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艱難,手付通投奔「末路困獸」新力金融

IPO艱難,手付通投奔“末路困獸”新力金融

7月11日,新力金融(600318. SH)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擬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並更換重大資產重組標的為收購手付通(833375. OC)100%股份及新宇合創不低於63.08%的股份。

新力金融稱,最遲將於9月12日公佈收購方案。

手付通IPO艱難

手付通主要從事網絡銀行IT解決方案,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託管服務,手機支付平臺、直銷銀行、O2O銀商平臺等創新互聯網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應用。

2017年年報顯示,手付通營業收入3413萬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43萬元,同比增長13.62%。

年報顯示,手付通僅網絡銀行雲服務業務就實現了3036萬元收入,佔比88.94%。

2017年6月30日,手付通公告啟動IPO工作,與保薦機構中郵證券簽訂了輔導協議。

根據深圳證監局公佈的信息,中郵證券分別於2017年10月25日、2018年1月25日、2018年6月4日出具了對手付通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公司也未發佈終止輔導公告,意味著手付通依然在正常接受上市輔導。

年報顯示,手付通2015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853萬元、3174萬元、3413萬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07萬元、1578萬元、1828萬元。

即便是申報創業板,此業績水平也與標準相差甚遠。

2018年7月6日,手付通發佈公告稱,擬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此時擇機將公司出手,也是個好出路。

新力金融末路困獸?

新力金融原為巢東股份,由水泥主業轉型類金融業務後,一直謀求拓展主業。主營業務包括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融資租賃和P2P網貸信息中介服務。

雖然新力金融曾按計劃收購了當時第一大股東新力投資持有的五家類金融公司股權,但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標的企業盈利能力出現下滑。

在P2P平臺不斷爆雷的情形下,新力金融旗下網貸平臺德眾金融還在近期爆出逾期問題。此前媒體報道,德眾金融P2P平臺出現多個逾期90天以上的項目。

2016年9月8日,新力金融擬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海科融通100%的股份。後者主要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擁有全國範圍內經營銀行卡收單業務的從業資質。

此次交易價格約為23.79億元,其中,以每股21.49元的價格發行股份8435.20萬股支付18.13億元,支付現金5.66億元。

2017年12月底,新力金融決定調整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撤回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申請,全部改為現金收購。

即便如此,2018年3月26日晚間,新力金融發佈公告,由於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對方的意見,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不再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海科融通全部股權。

此前,新力金融擬收購微創網絡,但由於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經協商終止合作。

如今,新力金融稱將發展“金融+科技”和“為農金融服務平臺”。

新宇合創主要為國內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以銀行核心業務應用系統為基礎的軟件開發和運維服務。2017年10月,新宇合創在證監會披露了招股書,稱擬登陸創業板。

收購手付通和新宇合創兩家擬IPO企業,恰巧彌補自身短板,然而能否使新力金融力挽狂瀾,目前評論還為時尚早。

(部分內容來源中國經濟網、每日經濟新聞、金三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