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新一代年轻人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是什么让新一代年轻人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的开篇就写道: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

因为物质的极端丰富,“隐形贫困人口”出现在你我身旁。他们衣着光鲜,生活优雅,消费欲高,但背后有共同的脆弱:收入中等,没有存款,变故一旦出现,瞬间回到贫困。

我们找到自称是隐形贫困人口的几位年轻人,他们有话要说。

是什么让新一代年轻人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因为工作需要,我是不可能穿着裤衩、拖鞋就出门的。做艺人经纪人,平时就是跟通告,安排艺人行程。穿得土了,不仅是给自己丢人,更让团队脸上挂不住。

所以我是男生中比较注重打扮的,钱也基本花在了这些跟面子有关的工程上。虽然不用涂脂抹粉,但是基本的保养要做好。我房间里有张小桌子,堆满了水、乳、霜、洗脸仪、洁牙器、洗眼液、鼻腔冲洗器,一般的女生朋友到我家里来,桌上的瓶瓶罐罐会让她吓一跳,认都认不全。

脸保住了,穿搭也得匹配。我平时买衣服不算太多,但几乎每一件都可以穿很久。记得那件最贵的外套,当时试穿之后,整个人的心情一下亮了,感觉怪闪的。买!几乎没怎么咬牙,我就拿下了。

我没有女朋友,除了每个月3000块房租的固定支出,剩下的几乎全都用来逛和吃了。去年是我疯狂买鞋的一年,价格在1000块左右的鞋子就买了五六双。男生的鞋有点儿像女生的口红,看起来都一样,但一有新款便忍不住剁手。买鞋一时爽,之后半个月难免吃土度日。

是什么让新一代年轻人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看了三套房之后,我和媳妇儿就决定出手了。虽然房子对所有北漂来说都是刚需,但我俩绝对是冲动消费。

去年12月底,我心血来潮地跟媳妇说,咱去看房子吧。两个人就跑到了大兴。也许是头两套房子太窄太破太贵,第三套太敞亮太像样,看完之后我俩就把合同签了。

订金10万是我们工作两年攒下来的钱,除此之外,只剩10万存款。我们的房子要270万,公积金可以贷款154万,还差96万。虽然刷卡很麻利,但我们心里也没底,能跟亲戚朋友借到这96万吗?

签完合同,我和媳妇各自给老家打电话。父母听了我们成为房奴的消息,激动地表示:家里没钱。挂了电话,我俩懵在了原地。按照我们内心的小剧场,剧情应该是这样上演的,双方姑姑、叔叔、姨妈、舅舅家里都会有些积蓄,每家出个十几万,96万分分钟到账。可现实的情况是,亲戚们要么刚刚买了房子,要么家里有其它急事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俩娃娃怎么不提前打招呼呢?

买房倾尽了所有,装修我们只花了两万块就搞定了。能网购的绝不进店,能二手的绝不换新,以后更要勒起裤腰带了。虽然有房子,但说是隐形贫困人口绝对没毛病。

是什么让新一代年轻人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因为开一辆轮胎改装过的红色宝马3系,我常被误以为是小富婆。是啊,开得起宝马的人,怎么能算贫困人口?但看到上班时的我你就明白了。

我在园林处下属的一个单位,月薪2800,老公是企业司机,月薪2000出头。我们俩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到5000块,连我车一年的保险都不够。

车是爹妈给的,房子也是。我俩父母都是生意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有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生孩子之前的坎儿,虽然都费钱,可毕竟次数有限。等生完才明白,尿不湿这种日用品,才是花钱的硬仗,因为它们是以加速度消耗的。100多一包,平均每天要尿走20多块钱。

其它硬件也不能委屈了,婴儿车要高景观的,带小伞和睡篮,3000多。婴儿床要实木无甲醛的,商场特价的,也是3000多。几百块的仿生婴儿床,据说可以模仿妈妈的子宫,把宝宝全方位包裹进去,不哭不闹特有安全感。一小块软软的安抚巾100块,据说孩子攥在手里就像抓住妈妈的手……

不要是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全部。我光湿纸巾、棉柔巾就囤了2000多块钱的。还有各种玩具和婴儿用品。孩子一岁半前都是口唇期,要通过咬东西认识这个世界,都买食品级的硅胶牙咬玩具,小一千块正常。

就这样,女儿出生10个月后,结婚时收到的礼金已经一点不剩了,我们成了实实在在的贫困人口。最近,身边的人都在给孩子报早教班,一节课接近200块。我的钱包实在不够鼓,想了想,只好再去多下几单绘本,准备自己在家教娃了。

等等,这样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的隐形贫困人口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自认为是这一族群里面的请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