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的侵华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停滞,这个时候日本在做什么?

梁宝明


浓缩来说,就是一场日俄战争让日本这个刚刚完成“明治维新”的国家有点肾虚,这个时间段又连续死了二任天皇,再被他们所扶植的代理人张作霖几番忽悠,最重要的是,日本在此期间走的还是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路线,文官执掌内阁,军部比较收敛,史称“大正之春”。

同时军队被裁减并限制权力,日本的对外扩张偏重于经济侵略,军事运转缓慢却并非停滞,实在因为内部太乱太忙。

(裕仁年轻时)

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人是第一次“赌国运”,以10万人战死和15亿日元的巨大代价击败俄国,但是并未完胜,俄国人主要是有些懵圈,他们发现这个对手完全疯了,是在用尸山血海硬拼。不过,停战条件只认可将东北南部的权益让给日本,当日本人索要战争赔款时,俄国沙皇说要钱没有,要不就重新打一次,日本人含糊了,因为确实打不动了,双方在列强调停下签署了《朴茨矛斯》条约。

虽然得到了南满铁路和关东州(旅大)的控制权,日本却已精疲力尽,连常备师团都裁掉了四个。1912年明治天皇挂掉,日本举国哭了一阵子,大正天皇上位;1926年圣诞节,大正天皇又死了,日本上下又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这位天皇精神有点不太正常,实际从1921年起就由皇太子裕仁“监国”处理朝政;1926年裕仁终于继位,改元“昭和”,成为日本第124代天皇,东瀛三岛的政局才算稳定下来。这一年,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裕仁父亲大正)

裕仁在1921年游历欧洲期间接见了十几位驻外武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效忠,以这批青年军官为主的“昭和军阀”才得以成型,也成为了裕仁向军队元老夺权的班底。日本人当然没闲着,他们关于飞机坦克军舰的研制和生产继续推进,他们对东北的蚕食和渗透,暂时是通过代理人张作霖进行的。

日本的军政两界一致认为,他们就应该在中国的东北具有“特殊权益”,对资源匮乏的日本列岛来说,满洲关乎他们的国运,为了争夺控制权几乎把整个国家都作为筹码押上赌桌了,怎么索要回报都不过分。然而文官政府也清楚,满洲毕竟不是日本领土,还得找个人帮他们办事,经过接触和考察,张作霖成为合作伙伴,张作霖也因此逐渐声势壮大,依靠日本人的支持成为了东北王,甚至问鼎了北洋政权。



然而这位张大帅乃是胡子出身,既有血性又有手腕,说具备民族底线也可以,反正一旦屁股底下坐稳了,之前答应日本的许多事情要么推脱要么干脆不兑现了,比如移民问题、修路问题、开矿问题等等,把非常实诚的一群日本外交官搓摸的集体发疯,表面上看是张作霖被日本人利用了,实际上是日本人被张大帅玩耍的不轻,所以日本人不高兴了,非常的不高兴。

1928年,北伐军途经山东挺进华北和平津,日本非常担心北伐军一口气冲到山海关外,影响到他们对东北的觊觎,直接出兵济南阻拦。同时要求张作霖从北京退回沈阳(奉天),与北伐军分庭抗礼确保东北不失,驻京公使芳泽再次要求张作霖在《日张密约》上签字,佣金是可以出兵阻拦北伐军进入东北,被张作霖断然拒绝: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是卖国贼,我什么都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张作霖组织安国军政府)

日本人恼羞成怒,决定换马了,可是张作霖手握重兵怎么换?暗杀。

关东军本来打算在张作霖死后,趁奉军群龙无首解除其武装,再换个听话的傀儡,或者由关东军直接占领。不料继任者张学良迅速稳定了局势,第二年宣布易帜归顺国民政府,日本通过代理人控制满洲的计划彻底破产。休养生息二十几年的日本,终于决定赤膊上阵了,1929年现《田中奏折》。

军部嫌文官政府缺乏“侵略效率”开始暴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虽然是关东军单方面的军事冒险,实际上代表着昭和军阀的普遍意志,甚至是裕仁天皇的内心想法,因为,再不动手满洲对他们来说,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度度狼gg


抗日战争期间,狂妄的日本打到武汉后,发现中国人太不好惹了,跟他们之前的设想不一样。之前日军在东三省的顺利,让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实力,从而狂妄自大。

他们拿下满洲后,以为中国是软柿子,所以大放厥词,说什么:三个月灭中国。当时日军的陆军大臣说,灭中国一个月就够了,大概天皇也觉得这人太能吹了,于是稳妥地计划在三个月。

但是日本低估了中国的实力,也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是什么地方都跟东北一样一马平川,四川、广西都可以据险而守的。就拿武汉、长沙来说吧,日军的优势机械部队在长沙的水网地带发挥不出优势,而当地反抗的激烈,又让他们无法继续战略计划,日军的兵力泥潭深陷又让他们抽调不出更多兵力……各种狼狈。

我们通常给出的原因是:中国地盘太大,日本战线太长,纵深战略超出预想,兵力补给跟不上,又遭到顽强抵抗……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原因。

我们知道日军梦想拿下的城市是重庆,那么为什么没打到重庆呢?仅仅是因为战略纵深超出想象?山地太多重机械玩不转?那里的人们爱国主义太强烈,见一个杀两个,日本人打不过?

这些只能是一部分原因,日本的灭亡从珍珠港开始,但起点似乎更早。在日本跨过长江那一刻,就意味着日本必败。这是日本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本来英美对日本的强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制衡战略”——抬一个国家,就能制衡另一个国家,就能维护英美在中国的利益。

日本的战略物资是依靠英美的,而尤其是美国,想发战争财快想疯了,如果日本不是发疯地招惹美国,美国是不会被卷入战争,而日本也不会那么快灭亡。

日本进军华北,英美没干涉,但日本进军华南,英美坐不住了,但仍然没给日本禁运,因为他们幻想日本能听话,保住他们在中国的利益。

日本一次次让英美失望,并且无视英美的谴责,它根本没有照顾英美的利益,想把华南变成他自己的粮仓,而日本储备的石油此时只够几个月用,日本急切需要东南亚的石油,这就跟美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我们知道,机械战是需要钢铁和石油支撑的,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有丰富的煤炭,朝鲜有钢铁,这些日本都不愁,发愁的是石油从哪来?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后,日本就必须冒险,同时也要切断西方此时对中国源源不断的援助。

我们来看看,日本在攻打重庆这座城市,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从日本要攻打重庆那一刻起,中国就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而且中国不是孤军奋战,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支援,于是信心大增。

而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打算兵分五路,占领东南亚以及中国地区,他们认为可以从关东军和南洋日军中抽调兵力,目的在于让中国彻底投降。

日本军部反复研究后,他们一致认为,要想早点结束战争就必须集中兵力拿下重庆。

所以他们制定了攻占重庆、成都的战略,按照这一战略,他们从西安、武汉两个方向进军,为的是消灭中国的主力军。

日军为了这个方案,投入了十五个师团,日本本土的日军调集十二万,加上东北、南洋,一共三十六万,而日军在关东的兵力激增三十多万,也就是说日本下了血本。

“5号作战”完全是日本主帅陷入精神分裂后的产物,以日本的国力这场战役更像自杀,但奇怪的是日本上上下下都认为,必胜,中国必然完蛋。

其实这个方案一开始,陆军、海军的首领都不同意,觉得太冒险,但是天皇很有兴趣,得到天皇首肯后,日本将领信心大增,也认为这种方案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太平洋战役使日本分身乏力,不得不把原本进攻中国的军队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后来日本统帅干脆向司令部发出终止“5号作战”计划,攻打重庆成了日本永远的梦。


沙克C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华北的大部分,八一三上海事变后,日军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攻陷了上海,并沿沪宁线一路向西,在12月攻占南京,国民政府暂时迁往武汉。1938年4-5月间,在我均获得台儿庄大捷后不久,日军又发起进攻,占领了苏北、安徽的大部,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广州,一路进攻武汉,虽经我军顽强抵抗,还是在1938年的10月,广州武汉先后失守,国民政府退往重庆。原本攻势凌厉的日军,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停滞,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在持续了一年多之后,日军已经相当疲惫,兵力消耗不少,军事补给也出现了困难,虽然在他们占领的中国土地上实行了抢掠政策,但所夺得的物资,还难以继续维持大规模的进攻战,因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滞。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呢?其实当时的日本,正在策划两条所谓的和平路线。一条是通过香港的渠道,与孔祥熙等的手下在进行所谓的谈判,希望获得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结果。另一条是策动汪精卫集团脱离重庆政府,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在南京重新建立一个亲日政府。前一条路线进行了几个月,但日本人的最终企图是希望蒋介石下台,这当然是无法做到的,谈判以破裂而告终。后一条路,竟然被策划成功。日本的陆军中央总部在38年12月6日决定进攻战暂告一个段落,转入战略持久战。另外,在12月22日,近卫文磨首相发表了所谓的第三次声明,号称只要“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日中之间就可结束战争。于是汪精卫等人逃离重庆,转往越南河内,并发表与日本合作的“艳电”,公开倒向日本。1940年3月,在日本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了伪政府。此后,日本主要就是依托汪伪政府和伪军来管理被占领的领土,以减少日军牺牲的代价,当然在此期间,日军也数次向湖南、江西以及浙江中南部进攻,陆续占领了一些新的领土,一直到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全面失利的1944年起,竟然垂死挣扎,从河南入手,一路向南,企图打通粤汉铁路,虽经我军奋起抵抗,结果竟然一直打到了广西和云南的一部分,导致重庆贵阳昆明告急。最终因为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中国战场上的日军也难以铺开过长的战线,遭到我军反击,渐渐颓败,直至1945年8月的战败。


复旦大学徐静波


从1905年到1931年这二十六年里,日本为什么没有继续侵华的步骤,因为日本内部文官政客和军队将领一直在进行争夺国家领导权的斗争。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起的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军队虽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国家领导权掌握在伊藤博文等文官政客手中,军队还不能任意妄为。

1909年10月政坛大佬伊藤博文被刺杀于哈尔滨,日本军队绕过政府直接吞并朝鲜,设立朝鲜总督府。自此日本军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脱离政府掌控的地盘,开始和日本政府分庭抗礼。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继位。大正时代开始时军队要求扩张的声音甚嚣尘上,1912年12月由军阀巨头桂太郎上台,这种违法日本宪法的行为引发广泛抗议,东京爆发第一次护宪运动。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最终大正天皇出面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这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胜利,日本进入政党议会时代,军队受到压制。

可惜好景不长,大正天皇从小就重病缠身,后来更是转为精神病,1921年开始由皇太子裕仁监国。裕仁是日本“军神”乃木希典的学生,扩张思想根深蒂固。裕仁监国后不久出访欧洲,接见驻欧洲的十几个日本武官,获得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梅津美治郎、山下奉文、中村孝太郎、松井石根、中岛今朝吾,下村定、矶谷廉介等日本青年军官的宣誓效忠,昭和军阀集团形成,这批人是日后推动日本侵略战争的主力。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再没有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沈阳。1931年9月24日,日本内阁决定不扩大战事,然而关东军在裕仁天皇的默许下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完全侵占中国东北。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反对建立满州国,继续缩减军备,这一决定激怒了少壮派军官,引发五·一五事件。日本首相犬养毅、前财务大臣兼立宪民政党党魁井上准之助等人被暗杀,而杀人凶手却在忠心于天皇的口号中被无罪释放。

杀人凶手成了民众心中的英雄,军队肆意残杀政客却不遭到处罚,从此日本政客为了保命再也没人敢和军队作对,日本的扩张步伐再也刹不住了。


当狗容易做人难


问题主问的是1905年到1931年为什么日本方面没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行动。

这其中,得从国际,时间,日本,中国四个方面来说。

在这其中时间是一条主轴线,因此我们先把它暂时搁置起来,然后说一下国际,日本,中国三个方向的问题。

首先是国际上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很明显,经被西方列强给盯上了,自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以后,此时此刻,中国在其他帝国主义面前就是一块肥肉,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可以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谁都不愿意提前出手?为什么最有实力的英国,法国还有当时的欧洲列强离中国太远,中国人口太多,没办法把它彻底沦为殖民地,日本虽然离中国比较近,但是英国与法国在这地方盯得比较紧,你如果敢占领中国,或者是在中国为所欲为。中国方面直接倒戈英国与法国方向,那么你将面对的是英国的皇家海军。

日本方面经受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对位置以后,然后选择入侵中国山东胶州地带,打算夺取德国人在中国的部分殖民地,但是却受到了英国与法国方面的阻力,最终在国际社会和国内局势的共同作用之下,日本人退出了。对于山东胶州地带的控制,可以说,这一次接触的失败给日本人心里面留了一定的阴影,也侧面印证了在英国,法国等老牌欧洲列强实力尚且强劲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国的管控,是极其严格的。

1905年以后,由于日本方面从中国方面拿到了大量的赔款,不仅是《中日马关条约》上的赔款,还有《辛丑条约》上的赔款,日本人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资金来强军富国,因此,日本军队迎来了现代化的改装,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岛国而言显然,只有他的海军实力足够强劲,他才能够走出自己这个小岛去外面的世界看一下,虽然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在对马海峡,一举全歼了前沙皇俄国的波罗地海舰队,但是此时此刻日本人的舰队,他的舰队实力仍然是摆不上台面的,英国人随便派一支偏旅都能够将日本的海军给屠杀,在这之后,日德兰大海战的爆发使得日本人彻底意识到了,日本与英国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实力差距,日本人急需将自己的军队实力不断的提升,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接下的扩张,准备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应对接下来扩张的时候会面对的,其他帝国主义的阻力。

而日本联合舰队真正能够站上世界舞台是什么时候呢?是日本人向英国人买了金刚级重巡洋舰,这艘巡洋舰,可以说是英国人送给日本的一个礼物,这艘巡洋舰不仅当时的技术性能参数都为了世界第一,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英国人帮日本人量身定做了一款火炮儿,这款火炮的全部技术又全部转让给了日本。日本方面真正的可以随心所欲的打造自己的最强舰队,在此之后,日本人的各型战舰可以说是以金刚号作为蓝本进行不断设计,不断壮大,在此以后,新的作战舰种的诞生,又让日本联合舰队看到了能够追赶老盘海军强国的希望。这就是航空母舰,山本五十六为什么敢打珍珠港,原因就在于在太平洋方向,日本人的航空母舰是占有优势的,正是依靠着这一个优势。山本五十六,敢打珍珠港之战,不然他手里没有底牌是死活不敢去招惹美国人的。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这个地方实在太大了,凭借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装备而言,很难一举将中国人给击垮,你包括当时的英国人,法国人已经入侵中国的各个列强它的活动范围也仅仅是在临海地区,超越了这个领域一旦进入中国内地就很有可能会面对英国人在阿富汗的那种情况。因此他急迫地想要对自己的陆军进行升级,只有彻底的升级的陆军,才能够彻底占领整个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血一般的教训摆在了日本人面前,日本人希望打持久战吧,他自己清楚,他就是一个岛国,一旦打起持久战来,它很难耗得过中国,而且中国很有可能会找其他的靠山,其中发生的变数实在太大了。

就这样,军事上的事情一直拖到了1931年这个时候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自己的手段可以使自己的国家摆脱这样的危机,但是对于日本还有一系列小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这场危机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如何填补国家财政的空缺,这个时候就摆上了台面,当然,此时此刻,战争与掠夺成了最优先的选择方式,因此,日本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发动了对于中国东北侵略,但是他们似乎赌对了。

当然,日本国内此时也有自己的问题,首先就是日本他们当时的维新大佬遭遇了大规模的刺杀,比如说比较著名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就遭到了刺杀,这个时候日本国内可以说有点混乱,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明治死了,日本继任的天皇叫大正,但是这个人有点儿精神病,就在这期间日本的最高统治政府是出现动荡的,后来由于现任日本天皇精神有点失常。因此派了一个人作为监国,而这个人后来又继任成为日本天皇此人就是裕仁,这个人是日本军神乃木希典的弟子,可以说,对于侵略是深深地刻在骨子里的。第二次说大战结束以后,日本投降以后,没有审问这个人真的是美国方面的一个疏忽,裕仁上台的时候大致是1921年这个时候,他刚刚被任命为监国,此时此刻,他还是得听那些老臣的意见,他还必须得花出大量的时间组建自己的势力,就在这个时候,远在朝鲜的日本军方也就是日本陆军方面全力的支持裕仁,最终,经历过一系列的权力斗争之后,日本陆军方面占得了上风,侵略的方针,再次制定时间也就再次被延长,时间也就不可阻止的拖延到了1931年。

当然,日本方面对于中国方面的侵略,远远不止军事情人那么简单,日本还曾经期望过用经济手段拉拢中国的主要是比如说那些北洋军阀。北洋军阀里面有一个派系叫皖系,其中北洋之虎段祺瑞,就是这个派系里面的领导人物,这个派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用日本企业的贷款,来增加自己军队的实力,日本人一开始特别开心。当然,你借我钱你肯定得替我办事儿吧,然后段祺瑞,老人家就跟他说,啊,我向你借钱了吗?哦,借了,借了,那你多借我一点儿,我以后好还给你,北洋军阀跟当时的日本政府在那磨磨盘的时候,可以说是拖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这些北洋军阀也不怕日本人报复,因为他们的背后通常都是英国人与法国人,当然,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当时在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正是因为他在中国东北方面一直在那里竭尽全力的抵挡日本人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中国东北,所以日本人才在东北方面磨了那么长的时间,后来日本人处心积虑把他炸死了却没想到他的儿子直接投降了蒋介石,我想日本人如果抓到了张作霖或者张学良的话,恨不得把他们皮给扒了,吃他们肉,喝他们血,那种恨意,简直就是一种怨气。

1931年以后,英国与法国主要面对的情况就是当时欧洲中部的德国的崛起,德国人与英国人和法国人是有的血仇的。德国人崛起不可避免的是要找英国人与法国人复仇。此时此刻,英国人与法国人重心仍然是在欧洲,而放弃了对于远东地区的控制,前苏联由于经历过十月革命以后,国内经济需要极速的发展也放弃了对于外面的扩张,美国人仍然在舔舐由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创伤,此时此刻,中国就是一个已经赤身裸体的女人,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可笑的是,蒋某人觉得,依靠出卖些国家利益给英国人,美国人和法国人希望他们介入能够阻止日本的入侵,可笑!随着最后德国人为了能够制衡前苏联与日本结盟选择与中国断交,蒋介石彻底傻了眼,蒋介石出身于资本主义正派对他而言,资本是最大的政治和命手段,但是他永远无法明白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真正在意的是利害关系,名头没有办法束缚住一个国家的野心,而名声没有办法遮掩一个国家的残破,最终被动挨打被揍成那副惨样,也是情理之中。

写完了,还真是乱啊!

漩涡鸣人yy


漩涡鸣人yy


这个停滞期应该说的是,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7.7卢沟桥事变中间的6年时间。9.18日本关东军攻打张学良的东北军北大营,张学良放弃抵抗,退入关内,日本人推出溥仪,成立满洲国,南京国民政府当时的政策,是在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声讨日本,博取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迫使日本退兵。国际联盟也确实通过了决议谴责日本,呼吁其撤兵。日本从31年实际控制东北,到37年爆发卢沟桥之战,再到一个月后的国民政府正规军和日本军队,在上海杭州南京进行的淞沪会战,这中间整整6年的平静期什么原因?1,日本占领东北有其历史原因,日俄战争以日本战胜俄国结束,日本通过与大清的再交条约,对东北三省享有很多特权,加上溥仪借满洲国复辟,在东北三省,日本就有一定的民众基础。2,东北失陷以后,国民政府、张学良和日本均持和平抗议政策,没有持续的、新的冲突,也就是说,日本没有新的借口,突破东北三省即满洲国防区。随着中日政府之间多次谈判,其中包括汪精卫在上海成立伪民国政府与日本人签订友好协议,和满洲国建交;华北成立华北自治政府,各地相继成立地方自治政府;蒋的国民革命军正在江西湖南一带,围剿红军等历史事件发生,日本和溥仪治下的东北,和华北实际上是脱离的,和平的脱离。日本想要发动新的攻势,是要考虑国际社会反对、西方列强和它断交的压力的。37年卢沟桥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迪波希


个人浅见,首先经济上,1894年甲午战争及1904年日俄战争后,虽然日本赢得胜利,但是本身消耗巨大,再加上自身资源匮乏,需要一定时间回血,日本利用获得的战争赔款加速国内经济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出现了川崎,住友,三菱等一大批的工业财团,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形成。

政治上,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本身是岛国,发展经济需要外部资源和市场,这就决定了日本必然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国际上,日本受制于英美等西方列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即是各国实力的体现,尤其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各方签署《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取消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的条款,以及要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日本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被迫接受的,北洋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恢复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地震摧毁了东京,横滨,以及静冈神奈川千叶县几十万座房屋建筑,造成10万多人丧生,4万多人失踪,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到1930年的时候,还没有从地震灾难中恢复过来的日本又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日本国库空虚,外债高筑,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下降,工业滑坡,一半工厂停工,大量失业人口和破产农民让日本进入了大萧条时期。陷入极度困境的日本政府不得不大量裁军,同时大幅削减军费。日本的常备军数量缩减到30万,其中陆军只有20万。这种情况下的日本根本没有能力应对任何战争,哪怕是发生一场局部战争,日本都会被拖垮。但是尖锐的国内矛盾让统治阶级的主战派占了上风,所以,才有了赌博似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队的不抵抗让日本国内的主战派彻底成为主流,叫嚣战争的狂热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军国主义的日本得到了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必然要用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在占领东北几年之后,日本终于具备了全面进攻中国的能力。

面对历史,完全可以承认,后来日本对中国全面入侵的机会和战争物资都是中国人通过放弃东北提供给日本的。


JeremyMi


在1904-1905年间,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此战日本虽然战胜了北极熊,但是日本为此战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极为惨痛的。

此次战争中,日本的伤亡人数达到了二十五万,消耗的军费多达十五亿日元,给本来经济基础就十分薄弱日本,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日本还试图要求战败的俄赔款,以弥补此次战争的损失。但是毛子可不是软弱的清政府,直接就回绝了日本人,而且还叫嚣,要赔款,双方就继续干一场,看谁先扛不住。日本人也没办法,只好捏鼻子认了,让此事作罢。

值得一提的是,据有的资料记载此次战争,是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的,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可以说在这一段时间双方成为了短暂的“盟友”关系。

此战之后日本的经济一直发展得十分缓慢,可以说日俄战争真正让日本伤了元气,然后日本又没有从毛熊身上捞到足够的利益弥补,所以此战后的日本已经没有太多的实力侵华。

后来在一战爆发前夕,也就是1914年左右,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重。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挥舞着钞票买、买、买,反正与战争有关的东西都在囤积,日本人也其中大发战争财。虽然美国人吃肉,日本喝汤,但是喝汤都差点把日本人撑着了。

一战前日本是一个债务国,负债达12亿日元。而到了一战后,日本一变成为拥有28亿日元的债权国,包括英法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都欠有日本的战债。日本的黄金储备1914年为3.5亿日元,到1919年底居然超过20亿日元。

人们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日本也不傻,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肯定要抓住。如果此时侵华,不仅拿不到多少利益,而且还会惹的一身骚。要知道民国虽然国力很弱,但是也是加入协约国的,日本也是协约国的一员,双方在这个时间也算是“盟友”关系。

一战后,由于欧洲各国无暇东顾。日本趁着这个势力空窗期,对华出口增加了159.6%,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1913年的23%增加到1918年的43.5%,对华投资额由战前的第四位一举扩大到与占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

在这个时段,日本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在华发财,同时也是日本迈入世界性大国的关键时期——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国家在国家飞速发展时,根本不想打仗的原因,即使是面对比自己弱很多的对手。

1917年至1918年,段祺瑞在执政期间,曾陆陆续续向日本借过八次钱,当时的借款数目达到1.45亿之多,不过借来的钱几乎一项没还,到后来成了一笔烂账,但是也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在王毓超的《北洋人士话沧桑》中,段祺瑞曾对冯国璋说:“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也可以看出段祺瑞根本就没打算还钱。

其实在一战后日本虽然有短暂的繁荣时期,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更是狠狠的又捅了原本经济脆弱的日本一刀。

然后到了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当时的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日本在这场危机中也未能幸免,日本国内的工人受到工厂倒闭、解雇或欠付工资等严重打击,生活极端困难,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这也成为了日本侵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PS:期间日本国内皇室、军方、内阁也相互撕逼,太多了原因,只好捡重点的说,没有实力的国家最终等来的只有背叛。


小王子木有钱


1871年左右晚清是努力争取日本因为在这个时候沙俄 英国 朝鲜 越南 新疆和法国狼烟四起,晚清在外交方面被围殴,特别是二次鸦片战争后各国央行纷纷建立加上工业国家垄断财团辛迪加 托拉斯 卡特尔和康采恩模式以及在央行的支持下工业水平剧烈增长与晚清的军事 经济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尽管中国当时GDP依旧很高但是在央行和各种垄断财团出现后西方成功完成了对中国的全方位超越,西方的崛起史就是央行和垄断财团史。

晚清在外交上尽量争取日本至少将日本变成盟友以摆脱白人国家的国际围殴,西方国家也在扶持日本争取日本避免中日结盟损害西方利益,结果很显然西方的央行制度下的财力加上垄断财团背后的军事水平成功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并在朝鲜内部政变所引发的甲午战争强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对于晚清的借款给予回绝。

1880年左右日本引进央行和辛迪加 托拉斯模式的早期垄断财团建立本国的三菱 三菱财团与晚清的洋务运动相比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1895年朝鲜发生政变 1900年义和团崛起 1931年国民党军阀混战加上共产党苏区在苏联的支持下纷纷建立 1938年国共摩擦加剧 48年皖南事变 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开始减少的共产党的支持 国民党也加剧对共产党的封锁 后方也变得游而不击。每逢中国内乱就是日本侵华的时机,义和团没有扶清灭洋 军阀也没有混战也没有争取到太多利益结果只是让日本接受胜利果实。

云南认为日本入侵更本无稽之谈结果对日本入侵有恃无恐打压国民党中央结果还是入侵了,阎锡山以为和日本又交情结果还是入侵了,张学良认为日本会撤退结果日本没撤退,新疆盛世才以为有苏联支持有恃无恐可是德国入侵苏联后被迫下台。国共都因为因为论持久战得出日本必败的结论结果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日本必败那么对于两党来说最大问题就是对方进而加剧国共摩擦,论持久战没到把日本拖垮自己先打起来。日本对于论持久战一方面大量利用伪军 一方面装备是研制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37年 38年国民党大溃败和日本的瓦斯部队功不可没,45年日本细菌武器已经可以毁灭全世界。

38年日本国内金本位货币已经崩溃只能转变对华策略, 41年只能继续在日本和中国占领区狂印钞票,最疯狂的还是日本战败国日战区最后疯狂几个月印的钞票竟然超过过去几年。


迷路的时间



大家都清楚1937年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在1894年发动了日清战争之后,1905年又发生了日俄战争。1905年之后二三十年日本并没有对中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试问为什么日本在这时不进攻中国,拿下全国,称霸东亚呢?而且这时东亚实力最强的国家就属日本莫属了,俄国在战后根本无暇顾及国际上发生一切,正忙着国内治斗争而不可交。而且中国当时得满清政府已经极为昏庸腐朽,同时与太平天国进行着殊死搏斗。



倘若在这个时间内,日本乘机也不是乘机就光明正大地对满清政府宣战,那其政权还不是手到擒来,并且在最后,令人作呕的慈禧该帮着日本绞杀太平天国的勇士们。况且先放着这事不说,就慈禧与日本人通奸绞杀自己的北洋水师一事就使人愤怒了。还不谈太平天国的勇士们,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告诉了人们,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给不了人们幸福生活。于是推翻其昏庸的统治已迫在眉睫,于是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构想应运而生。这一切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万事皆有因果。



那么在形势对日本如此有利的的条件下为什么日本还畏畏缩缩地不敢对满清用兵呢?他到底在觊觎着什么呢?是准备还不够充分吗?还是日本没有看到这次良好的战机。我们可以从这段历史时间追溯一下日本在这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大事致使自己抽不开身对满清用兵?

从历史书籍中可以查到在这段时间内日本正忙着明治维新,自己国家事情都没有稳定好,怎么会有可能发兵进行侵略呢?那种做法实在是太冒险了。如若当时日本国内形势大好,并且具有作战条件,并且在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下发兵中国,与慈禧里应外合,剿灭了国内强势力量,建立一个傀儡政权,让整个中国处于自己殖民统治之下并不是十分困难。而现在,大家认为小日本肠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