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剿總"司令為何洩露軍情?黃百韜兵團被殲緣起何處?

濟南戰役還未結束,粟裕就向中央軍委和毛主席提出淮海戰役的設想。濟南戰役結束後,經過進一步溝通,毛主席批覆同意粟裕方案,同時修正他的作戰計劃,指示要將殲滅黃百韜兵團作為第一個目標。

此時黃百韜的七兵團正駐紮于徐州以東的新安鎮和阿湖鎮一帶的隴海路沿線。

淮海戰役,

濟南戰役

11月5日,顧祝同在徐州召集劉峙、邱清泉、黃百韜、李彌等開會,確定將主力沿津浦路排開。

會議決定,在黃百韜東邊大海邊上的第九綏靖區李延年部要全部向西撤,原來屬於第九綏靖區的44軍還要交由黃百韜指揮。

淮海戰役,

黃百韜

根據命令,黃百韜的七兵團也需按照計劃西撤,要渡過運河向徐州靠近。但是李延年的部隊還在東邊,我華東野戰軍對其虎視眈眈。如果黃百韜部隊先行西撤,李延年在撤退中很可能被華東野戰軍打擊。黃百韜受命掩護李延年的部隊,只有他們過去了,黃百韜部才能行動。

本來按照計劃,七兵團在6日晚就要開拔轉移,但是由於李延年的部隊撤退緩慢,耽誤了很多時間,7日晚黃百韜部才開始移動。

淮海戰役,

李延年

在得知李延年部還需一天時間撤退時,黃百韜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兵貴神速,如此拖沓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他已經不擔心李延年的部隊遇襲,他更擔心自己撤退時華東野戰軍對他下手。

畢竟在當時,之前開往海州的100軍歸還建制於七兵團,再加上第44軍已經歸他指揮,他手上已經有5個軍的兵力。如果放在平時,多兩個軍那肯定是如虎添翼,可是現在是戰略撤退,要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迅速轉移這些部隊就相當困難。

淮海戰役,

粟裕

這麼長的部隊在撤退時如果還是這樣慢吞吞,那相當於告訴別人,讓別人來打。根據黃百韜的情報人員上報,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已經開始南下了,如果他們來得夠快,七兵團一時半會撤不出去的話,那他七兵團就是首當其衝。

"西撤途中,側面受敵,隨時應戰,立足未定,各個擊破,最堪憂慮"。黃百韜對部下分析可能會遇到的處境。

淮海戰役,

黃百韜

收到偵察員上報的華東野戰軍南下信息時,黃百韜當時還在納悶:自己才接到命令一天,華東野戰軍卻已經完成部署,開始南下了,這速度未免太快了點吧。

他不知道的是,徐州會議這麼重要的軍事秘密,卻被徐州"剿總"司令為了一己私利,洩露了出去。

當時國民黨很多高官為了攬財,名下都有副業,劉峙也不例外。劉峙在下達命令前,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海州開設的幾家鹽店。他怕這幾家鹽店撤晚了要受損失,就讓司令部的機要科長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一消息通知了在海州為他管理鹽店的人。

淮海戰役,

劉峙

此人將這一秘密說給了他的親戚朋友和商業上的合作伙伴,眾人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海州和連雲港大亂,眾人紛紛出逃。

華東野戰軍的情報人員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上報粟裕,粟裕立即做出決斷,伺機出動。

當李延年接到命令,開始西撤時,路上已是無數的商人、財主、公務人員、鄉紳,他們拖家帶口地乘著牛車馬車,帶著箱包擔籠,早已擠滿道路,44軍撤退嚴重受阻,進度緩慢。

淮海戰役,

李延年

這就有了之前黃百韜兵團苦等李延年部隊而延誤撤退時間的事情。為了應對在撤退中可能遇到的敵情,黃百韜曾向劉峙提出兩條建議,卻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最終,淮海戰役開始,黃百韜七兵團被全殲,黃百韜戰至最後,絕望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