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深入渭南调研交警大队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7月17日上午,交警总队政委李昌、政治处副主任王先、科长杨建荣一行深入渭南交警支队,调研交警队伍建设和交警大队领导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渭南支队闫丰胜支队长、副政委兼临渭大队大队长张军、政治处主任薛峰、副政委王平,高交、华州、高新大队领导参加了交流座谈会。

李昌深入渭南调研交警大队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会上,与会大队领导,政治处主任薛峰、副政委张军、王平分别对渭南交警系统队伍现状进行了汇报,并就如何抓好队伍建设和提升交警大队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建议。一是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做好大队、中队领导素质提升是关键,组织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要强,内容要充实、形式要丰富、要贴近实战;二是注重基层民警培养。对各个层面的民警进行定项委托培训,提升民警专业素质,注重理论学习与业务素质提升并重、教育与引导并重、培训与锻炼并重、关怀与严格并重。三是注重民警梯次培养。针对部分年轻民警缺乏吃苦奉献精神,理论知识转化实践能力差等问题。要着力培训政治素质,着力提高一线民警的执法能力水平,注重做好传帮带,培养骨干力量。四是增强民警职业认同感。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针对性学习培训少、时间短,规范性、系统性管理不到位,建议对各级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培训,一级抓一级落实,需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李昌深入渭南调研交警大队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闫丰胜支队长,就渭南交警队伍建设提出了三个不适应:一是重要性认识不适应。对艰巨任务的不适应,反映出认识问题,队伍建设工作根本在人,新形式下的任务与过去发了很大变化,压力任务责任倍增,不管从警力、基础建设、素质上都不适应,我们交警的任务非常多、非常重,特点成分复杂,任务重与队伍现状形成巨大反差,影响队伍健康发展,影响交通安全发展。在新时代新任务下,我们更要重视,确保稳定守住底线。二是目前队伍从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不适应。民警享受的待遇与付出不适应,基层大队、中队营房建设,职业保障不行,协警待遇低与付出不适应,执法规范化不适应,案件办理简单不达标,队伍结构问题。当前社会,交警的社会属性非常强,关注程度非常高,面对面与群众接触,要会说话、会执法、会配合、能做事、懂办案的民警进行警力补充。三是交警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当前的交警让人感觉朴实,吃苦精神强,但简单粗放。建议:一是从职业化,正规化角度,从省厅有一个宏观的政策规范(营房建设、警力配备等标准),维护民警权益,尊重民警权利,政治关怀,民警才有归属感。

二是结合开展交警大队长素质培训,把大队长和支队领导作为系统化培训重点,队伍是根本,要打造即会带队伍又会抓工作,要打造适应新时代高素质大队领导和支队领导,提升交警队伍的能力和战斗力,传承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形成向心力,生成战斗力。

调研中,李昌政委,对渭南支队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今天座谈会收获很大,大家提出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结合实际,对交警大队队伍素质提升行动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渭南要把临渭大队经验再推广,发掘培养典型,把队伍管理顶层设计发挥到最大化,为全省做好表率,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抓队伍素质提升有力的推动整体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