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因為家學淵源,從小一直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到現在有幸一直從事收藏的生意,算是樂在其中。也得到過不少前輩的指點,常聽到長輩們談論一些行裡的舊事趣聞,自己也有一些經歷,挑些饒有趣味的記錄下來和朋友們分享。

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清朝的頂戴花翎

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古玩夜話”收藏的清代鎏金頂子

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故宮博物院所藏“翡翠翎管”

先說個「翡翠翎管」的事吧,翎管是清代特有飾品,是清代官帽頂珠下用來安插翎枝的,材料多種多樣。在北京王府井北口的西南角,有一個懋隆工藝品店,其實這就是北京文物公司的商店,一直就有。

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懋隆”就在外文書店北邊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經過文革之後,中國剛剛允許私人買賣物品,文物商店就是也收東西也買東西,由幾個老師傅來掌眼。這一天,店裡來了個年輕人,進了店就說有個老物件,看看能不能收,說著便從兜裡直接掏出一個綠色的翎管。老師傅接過來一看,這個翎管湛青碧綠的,水光足的就像秋天的湖水一樣。幾位老師傅都接過來仔細研究了一番,這幾位都是49年之前就開鋪子的老行家,見多識廣,“世上有水頭這麼好的翡翠嗎?”“一點柳沒有呀!”“顏色太勻了!”……幾位商量完之後,便和這年輕人說:“小夥子,這是翎管,是老東西,不過可惜,是料仿翠,料就是玻璃,老料仿的,你看10塊收怎麼樣?”那時候10塊不少了,這個年輕人估計也沒打算要賣多少,覺得合適就賣了。等又過了幾個月,那時已經開放外國人來京旅遊,一個香港作古董生意的陳姓商人,來到王府井懋隆,看到這個翎管標價100元,非常綠,【據說成色好於八一中學出土的那個翠板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首博看看。還有再補充個題外話,以前沒有說什麼冰種的,老師傅用那玩意墊桌子腿,根本就不是上檔次的翠。】,仔細看了看,覺得應該是料的,“哪有那麼好的翠呀,應該是仿的”和老師傅們想的一樣。只是覺得反正是老的,不妨買回去,萬一有需要配的也好,這個香港商人就把這件“綠料翎管”買走了。諸位看到沒有,這買的賣的都當是玻璃的,這裡面都在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做判斷。後來這個商人回到香港,幸好還不是很死心,有疑問,就請珠寶鑑定做檢查,結果大家估計已經猜到,萬里挑一的極品翡翠!

古玩軼事:撿漏兒“翡翠翎管”

筆者:古玩夜話

本人出生於古玩世家,收藏之趣從小體會,這裡面的規矩、掌故也知道的不少,關注“古玩夜話”,聽我慢慢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