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原世紀環保行」山丹:焉支山民「下山」,山增綠民增收

「陇原世纪环保行」山丹:焉支山民“下山”,山增绿民增收

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 通訊員翟繼宗

捨棄山地、拆掉圈舍,在焉支山深處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山丹縣陳戶鎮周坑村村民周全紅,2005年“下山”搬進了安置小區的樓房裡。

“孩子上學,平時看病啥的都很方便。”周全紅樂呵呵地說,道路平坦、廣場休閒設施完善,這是山裡面比不了的。

去年,周全紅又重新“上山”。不過這一次他有了新身份??封育區護林員。有時騎摩托車、有時步行,拿著自制的“狼牙棍”,周全紅每天都要去巡山。

「陇原世纪环保行」山丹:焉支山民“下山”,山增绿民增收

山丹高坡造林區2017年春季造林點(資料圖)

「陇原世纪环保行」山丹:焉支山民“下山”,山增绿民增收

今年入夏時節的山丹高坡造林區。

周全紅說,自打下了山,山坡上的草木一年比一年好。

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是山丹人民的母親山。周全紅原來在山裡的居住點叫柴塘,距山下居民點大概3公里,全是土路,要是雨雪天根本出不了山。村民祖輩在山裡種地、放牧,生態環境逐年惡化。從90年代開始,因教育、就醫、道路等問題,村民逐步開始搬遷,2006年全部搬遷完畢。

“從2002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對山裡遭到破壞的環境實施恢復。”山丹縣林業局副局長何修仁介紹,去年,縣上緊抓山水林田湖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淺山區植被恢復與保護項目機遇,在柴塘點實施人工造林1100畝,封山育林1萬畝。目前,柴塘管護區植被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

何修仁介紹,山水林田湖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淺山區植被恢復與保護項目分三個年度實施(2017年至2019年),建設任務為完成人工造林3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其中,2017年建設任務為完成人工造林0.5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2018年建設任務為完成人工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0.5萬畝。目前,頭兩年任務已全部完成。

和周全紅一起被聘為護林員的村民,在焉支山3個管護區共有護林員5人,還有許多臨時管護員。何修仁介紹,保護區面積大、海拔高、路況差,保護巡查任務艱鉅,將原來山裡的村民轉聘為護林員和生態管護員,不僅能為其增加收入,還能緩解管護人手緊張的問題。

在地處大馬營鎮中河村的高坡管護區,2017年的2450畝和今年的2800畝人工造林區林木長勢良好。村裡有10人被聘為管護員。

“從3月份開始參與整地、造林、灌水、養護管理等工作,幾乎每天都來,最高時工資為120元。”今年58歲的中河村村民曹松說。

曹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他一樣,參與造林、後期管護、當護林員的人都是來自本地的村民,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該村的貧困戶。

“每天100元到120元不等的工資對於老百姓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林業局副局長何修仁說,這是把造林綠化與生態脫貧工作相結合,有效帶動了周邊貧困戶200多人增收致富,加上臨時用工,累計增加收入840萬元。

生態環境好了,村民們依託好生態也鼓起了錢袋子。“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很方便。再加上到合作社打工,土地流轉租金和未來分紅的收入,以及依託焉支山旅遊發展服務業,貧困戶的生活越來越好。”中河村黨支部書記曹模介紹,生態環保恢復不僅讓環境更好,還讓村裡人增收致富,一舉兩得。

通過兩年來的大規模造林及封育,祁連山水源涵養區淺山區植被恢復與保護效果特別明顯,林草植被逐年增長,林草綜合覆蓋度達到85%以上,水源涵養能力明顯提升,河流來水量逐年增加,達到了山體修復和環境改善共贏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