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的隱蔽戰線之傳奇蕭德宣

黃百韜兵團被包圍在碾莊後,做困獸之鬥,戰鬥打得異常艱苦,華野部隊逐個村落、甚至逐房逐牆地進行爭奪,有些陣地都是幾次易手,華野攻擊部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就在此時,剛剛配屬黃百韜兵團的四十四軍一五零師少將師長趙璧光陣中投誠,主動放棄碾莊正面前板橋和碾莊車站的所有陣地,為解放軍攻佔碾莊核心陣地閃開一個缺口。這是由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鍾期光和聯絡部副部長徐宗田指揮的由第四四九團團長蕭德宣唱主角的一場精彩的戰鬥。

淮海戰役中的隱蔽戰線之傳奇蕭德宣

蕭德宣的經歷頗具傳奇,他原名蕭仲勳,也是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中的中共地下特別黨員。1939年,在國民黨軍一九三師任副團長。同年5月10日,根據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的指示,蕭仲勳在在河南內鄉發動該團三百多人舉行了反內戰武裝起義。國民黨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調重兵“圍剿”。起義失敗,蕭仲勳負傷逃脫。後根據李先念等人的指示,蕭仲勳被派到四川老家開展革命活動,到了重慶後即投奔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被任命為中校副團長,負責在四川招募新兵的訓練。1940年3月,蕭德宣率新兵團開往前方戰場的途中,又巧妙地抗擊了日本侵略軍的“掃蕩”,深受軍長王澤浚的賞識,被調到主力部隊六十七軍任副團長。由於該團駐防地區緊靠新四軍第五師,蕭仲勳又和新四軍恢復了秘密聯繫並繼續潛伏。在保衛湖北大洪山抗日根據地的東南麓青峰山一戰中,他代理團長率隊與新四軍聯合作戰,重創日軍,打出了川軍的威名。王澤浚對其更加器重。後來湯是恩伯發現了蕭仲勳,要追查他的共產黨身份,蕭仲勳巧妙利用川軍與國民黨嫡系之間的矛盾,在王澤浚的運作下,頂替病故的四十四軍一四九師蕭德宣團長的名字,到四十四軍任職,此後,蕭仲勳就改名為蕭德宣。1948年10月,淮海戰役開始前,蕭德宣與華野軍政治部鍾期光、徐宗田取得了秘密聯繫,並開始在他們的指導下開展地下工作。我軍對黃百韜的圍殲開始後,向敵一五○師四四八團駐守的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敵四四八團敗退至車站附近,團長何亞顏負了傷。趙璧光命令師預備隊四四九團團長蕭德宣,立即派一個營佔領鐵路一線,伺機出擊,保衛住軍、師的指揮所。蕭德宣立即抓住這一時機,邀請師長趙璧光和何亞顏到本團指揮所,共同商討部隊下一步的行動問題。事前,蕭德宣向全團連以上軍官講了面臨的形勢,指明瞭出路,並作了相應的部署。還指定搜索連連長鄭多裕和特務排排長彭漢光,站在團指揮所門口以應付突發事件。趙璧光、何亞顏來四四九團指揮所後,蕭德宣先講了當前的戰況,然後單刀直入逼迫趙璧光下決心投誠。趙璧光在我軍的打擊下也感到這個仗不能再打了,決心起義投誠,以求得寬大,於是下令全師剩餘的2560餘人,帶的全部武器裝備向解放軍投誠。很快,解放軍敵人發動進攻。敵四十四軍不久後被殲滅,軍長王澤浚等人被俘。

  蕭德宣策動趙璧光率一五○師投誠後,隨著四十四軍的被殲滅,黃百韜兵團失去了西面的屏障,加速了滅亡的進程。4天后,即11月22日,黃兵團即被華東野戰軍全殲,使我軍獲得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全勝。更為傳奇的是淮海戰役結束後,蕭德宣受中共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鍾期光的派遣,混在潰逃的國軍亂軍之中,來到重慶。1949年1月,44軍殘部在四川重建第44軍,他又被任命為國民黨44軍暫編一五零師少將副師長。1949年10月,蔣軍連連潰敗,重慶告急。蔣介石於11月14日下午由臺北急飛重慶,調兵遣將主持制定了“保衛大重慶”方案。蔣介石來到重慶之後,蕭德宣密謀與二二八團團長何顏亞對蔣介石進行突然襲擊:定於11月17日子夜,以進行夜間演習為名,把二二八團拉出,襲擊蔣介石所住林園別墅。然而在行動之前,何顏亞為他的部屬考慮,下達了緊急疏散軍官家屬的命令。這一命令,洩露了天機,以致二二八團官兵被憲兵繳械,拘蔣計劃化為泡影。同年12月,蕭德宣又策動第150師師長周子冉,在川東作戰中率領該師直屬隊和第448、第449、第450團在隆昌宣佈起義投誠,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蕭德宣兩次促成了同一個國軍105師投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