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太白?独自绽放的青莲

李白为什么太白?独自绽放的青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应该没人不知道他是谁。

而他所创作的《将进酒》更是千古流传,大多数人即使不能通篇背诵,也总知道这开头的两句。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还是学生时代,那时年少,未曾深思过其中之意,只觉得词句磅礴大气,起伏跌宕,完全彰显出诗人豪纵狂放的个性。

多年过去,在这繁重的生活,与机械性的工作中,也没什么精力再去通读和琢磨。就在几日前,一个巧合的时机,当我再次看到这首传世之作时,我竟发现,原来这首诗中竟带着难以言语的失望与悲愤。我一直对李白没有过于深入的了解,之前一直也认为他是生于大唐盛世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性情该是豪迈潇洒,孤高傲视,所著诗文多也多是语句磅礴,华美壮阔。我很疑问,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在诗中流露出如此悲怆之情。于是,又开始查阅资料,研究起这位盛唐的伟大诗人。

李白为什么太白?独自绽放的青莲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卓尔不群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

在政治追求上,李白的理想宏远,怀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志向。当他42岁时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之际,便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词句中就可以看出,李白对入仕的心情是何等的激荡兴奋。

文人入仕为官除了伸展抱负之外,更想要高居庙堂,留名千古。而李白则不然,或许是因为道家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所追求的是,“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後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

所以,高居庙堂永远不是李白的最终理想,他的理想之是施展其治国之道,使得天下安稳,百姓安居,而后全身而退,游历于五湖九州之内,仗剑把酒,做一个逍遥的游侠诗人即可。如此潇洒的性情,我也当真向往。

然而,李白的理想志向,在那个年代,却没有得到施展。当时的唐玄宗已经变得昏庸腐朽,再不具备壮年时的英明决断,他召李白入仕,也并不打算让他施展“经世济国”的才能,而是因为看重他的诗词才华,想要利用他的文墨本领来为皇家粉饰门面而已。所以,李白在入仕的三年中,并未获得实在的权利,反而像一个工具,一个摆设的花瓶.做过最大的官是翰林待诏,六品。唐初,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以备传唤。相当与御用文人,每天做的事就是写些歌功颂德的肉麻的诗。

在这段期间,也让李白明显感受到了宫廷的中黑暗、腐败的一面和权臣之间勾心斗角丑恶,这令他感到非常的失望。他的性格本来就非常清高孤傲,当皇帝的工具做虽说心中难过,却还可以容忍,毕竟皇帝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要他去巴结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这等权臣小人,那对于李白这种傲视权贵的人是绝对做不到、也不屑于去做的!

可是,在一个腐朽污浊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人过于清明高傲,那么所有人都会视他为仇敌。李白也是如此,所以在天宝三年,李白在备受排挤的情况下毅然辞官,唐玄宗也毫不犹豫的马上批准,赐金放还。“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就这样体面的离开了长安。在朝廷的时间虽短,却使李白看到了朝廷的没落与腐败,因此,李白的诗歌受到了极深的影响。入仕之前,李白的诗歌大部分曲调昂扬,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前途充满了自信。但是在离开长安之后,功名挫折带来的迷惘感、知音难遇的寂寞感、宦途艰难的悲愤感、生命促迫的忧患感,使李白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生活在失望、迷茫、痛苦的情感煎熬中,因此,即便李白性情再是洒脱,诗歌中也难免出现悲怆、愤懑、失落。

就像离开长安时,写出了《梁甫吟》

长啸梁父吟,何日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我辈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触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父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阢当安之。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遭受挫折的愤恨,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李白为什么太白?独自绽放的青莲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矛盾,虽然才名远播天下,却因为朝堂腐朽,使其有志而不得以施展,晚年更是因为卷入“永王之乱”而流放夜郎。他是一个成功而伟大的诗人,可在政治理想上却成了一个永远的失败者。我想,这该是李白心中的痛楚吧。

世人敬仰李白,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对我来说,我所欣赏的更多是他洒脱自信的性情。仔细想想,他这一世无论受到何种挫折,也从未丧失其高傲的风骨及胸中的自信,在他的诗文中,可以有无边的愤怒、淡淡的悲伤、隐约的颓丧,却永远不曾有过丝毫的自卑!

这一点,在残忍的现实中,也许只有你可以做到,也许只有你的白才是现实无情的唯一背景。

我醉了,该去休息了……

“太白兄,你这一千二百年前狂放的诗人、洒脱的醉仙

,我希望能有一日,可在醉后入梦,与你畅谈对饮,虚幻且真实的感受一下,你那令我心驰神往的豪情!若能得此一梦,当真快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