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破译了基因密码,是不是可以永生呢?有何依据?

Eleanor丶影子


目前一些有关衰老的科学观点:

1.自由基学说

在人体新陈代谢时产生不对称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它能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生成一种脂褐素沉积在人体细胞中,导致细胞活性下降,造成衰老。这种脂褐素沉积在免疫器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脑细胞中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在皮肤细胞中导致皮肤粗糙;在头发细胞中会导致白发脱发;血液中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它还会带来雄性雌性激素的减少。

当然如何克服这种脂褐素的影响呢?公认的维生素E和C能有效防止它的生成,蔬菜水果和锻炼身体同样奏效。

(编入教材的自由基学说)

2.DNA端粒学说

真核生物的线状染色体,每一次半保留复制都会损失一小段DNA片段。但端粒具有防止其磨损的作用,每一次细胞的分裂,端粒长度都会剪短,最终会导致细胞无法继续分裂,导致个体的衰老死亡。不过这种学说目前发展还不完善,很多问题无法用端粒学说来解释。

(端粒延长技术可以延长细胞寿命)


尽管观点不一,但个体衰老的原因已经找到:细胞的普遍衰老。

3.抑癌基因p53

癌细胞无线增殖的特性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永生的希望。

科学家找到了p53基因。

p53基因会编码产生p53蛋白,它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要知道,衰老细胞一般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DNA损伤,理论上应该启动p53蛋白,让其细胞凋亡,防止其危害其他细胞。

但出于某种未知原因,p53并没有起作用,让大量衰老细胞在人体逗留,引发人体衰老。 而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衰老细胞中有一种叫做FOXO4的蛋白质,它能住p53蛋白,让它失活,这样,衰老细胞就能长期存活,逃脱凋亡。 目前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物质,它能结合p53蛋白,让它不受FOXO4的影响,并且依然能发挥它正常的功能,因此,理论上这种设计出来的多肽能促使衰老细胞凋亡,从而实现细胞更新。


4.记忆的留存?

然而,如果这事发生在大脑上,会发生什么?

大脑的记忆机制的秘密,还未被完全解开。

人脑记忆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元和突触。

人脑含有大概850亿神经元,一百万亿到一千万亿的神经突触。

在人类现有的寿命范围来看,这样庞大的记忆物质基础,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似乎是无限的。


但是,如果活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尽管大脑细胞更新换代,永远不会出现普遍老化,原有的记忆是否还能得以保存?记忆是否会紊乱?记忆是否会被遗忘呢?

如果记忆被遗忘,那还算是永生吗?


期待未来。


想看更多?

来“蚂蚁科学”小程序



蚂蚁科学


不可能。基因密码的破译含义是搞清楚每个基因编码什么蛋白或微RNA。並且阐明这些蛋白或RNA的全部功能及其在病理状态下的作用,目前约两万个人类基因仅仅只有上千基因己被破解,基因组分析只是全部基因的序列,据主流科学家推测每个基因可能编码数种蛋白,人类约有十多万种蛋白多肽。人的寿命是与基因有关,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比如与飲食运动心态的调节,人体内外生态中的微生物汚染等等有关。人类基因的解码尤其是与常见病疑难病及致死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及预防方法研究极为有益,因此无疑地有益于延长寿命延缓衰老。但绝不可能无限永生,因为环境对基因的作用不取决于基因单一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