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子——蜂窝煤炉子

我曾写过一个关于蜂窝煤炉子的小杂文,随手发出去了,可自己到没留个底子,丢了。

“民以食为天”我的童少年时代家里造“天”的家什还就是这蜂窝煤炉子,我还是得说说它。

我记得我丢掉了的杂文的标题叫“熟悉·陌生”,熟悉,是讲天天接触,妈妈用它造饭烙饼,炒菜熬汤,煮粥煎蛋,十几年做出过多少顿美餐,应该是太熟悉了,那陌生呢?是指别看家家都用这蜂窝煤炉子,孩子们看着妈妈天天用它做饭炒菜,可很多孩子确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没有把这小小的炉子当回事,所以对它又感觉陌生。

造饭的设施没少见,从农家院儿那灶台风匣连队伙房里那吹风机大锅台到高档餐厅后灶那“吱吱”作响的气炉咱都看到过,可大院儿里各家用的还就是这不起眼的蜂窝煤炉子。

现在造饭的工具媒介那是很多了,任由你随便选,天然气炉,煤气炉,汽油炉,电磁炉,微波炉数不胜数,可那时没有,你就得使这烧蜂窝煤的小铁炉。

我想那年代北京各部队大院里的住户可能都使用这炉子,反正后勤学院里的各家都是用它。

这小炉子的优点是,安全,无烟,平时不用烟囱,体积小不占地方,随时可以“封火”随用随时可以打开,蜂窝煤好存放。

圆形一个铁炉身,下面一个带门的小风口,四块耐火材料制成的半圆形瓦片下在炉身的圆孔中对成一个圆,一个炉箅子在风门的上方隔住那耐火材料,炉身最上面是块生铁的四方炉盘,那蜂窝煤是用碎煤在模具中压成约十公分厚的圆块儿,每块煤上都有规律的压出十几个溜圆的透孔,初次使用要在这对成圆形的耐火材料中放入引火煤,它的压制材料类似木炭易燃,再在引火煤上放上普通煤但要记住要让煤块上的孔孔相对,一定要有个铁制的炉棍子(可能有人只知道炉钩子)用它捅一捅那堵塞了的孔孔,这时就可以在院子里引火了,因为引火煤冒烟所以不能在厨房里引火,用一个铁质的小烟囱放在蜂窝煤上面拔火,这时可以在炉箅子底下放上破报纸马粪纸(都那么叫不知是否真是马粪做的)一根洋火就点燃了,那纸燃着了引火煤,引火煤又引燃了上面的煤块,成功了,不用火时可以关上风门盖上炉盖或坐上一个铁壶,这样煤燃的很慢基本上可以维持一天,用的时候打开风门,再放上一块煤孔孔对准通透,用一块木板(我们叫它煤板)往下一压,就可以做饭炒菜了,只是它的火没有其他炉具那么强硬,噢!说了这一大长串,像是蜂窝煤炉具说明书,那些大一些的尤其是女孩子在家做饭的肯定比我熟悉多了,我只是总是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拿回几个地瓜来洗净围着炉盘摆上那么一圈儿,用铁锅那么一扣,你就等着吧,慢慢的慢慢的这厨房里,这楼道里,这整个楼门儿里都飘散着那烤地瓜的香味儿,啊!不行了,馋死我了。

忘了这买煤是怎么预约了,那时没有电话,好像是在院儿门口的传达室留个条子注明几楼几层哪家要多少,到时那平板三轮就给送来了,师傅一块大木板几趟就给你搬到凉台上去了,我们也跟着忙活弄个小黑手小黑脸。

妈妈十多年就是用着小炉子做着我们的家常便饭,现在几乎看不到了,那时家家都有,想想还是那么的亲切,尤其是想起那烤地瓜的香味……啊!垂涎了。

文:黑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