能:让老百姓通过股市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