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奇離任,看百度「旺盛的」中青年AI人才梯隊

5月18日,據百度CEO李彥宏給百度的內部信透露,由於陸奇個人和家庭原因,無法繼續全職在北京工作,將從今年7月起不再擔任集團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職務,但將繼續擔任集團公司的副董事長。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同時晉升王海峰為百度公司高級副總裁併繼續擔任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

在AI轉型之戰尾聲、AI技術硬實力開戰的前鋒,陸奇的卸任以及王海峰的升職,意味著百度內部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接下來進行的技術之戰。而實現這場戰役的背後,是百度中青年AI人才梯隊的強勢支撐。

處在e-Staff階層的王海峰今年正值青壯年。作為AIG總負責人,同時也是高級副總裁,下轄百度研究院、語音技術部、自然語言處理部、知識圖譜部、大數據部、視覺技術部、人臉技術部、增強現實技術部、AI技術生態部、及若干創新業務部門等,同時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長。

而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權威的國際學術組織ACL的唯一華人主席,也是該組織目前為止最年輕的Fellow。

2010年,王海峰加入百度,到2013年間,真正開始在百度開創了一批業務部門。創建了包括自然語言處理部、互聯網數據研發部(包括知識圖譜和互聯網數據挖掘)、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包括語音和圖像技術)、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

在2013年上半年,王海峰作為執行負責人協助創建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同年10月,他晉升為公司副總裁。

王海峰對於百度當前AI更直接的影響,發生在2014年。

當時他轉崗至搜索業務群組任副總經理,先後負責了百度搜索、手機百度、百度信息流、自然語言處理、百度翻譯、互聯網數據挖掘、知識圖譜、語音搜索、圖像搜索、度秘、小度機器人、百度新聞、百度手機瀏覽器、商業平臺、糯米技術平臺,以及Hao123等。

現在,這些業務中最旗艦的兩個,一個叫度秘DuerOS,另一個叫信息流。

所以當王海峰接過百度研究院,並統領AI技術平臺體系(AIG)時,很多“王老師”的工程業績被忽視,僅僅只是因為他實在太低調了。

如今,正值青壯年時期的王海峰,正組成百度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李彥宏的帶領下,向人工智能邁出更深一步。

同樣作為e-Staff成員的張亞勤,目前分管百度EBG(新興業務)和TG(技術體系)兩大事業群。其中最關鍵的是百度雲方面的開拓,張亞勤不僅最早提出了“ABC一體化”概念,現在也承擔著百度AI在產業落地的任務,是百度AI新業務增長裡的關鍵先生。

他一手參與了微軟亞太研發體系的搭建,也是目前不少AI知名創業者的boss、導師和朋友,還是那個始終被喚作“亞勤”的工程師/科學家,更準確來講,是AI工程師/科學家。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張亞勤,至今是60多項美國專利的擁有者,還發表5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11本專著,以及牽頭開發數字視頻、網絡、操作系統,以及雲計算領域的多個核心產品。

同時,他還是國家千人計劃學者,曾經當選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ATSE)外籍院士,也是眾多科學家格外珍視的IEEE Fellow——入選時僅31歲,是該組織百年曆史中最年輕的。

除了兩位2位e-Staff成員,吳海鋒、沈抖、李震宇、鄭子斌、尹世明、楊濤等6位分佈在各AI戰線的副總裁,以及景鯤、顧維灝、李瑩等多位AI航向上重要的一線業務總經理,都是百度AI人才矩陣中的中堅力量。從百度人工智能對核心搜索業務的優化及對整體業務的全面滲透,到自動駕駛、DuerOS等戰略性佈局,正是這一大批優秀AI人才的強勢支撐,保證了百度AI戰略的高速、平穩行駛。

陸奇在百度的使命已經達成,他的離開,也正是百度這些青壯年續寫新篇章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