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呂雉(公元前241~前180年)是西漢王朝創始人劉邦的原配夫人,史稱呂后,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統治者,因其謀略與運籌帷幄之力臨朝聽政,並且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其消除異姓王侯以及迫害戚夫人等手段之狠也令人髮指。

結髮劉邦,鋤禾耕種事農桑

呂雉童年時生活安逸,與兄弟姐妹們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單父,其父親人稱呂公,是當地頗有些名望的鄉紳。但後來呂公與豪門結怨,為躲避打擊報復,保全家安康,呂公帶家人遷往沛縣。

呂公與沛縣縣令是多年好友,眾鄉紳聽聞縣令有貴人來訪,於是紛紛前往慰問。為答謝地方眾人,呂公便舉辦宴會宴請賓客,而籌備宴會的事情則交給沛縣縣令手下官員蕭何負責。按當時規定,錢不滿千錢便坐於堂下,只有獻錢上千者方可入堂上飲酒。當時的劉邦還沒改名為劉邦,而是叫劉季,為泗水亭長。劉邦向來遊手好閒,又身為泗水亭長,縣令的好友宴請賓客哪有不湊熱鬧之理。當然,他深知唯錢多才可入貴席,因此在記禮賬時便高喊:“泗水亭長劉季,賀錢一萬!”然後便直接走到堂上。聽見有出手如此闊綽者,呂公便對劉邦產生了興趣,但實際上,劉季分文未帶。除此處被吸引外,呂公是一個非常迷信相面的人,他看到劉邦之後十分吃驚,此面相非同凡人。於是酒宴散後,呂公便對劉邦說:“我有一個女兒,想許給你為妻。”劉邦乃大齡未婚青年,當然欣然接受。但是,這門親事卻遭到了呂公夫人的反對:怎可把女兒嫁給一個遊手好閒的人呢?這可是女兒的終身大事啊!但呂公是一家之主,決定了便不可更改。更重要的是,呂雉毫無怨言地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當時參加呂公的宴會,劉邦是分文未帶,若是家底豐厚絕對不需要這麼做。所以呂雉嫁給劉邦時,生活並不富裕。而劉邦當時是泗水亭長,經常有公務在身,也並不能時時在家陪著呂雉。於是呂雉在家親自下地幹活,做針黹,自食其力,養育兒女,孝順父母。

早年的劉邦有些不好的習氣,加上臉皮也比較厚,常四處閒逛討酒喝,性格豪放並且哥們兒義氣重。在一次押解囚犯的途中,不斷有囚犯逃跑,最後劉邦一氣之下把剩下的囚犯全放了,尋思著大家都逃跑,然後他自己也逃跑保命。劉邦這一舉動感動了好些囚犯,當時是亂世,於是好些人乾脆就跟隨劉邦,劉邦便有一定的武裝力量了。此時的呂雉除了要獨自支撐家庭撫養兒女外,還得時常為丈夫送禦寒衣物及食品。

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顛沛流離,人質兩年方離楚

公元前209年,“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陳勝同吳廣打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起義,劉邦率眾響應,呂雉的兄長也都跟隨劉邦的隊伍轉戰南北。

公元前205年,也就是漢二年四月份的時候,趁項羽在山東一帶平息戰亂之機,劉邦攻打楚國彭城,希望藉此機會消滅項羽的勢力以及接走父親和妻兒。但是到彭城之後,劉邦貪念財色,誤了接親人的好時機。項羽殺回彭城,並派人去找劉邦的家人。為躲避項羽的追殺,劉邦家屬自己藏了起來,結果項羽和劉邦都沒找著他們,劉邦之父與呂雉也和兩個孩子走散。後來,兒子和女兒在途中遇到劉邦,但呂雉和劉父卻在途中遇到項羽軍隊,被帶回軍營充當人質,整整被項羽關押二十八個月。

做人質期間,項羽曾想以“烹太公”之法來威脅劉邦,逼迫其投降。倘若項羽真如此,烹太公之後,呂雉恐怕也在劫難逃,那麼歷史上的呂后肯定也不存在了。但是當時劉邦並不吃這一套,並不在乎項羽的恐嚇。項羽大怒,後經項伯調解,太公躲過一劫,呂雉也無大難。後劉邦利用“鴻溝議和”的騙局,將太公和呂雉解救回漢,呂雉才得以結束兩年多的人質生涯。

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遇人不淑攜幼子,奪嫡風波終平息

項羽的謀士范增曾說過:“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實際上,劉邦並不只是在山東時如此,而是一向都有此毛病。在娶呂雉之前,劉邦就已經和一些女人在一起鬼混,並且還有一個孩子,這孩子便是劉肥。不足二十歲的呂雉,即將與她結婚的男人居然有一個非婚生的孩子,這對任何年輕女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很容易承受的事情。

婚後的生活也並不是一直很美妙。呂后經歷過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並且還有兩年多的時間曾被項羽抓去作為人質,因此不難知道,呂后與劉邦是常分離的。並且,在作為人質期間,劉邦也已經寵幸上了戚夫人。待呂雉歷經磨難回到劉邦身邊的時候,原來早已過盡千帆,枕邊另有新歡,並且此時戚夫人也已經生下了劉邦的孩子趙王如意。即使作為君王,劉邦也仍然同其他的男人一樣,當然更愛美姬。呂雉比戚夫人年長,且兩人長期分居,自然關係日益疏淺。人質生涯結束之後,呂雉與劉邦也仍然分居。

劉邦因寵幸戚夫人,也疼愛戚夫人之子如意,因此想廢太子劉盈而立如意為太子。劉盈乃劉邦正妻呂雉之子,按傳統必須是嫡長子繼承王位以及財產,劉邦卻意欲反其道而行之,終引起眾大臣以及呂后的嚴重不滿。朝中大臣孫叔通、周昌等人均勸阻劉邦。作為太子的母親,呂后當然是竭力反對劉邦廢長立幼的做法,這不單是涉及傳統,更涉及呂后自身的地位和利益。於是聽謀士諫言,呂后召見張良讓其獻計。張良告知劉邦非常看重隱居在商山上的四位高人,他們雖然頭髮盡白,但是卻非常有能力。劉邦一直想請他們來輔助朝事,無奈老者們嫌劉邦處事傲慢,都不應召。呂后得知,就讓其哥哥呂澤帶著太子的親筆信,並且奉上厚禮,上山請四位老人出山,四位老者居然全答應出來輔佐太子劉盈。劉邦知道後非常吃驚,也知道呂后確實很厲害,太子羽翼豐滿,他是很難廢太子的了。從此以後,廢太子之事便得以平息。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初定江山,自然有不少開國功臣。經過戰爭的洗禮走入比較安寧的時期,大臣們難免有居功自傲的嫌疑,多疑的主子也難免會擔心自己的臣子另有居心。漢初時候的劉邦也一樣。

在剷除異姓王時,呂后為劉邦立下大功,先後助劉邦剷除彭越等異姓王,就連戰功赫赫、著名的軍事家韓信,也被呂后所騙殺。韓信熟知兵法,才能為蕭何所識,被舉薦而跟隨劉邦征戰並打下天下,給後世留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諸多膾炙人口的兵法典故,最終卻被劉邦猜疑謀反,呂后聯合蕭何而將其誅殺,落得兔死狗烹的結局。後人所熟知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便由此而來。

劉邦去世之後,呂后之子惠帝劉盈即位,呂后實掌大權。惠帝生性忠厚,看不慣呂后所作所為,尤其是呂后將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毒害,戚夫人被弄成“人彘”之後,惠帝大病,之後便不理朝政,幾年以後便憂鬱而死。此後呂后便扶植被稱之為“少帝”的惠帝幼子即位,自己臨朝聽政,為太皇太后,並大量扶植呂家勢力,培養出勢力強大的外戚集團。

呂后也有有風度的一面。雖有人稱呂后視大臣為糞土,懼匈奴猶懼豺狼,但是當匈奴王冒頓單于挑釁時,呂后雖大怒卻強壓心頭怒火,採取謀士建議精心解決,終化干戈為玉帛。

值得一提的是,呂后掌握大權之後,依然是按照劉邦在位時期的政策和用人制度行事,並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國策,重視農業生產,又有節制地調整經商政策,與匈奴繼續保持友好和親,因此在其統治時期,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后呂雉,如何謀略與風度並重,運籌帷幄臨朝稱制

公元前180年,中國第一位掌權皇后呂后病死,與漢高祖合葬一陵。此後外戚集團與皇族集團矛盾激化,諸呂被殺,皇族勝利,呂后的政治計劃也宣告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