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用两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两江新区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彰

记者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了《关于表扬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商事制度信息化建设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其中,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入选表现突出单位名单,受到通报表彰。

近日,两江新区公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方案(试行)》,其中提出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两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6年5月上线的两江新区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囊括投诉举报指挥调度、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7个系统。

通过大数据采集归纳,两江新区6.9万多户市场主体以及由此产生的上百万条数据,都整合在市场信用监管平台上,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业务信息等。

比如,通过业务信息,该局可以查询该企业的特种设备和许可证等内容,甚至包括电梯数量、每个电梯的检修期等。

其中的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深度挖掘,形成市场监管大数据库,掌握市场动态、防范监管风险,实现精准监管。

据介绍,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将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分为了A、B、C、D四类,并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分类,采取相对应的监管措施。

目前,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已经通过与税务部门制定信息化共享发展规划,实现了两江新区市场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共享,用“互联网+政务”的思维,努力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据悉,该系统能最大限度改变过往地毯式人工监管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激发社会主体对于信用的认可度,助推两江新区打造市场诚信体系。

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也将促进两江新区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能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2017年9月,该局进一步推出了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族谱图,将企业自成立之日起的信息全部录入,对企业进行全景式画像,在防止企业风险的同时也为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依据。

通过这些数据,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就能对企业的人员招聘、社保缴纳、广告投放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判定其是否成为僵尸企业或者空壳公司。

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该局报送的“信用+大数据市场主体监管平台让市场管理更简单”的应用案例也荣获了“全国信用应用十大实践成果”提名奖。

“下一步,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将按照部署,不断推进全程电子化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区内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该局负责人说。

(记者 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