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也被爆抄襲 網文IP爲何成抄襲重災區?

《扶搖》也被爆抄襲 網文IP為何成抄襲重災區?

搜狐娛樂訊(莊自修/文)由楊冪、阮經天主演的《扶搖》正在熱播中,該劇因為“大IP+流量明星”的配置,一開始被寄予很大的期望。誰料首播不利,播出至今,收視率一直徘徊在0.6左右,口碑評分僅4.7,除此之外,其前六集劇情還深陷“抄襲”風波。

近年來,被指抄襲的電視劇不勝枚舉,其中包括《甄嬛傳》《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等,不難發現,網文IP是抄襲重災區,而諷刺的是,涉嫌抄襲的劇大多都熱播,且名利雙收,而被抄襲的作品,大多寂寂無名,且維權困難。

針對這種現象,業內編劇認為,網文IP商業化、平臺監管不力、寫手沒有職業道德等,是網文IP抄襲的幾大主要原因。

《扶搖》也被爆抄襲 網文IP為何成抄襲重災區?

熱播IP劇十有八九涉嫌“抄襲”

網文IP成抄襲重災區

《扶搖》從開機到播出,一直深陷“抄襲”風波中。先是海報盜用某插畫師作品,被原作者逮住,掛微博示眾,製作公司不得已,通過賠償和邀請原作者參與制作海報,才平息了此事。緊接著,《扶搖》預告片又被指與《楚喬傳》高度相似,未播先惹爭議。等到播出時,#《扶搖》抄襲#的話題更是愈演愈烈,爭議最大的是它前六集內容框架“撞了”《哈利波特》,值得玩味的是,據悉《扶搖》原小說並沒有電視劇中的前六集內容,而改編該劇的編劇又剛好看過《哈利-波特》,這些證據讓很多網友不得不多想。

《扶搖》也被爆抄襲 網文IP為何成抄襲重災區?

被指抄襲,《扶搖》並非獨例。相反,近幾年熱播的IP劇,尤其是古裝玄幻IP劇,幾乎都曾被爆有抄襲嫌疑。如趙麗穎、林更新主演的《楚喬傳》被爆抄襲《斛珠夫人》《紫川》,抄襲的情節高達17處;唐嫣、羅晉主演的《錦繡未央》被爆抄襲200多本書,更是在“中國首屆燧石文學獎”中,被頒發了以嘲諷“抄襲”而設立的“白蓮花獎”;楊冪、趙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爆抄襲網文《桃花債》;就連《甄嬛傳》也未逃脫抄襲嫌疑,被人舉報抄襲了《冷月如霜》、《寂寞空庭春欲晚》、《斛珠夫人》等10多部小說,晉江網站曾對其作出“公然違規,向被抄襲者道歉”的決定。

《扶搖》也被爆抄襲 網文IP為何成抄襲重災區?

抄襲作“名利雙收”將拍第二部

被抄襲原作維權路“道阻且長”

涉嫌抄襲的作品,雖然一旦被發現,就如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但在利益方面,對它們好像沒有實際影響。相反,很多劇該播還在播,該火還在火,抄襲的作者簡直可以用“名利雙收”來形容。甚至,有些劇還準備拍第二部!

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視劇收視率第一,直至今日的網絡播放量近500億,該作品還被拍成了電影,在當時,這個作品可以說是“火到了四海八荒”;《楚喬傳》同樣收視不俗,網絡播放量也近500億,還火到了國外,據說這部劇要拍第二部;《甄嬛傳》收視口碑雙豐收,孫儷還憑藉此劇獲18屆“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獎提名;《錦繡未央》則更誇張,被爆抄襲200多本書,幕後製作方依然打算拍攝第二部!

相比抄襲作者的“名利雙收”,被抄襲的作者們狀況就有點虐。一方面,對比抄襲的作品,被抄襲的作品卻大多未能影視化,而且名氣大不如抄襲的作品;另一方面,在維權道路上,也是“道阻且長”,等到審判下來,抄襲的劇也播完了,錢也賺夠了,相比維權花費的時間、精力,被抄襲的作者們能夠得到的賠償實在有限。據悉,目前《九州-斛珠夫人》作者蕭如瑟狀告《楚喬傳》原著作者以及劇組成員、《錦繡未央》被11位作者聯名起訴等10多起案件仍在審理中,還沒有出結果。

對此,編劇汪海林表示,維權的難度主要在於“法律在這方面的規定不是很細,它需要文學方面的專家進行鑑定,而網文量大、如何界定、鑑定費用高等因素,都是維權的困難。”

網文IP商業化成抄襲主因

網文平臺、製作公司難辭其咎

每年生產的電視劇數量龐大,為何偏偏網文IP會成為抄襲重災區呢?編劇汪海林認為,網文IP數量龐大,大多又是由一些原創能力並不行的寫手在寫,“他們沒有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非職業化的網文寫作都是業餘創作,所以當一個好的作者出了作品,就會有大量的模仿文出現。”不同的是,從前在網絡上寫作,大家講究的是直抒胸臆,不牽扯經濟利益,所以即使有抄襲行為,也夠不成真正的版權意義上的侵權。而近年來,隨著網文IP的商業化,創作者的維權意識逐漸提升,才會爆發出各種維權案。

編劇餘飛則從寫手角度分析了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大部分IP都是網文,而網文作者水平參差不齊,日更任務又很重,作者有時候被逼得絕望的時候,有可能會產生僥倖心理,先‘借用’一下別人的東西。其實傳統文化、劇本創作領域也有抄襲現象,但因為網文體量實在太大,相比之下就顯得抄襲者絕對數值比較高。”再者,“網文因為借前幾年IP爆炒的東風,價格提升幅度比較大,這也會導致一些作者鋌而走險,即使沒有天賦也要硬抄他人拼湊的作品炒紅了賣大錢。加之,網文同質化嚴重,也會導致互相之間似曾相識的感覺。”

關於抄襲,抄襲者難辭其咎,在編劇汪海林看來,網文平臺版權管理、製作公司也脫不了干係,“他們吃相太難看,不管作品是不是抄襲,都會買,都會拍!”

還好,雖然維權路“道阻且長”,但很多被抄襲的作者們選擇邁出這一步,他們不僅網上發文維權,同時還提起公訴。另一方面,針對影視劇抄襲、網文抄襲等現象,去年,國內第一個影視著作權專家鑑定委員會正式成立,它由26名專家組成,主要任務是接受法院委託鑑定比對影視著作權抄襲案件,維護知識產權的合法權利。當然,汪海林認為最重要的是“被侵權的人要站出來,他不站出來別人沒法替他維權,這是維權的基本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