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要緊緊的抓住「龍頭股」?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在行業中,龍頭公司是指在行業中居於領導地位,在規模、技術、渠道等領域具有經營優勢的公司。由於馬太效應的影響,自由競爭的結果是走向壟斷競爭,在壟斷競爭的架構下,龍頭公司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其他的公司將會越來越邊緣化,結果是湯都沒得喝。

在一個地方,知名的火鍋店會吸引附近的居民排隊就餐,排的隊越長,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排隊,然後生意更加火爆。而另一旁的火鍋店,則可能是門可羅雀,需要揀旁邊火鍋店的漏。

我們還可以舉更多例子。譬如在天貓商城的壟斷下,淘寶幾乎壟斷了C2C消費品零售市場,其他C2C模式必須繞開消費品才能找到生存的機會,譬如孔夫子舊書網。在房地產市場,經過一輪牛市的洗禮,小公司不僅沒分到一杯羹,市場反而被碧恆萬等龍頭地產公司奪取。

市場是殘酷的,消費者能記憶的東西是非常有限的,一旦某一件事務佔據了用戶的心智,要想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是很難的。譬如同樣是造房子,別人就會認為萬科恆大的房子質量好戶型好?造房子本身沒有多大技術含量,只要按規定建的房子質量都差不多。

在消費者看來,選擇一個大家都認為好的品牌的試錯成本是最低的,接受一個新的品牌往往面臨較高的試錯成本,因此,一個成熟的消費者往往會選擇跟從潮流或者大眾。行業龍頭公司往往佔據了該行業的主要的聲譽和影響力,佔據了用戶的心智,因此,一般來說其龍頭地位也會越來越穩固。

既然龍頭公司的業務具有自我強化的效應,規模會越來越大,業績也會越來越好。對投資者而言,選擇股票標的的核心就是找到能夠維持核心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

市場上的龍頭很多,尤其是細分市場的龍頭就更多了。對部分規模龐大的行業來說,行業龍頭並不是指某一個公司,而是可能是處於壟斷競爭地位的兩三家公司。

為什麼我們要緊緊的抓住“龍頭股”?

細分領域龍頭

市場上的龍頭很多,細分市場的龍頭就更多了,但並不代表每一個龍頭公司就值得買,我們要選擇的龍頭公司必須是能夠長期維持競爭優勢的,龍頭地位顯著的,消費者轉換成本高昂的龍頭公司。

海康威視通過這些年的耕耘,拿下了很多的國有企業和公共場所的視頻監控業務。要說監控系統說不上有多高的技術壁壘,只要想進入這個行業,技術不是最大的阻礙。由於海康威視拿下很多的視頻監控安防業務,對用戶來說,撤掉海康威視的安防系統,換一個全新的系統將面臨很高的轉換成本,譬如將涉及相關員工的培訓,系統的維護、新設備的可靠性驗證、不同子公司系統的兼容性以及新的裝修美化成本。

不是一個龍頭就應該重點關注,我們不僅要關注A股的龍頭,更要關注它是不是中國行業領域的龍頭。若是一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則需要關注是否取得了細分領域的壟斷地位,如果沒有,就不要再爭論是不是龍頭了,看業績就行了。行業太細的龍頭,只是一塊雞架,啃起來有味兒,卻沒什麼肉啊。

女裝龍頭朗姿股份,這個龍頭只是A股女裝的龍頭,並不是中國或者某個地區的女裝龍頭,這種龍頭就是掛著龍頭的名,卻無龍頭的實,“龍頭”概念含金量為零。

龍頭往往是站在高處不勝寒滴,時刻要提防著下面的小弟追上來,因此找龍頭一定要關注企業是否有能力維護龍頭的地位。如果企業缺乏足夠的能力維護其龍頭地位,就不要給它相應的溢價。

買龍頭,就是買一個確定性。買龍頭,不用交“智商稅”。買龍頭,拒絕做下酒的做韭菜。

最後,給大家安利一個龍頭股的網址:https://xueqiu.com/6910692813/80868849?from=singlemessage

讀者們對龍頭股還有什麼看法,加入我們的粉絲群,一起探討龍頭股的投資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