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精制普通纪念币(以下简称精制币)发展到今天 ,已引起许多高端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同时一些普通收藏爱好者仍困惑着,精制币价格是不是很高了,未来还有没有发展空间?我想说精制币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一、从精制币的自身优势看。

1.制作精美,工艺独特。精制币多是合金制成,材质坚硬,制作难度大。同时运用镜面、喷砂、防伪等先进工艺,使得每一枚精制币都成为一幅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2、属性权威。精制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国家名副其实的法定货币。人民银行的权威性众所周知不必多说。其发行行为的严肃性表现在:一是发行题材的严肃性,每上一个题材都要有专门的组织审议确定;二是发行品种的严肃性,每年只两三个品种;三是发行量的严肃性,两万枚的发行量基本确定,偶有变化范围不大。四是法律保障的严肃性,制假贩假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3、发行量小。物以稀为贵是收藏界一个永恒的法则。区区2万枚的发行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若大的收藏群体来说简直是凤毛麟角。

4、无库存。因发行初期没有实现自身价值,发行部门都作为垃圾处理给各大经销商,现在根本没有库存,将来全面上涨没有后顾之忧。

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二、 从精制币的成长历程看。

精制币从84年建国35周年开始正式发行,除了宁夏、广西和六运会没有发现精制币外,其它品种都发现精制币或精制样币04年前精制币不被人识,市场偶有出售,价格很是低廉。当时大珍之一精制内蒙才100多元。0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网上以回答收藏爱好者一封信的形式正式公开了精制币的存在及与普制币的工艺差别,从而掀起了收藏精制币的热潮。到了06年,精制朱德才30元、羊260元、敦煌85元,早期品种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而现在朱德350元、羊1000元、敦煌500元,早期币已经是几万元了。这里面少有炒作成份,许多品种的价格上去就下不来。现在精制币被《中国集邮报》、《钱币报》、《中国钱币杂志》和《建设银行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导,北京孙克勤先生又先后两次出版精制币图录,这些都将对精制币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三、 从邮币卡的成长历程看。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邮票已经走向末路,但其精品仍然保值增值。发行量2万枚的爱科学小型张市价已是6600元,发行量500万的猴也是4500元以上了。二版纸币已是高不可攀,三版纸币的精品价格已上万元,估计存量50万的平版水印5角已是450元。四版80年50元存量无数,价格却是850元。它们存世量大都比精制币大,可价格就是上去了,难道具有这么多优势的精制币就会总是现在的价格吗?

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四、说到精制币未来的发展,就不能不剥析阻碍发展的两种错误观点。

1.玩精制币的人太少,精制币没有发展。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否则就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04年收藏精制币人数估计1000人。08年孙克勤先生出版精制币图录发行5000本,现在已售出4000多本,购买者有的是精制币爱好者,有的不是但将来可能会是,同时也有很多精制币爱好者没有购买,这样粗略估计精制币爱好者现在有5000人是保守的。收藏普制币和纸币的上百万,他们都是收藏精制币的潜在群体,所以说将来玩精制币的人不会少。相反,这种错误的观点恰恰说明了精制币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2.金银币是贵金属材质,且量和精制币差不多,精制币没有理由涨过金银币。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仅用一个市值问题说明把两者相提并论是错误的。市值就是一个品种发行量和发行价(或市场价)的积。金银币的市值与精制币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拿发行量2万枚,发行价2000元的一个金币品种计算,市值就是2万枚×2000元=4000万元。邮票也是如此,一个小型张发行量一般1000万套,平均每套5元,就是5000万的市值。这只是一个品种的市值,它们每年可是要发行几十个品种的。而一种精制币一般发行2万套,单价20元,市值才40万元。对稍有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一个人就能把精制币某一个品种全部买下更甭说少量参与收藏了,而面对金银币百分之九九的人都是穷光蛋。所以说只看到金银币材质优势而没看到精制币收藏属性优势是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

最后还是用个假设来给大家构建一个想象空间吧。

浅谈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发展空间

假设现在全国13亿人中有1000个新人喜欢上了精制币并每人投入1万元 (这是一个太可能实现的假设了) ,那么进来的资金是1000万元。假设精制币的一个品种是100元\枚,装帧2万套,全部同时流到市场上来(这种假设根本不可能),那么总市值是200万元。这进来的1000万就可以吃光5个品种。假如每个精制币品种的市场可流量为五分之一 (这个假设都不见得能达到) ,那么这1000万就可以吃光25个品种。从96年至今共发行36个品种,可容纳资金不足2000万。朋友们可以想一想,这样的供需矛盾是多么的激烈,解决供需不平衡唯一的办法就是价格上涨。这才是进来1000人的假设,要是进来5000人呢,他们都投入2万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