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雨水“撤兵” “烤”前先“焖”一会儿的天气模式来了

虽然雨水仍在个别地方“偷袭”,但相比之下,它已撤下了不少“兵力”。

连日来,蓉城遭遇频繁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让当季的气温有些“有心无力”,甚至还有点脱离“大部队”节奏地“姗姗来迟”。相比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高温热浪”,成都人感受到的,那是夏日里奢侈般的清凉。

7月17日,我们正式迎来今年“加长版”的“三伏天”。“三伏天”是我国绝大部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一个时段,年极端最高气温往往都出现在这个时段。

成都雨水“撤兵” “烤”前先“焖”一会儿的天气模式来了

雨水一“收兵”,成都的气温也赶在“入伏”的时候应应景。气象数据显示,成都17日最高气温达到32℃,已经比前一日平均升高了3℃左右。所以相比之下,成都街头的“夏日风”又逐渐明确清晰起来。

按理说,32℃的气温并不算热,但多数成都小伙伴却已明显感受到:这样的温度,热感已是相当强烈了。其实除了温度的实际反应外,我们不能忽略了另一个影响我们身体感受的要素——空气湿度。

记者查相关资料了解到,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空气就越潮湿。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体也就感觉约越快,反之感觉越热。

成都雨水“撤兵” “烤”前先“焖”一会儿的天气模式来了

多雨潮湿是四川盆地夏季最明显的气候特点之一。记者查看17日当天成都气象数据了解到,11时全市所有区市县空气湿度达到和超过70%以上,局地甚至超过了90%以上,20时,湿度达到和超过70%的区市县近20个,达到和超过90%的有5个。可以说空气湿度是非常高的了。

气象专家表示,当气温只有28℃,但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人们会有温度超过34℃的感觉。

另外,人体正常温度在36℃-37℃左右,人体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汗液蒸发的方式向外发散。当空气湿度过高时,热量无法有效发散,直接影响人调节体温的排汗功能,所以会感到闷热。

在医学上,一般人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身体感觉最舒适。且总的来说,人在高温但低湿度的情况下比在温度不太高但湿度很高的情况下的感觉要好。

未来三天,成都白云飘飘,阳光夹道相迎。需要注意的是,局地对流性天气仍有可能出现,局地有阵雨或雷雨天气,但主要出现在傍晚到夜间,且主要集中在成都西部、西北部等地。

而随着雨水的陆续“退兵”,气温的“主力部队”跟着就来。未来三天,成都气温平稳中迎来一波涨势,最高气温34℃。虽然还达不到“炙烤”的高温天气,不过“清蒸”、“焖煮”的感觉可一点也不会少哦,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成都雨水“撤兵” “烤”前先“焖”一会儿的天气模式来了

成都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7日晚上到18日白天:

多云间阴有分散性阵雨,西北部局部中雨,气温23-32℃;

18日晚上到19日白天:

多云间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小雨到中雨,西北部的局部地方暴雨,气温23-33℃;

19日晚上到20日白天:

多云间阴有阵雨,雨量小雨到中雨,西部山区大雨到暴雨,气温23-34℃。

成都雨水“撤兵” “烤”前先“焖”一会儿的天气模式来了

相关提醒

“三伏天”时间开启 这9条禁忌要注意

7月17日起,正式进入“三伏天”时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全国大部进入“炙烤模式”和“蒸煮模式”!大家防暑降温的同时,注意这9条禁忌不要犯: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会室内闭窗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营养不全面,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适当吃些瘦肉、鱼、鸡蛋等富含蛋白质食物。餐前少量饮用菜汤、鱼汤等开胃汤还能增加食欲哦。同时,人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良好来源,可以说多食。

3.忌冷风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可以搭个披肩。

4.忌大口急喝水

大口急喝水,水分会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对于冠心病患者尤为危险。

建议:每次喝水别超200毫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而是少量多次补水为宜。

5.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建议:

少喝冷饮,白开水才是解暑的最佳饮品。

6.忌冲冷水澡

当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洗澡时间10-15分钟即可,最长不超过30分钟。

7.忌整天不出汗

不要怕热就不运动,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有适量运动,不要整天泡在空调房,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8.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9.忌情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比如生气时,血压会上升,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许多。

建议:保持平静舒畅的心情。当情绪激动时,要理智消解,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怒气,使心情以平静。

天府早报记者 朱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