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好吃包子 是一盘与美食无关的味蕾记忆

一 散兵游勇的包子

刚出笼的包子,盛到盘子里热气腾腾,但光看这品相,实在难以勾起见识过五花八门中华名小吃的吃货的食欲。

毕竟,好品相的包子,一定是大发面儿的,看着白白嫩嫩胖胖的,

比如著名的江南大包那种,

或者庆丰包子铺里那种小一号的包子,

就算不是大发面儿的,如果捏制工艺足够考究,摆放足够讲就的话,也可以像上海的南翔小馒头那样精致,或者像开封灌汤包那样萌憨……

可摆在我面前的这一盘,就这样懒散地、随意地、松松垮垮地,像散兵游勇一样。

京城最好吃包子 是一盘与美食无关的味蕾记忆

半发面的包子

二 忤逆养生堂的包子

好吧,那就来一口尝尝呗,毕竟,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还是要吃到馅料才好下判断。

可这一口下去,养生堂的谆谆教诲立刻回响在耳边:少食油腻……

这包子的馅料,实在是忤逆了21世纪膳食指南,一口咬下去,油倒占了少一半,但这种油又和灌汤包里那种汤料不一样,这真是纯油啊,一点高汤都不带掺的。

一两三个的猪肉包子,以我这种在庆丰包子铺三两起步(同样是一两仨)的胃口,吃到第六个竟然已经有些困难了。

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火遍(北京)西城的一家老字号包子铺,或者说,是被复活的老字号包子铺——西四包子铺,又名二友居包子铺。

(关于这家店的由来,各位扶墙百度,我就不当搬运工了)

到底有多火?

我在这里不赘述了,您有兴趣可以去点评网站上搜一下“西四包子铺”的评论,大概几个关键词:怀旧,童年味道,排队……

三 限购半斤的非网红包子

那天下午,我路过北大医院,正好中午没吃饭,就想顺路过去买些包子尝尝,这还不是饭点儿,光排队等交钱就等了半个小时,然后又等了半个小时才吃上包子。

京城最好吃包子 是一盘与美食无关的味蕾记忆

藏在超市里的包子铺

这家包子铺具备了所有网红店的要素:限购(每人半斤),每天每的排长队,口碑传播……

但这真不是家网红店!

网红店的营销特征大概是网络口碑传播加线下主动制造人气,说不好听点,就是互联网+水军,线上找水军写好评帖,线下找托儿来排队制造俏货效应。

居然我就不点名了,你们懂的。

可这家西四包子铺呢?

从我排队一个小时的观察中,至少没看到一个像托儿的。

排队的人里,绝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

等候过程中互相聊天时,几乎全是京腔儿,

卖包子的那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姑娘对所有顾客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耐烦,

——这怎么看也不像网络营销的网红店的套路。

甚至有一个等得有些急躁的大爷嘟囔着,谁能证明这家就是以前的老西四包子铺?

可是他的质疑没有获得其他人的响应。

几个吃了包子的大爷聊道,这就是当年二友居的包子,看品相,再一吃,都明白了。

四 被各种不服叫板着的京城最好吃包子

这家“被复活”的西四包子铺(或者套用鞋帮术语:被复刻的包子铺)开在一家大超市的美食区里,不在街面儿上,老人儿们说,以前是门脸儿的店铺。

西四包子铺的猪肉大葱包子被很多美食媒体贴了个“京城最好吃包子”的标签。

这事儿真是贻笑大方了。

谁笑?

第一个笑的肯定是天津狗不理,就像天津人嘲笑北京煎饼一样,狗不理要是听到这个标签,肯定又有理由Diss北京小吃了——你们最好吃的包子就这样啊?

然后无锡的蟹黄汤包也要笑咯,吃过道地的无锡汤包,你会对那种南方人的精致印象非常深刻,以皮冻为汤头,加耗油老抽蛋清,打入肉馅……一口咬开嫩皮,汤落勺一咕哝,再就着薄皮和馅料……

哦,还有开封人也会笑咯,北派灌汤包的始祖,虽然馅料没有无锡的精致,但重在皮与汤料结合的好。

就连北京本地的其他包子都会站出来叫板,比如已经完全连锁化的庆丰包子铺,还有天兴居要吐槽这家店的炒肝太逊,甚至北京大街小巷的各种江南大包传承人也会不以为然。

京城最好吃包子 是一盘与美食无关的味蕾记忆

灌汤包

五 用来回忆的包子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件事,这西四包子铺的包子,可能……我咬着后槽牙说一句不好听的,可能连包子的中位线水准都达不到,油腻,品相不好,馅料普通……

可是,这些排队的老北京人,吃的真的是包子吗?

排在我前面的一个大爷说,这已经是他第三回来排队了。

我就问他,这包子是特好吃吗?

他说他还没吃上呢,头两回都是上午来的,每次过来前面都排了小二百号儿人,根本等不起,这回试试下午,估计应该能买上。

可他看见收银台前那张A4纸上打印的一行字后又有些失望:“每人限购半斤”

他就自言自语,这半斤哪儿够啊,我还得给家里老头儿老太太带回去呢……

一小时后,这位大爷端着一盘包子,拎着一袋包子找了个地坐下。

我留意看了一眼,他用筷子夹起一个包子,咬一口,表情中全是满足。

哦,他吃的一定不是包子,是回忆。

他的表情里一定有些故事,只有这些油腻的包子,才能激活那故事。

谁会为了吃半斤油腻的猪肉大葱馅包子而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

当然只有回忆会咯。

六 超越味道评判体系的包子

其实,人最深的记忆都藏在舌尖上,味蕾中。因为大脑对于人与事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变形甚至彻底消失,但在动物性的层面上,大脑对于味道的记忆有着非常久的保质期,这是由动物本能决定的。

当一种食物的味道被舌尖保存后,如果想再次提取这种记忆,只有用同样的味道来激活。

而在精神层面,人们又会在味道的记忆外面,包装上一层与味道同时期存在过的回忆,比如当年和谁一起吃的,在吃这些食物时发生了什么事……

这才是真正的美食记忆,它早已经超越了味道本身的评判体系。

对于当年生活在老西城区的很多北京人,一座城市最深层的记忆,就在这油腻的包子上。

尾 魔幻与现实

哦对了,那个排在我前面的大爷说,他是从黄村过来买包子的。

就是北京大兴的黄村,虽然离西四有五十多里的路,但说来其实也不远,地铁真方便,4号线也就坐一个小时吧,都不用倒车。

就这样,一座城市的所有记忆,都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拉伸得扭曲了,变形了。

真替他们高兴,还有这样一只油腻的包子可以包裹住记忆。

我不是西城区的孩子,我的童年全在东城区,就在你们熟悉的那个游人如织的锣鼓巷附近,离什刹海也不远。

嗯,我每次回去,都觉得很魔幻,因为,找早就找不着儿时的一丝味蕾记忆了,锣鼓巷里卖着种类繁多的号称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美食,就好像我去过的很多中国城市核心商业街上打着老北京旗号卖的各种明明不是北京的小吃……

在我童年的城,只有那两座高高在上的钟楼和鼓楼,今天还在时刻提醒着我……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

……

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

谢谢观赏,再见

那盘油腻的西四包子,我最后还是没吃完,真的太腻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努力地想我小时候我们东城有什么被尘封在我舌尖上的记忆

我想啊,想啊……

呃……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

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