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徐霞客游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里爲何隻字未提?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鄭和故里晉寧

徐霞客是旅遊達人牛人。

然而在他考察雲南的200年前,還有一個更牛的人!人家玩的是國際旅行。

這個人就是鄭和!對,就是七下西洋的那個鄭和

兩個人本來是沒有什麼交集的。

但因為徐霞客在雲南考察的日子裡,在今天認定的鄭和故里晉寧,呆了20多天,和當時的知州、朋友吟詩作對、遊山玩水,甚至打聽故人朋友的消息。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據考證,在公元1638年農曆十月初四至十月二十四日的二十天時間裡,徐霞客到這5個認證點當時的州城考察自然地理環境、城池、衙署,遊覽周邊風景名勝,考述州境主要河流和山脈,考察自晉寧州至昆陽州沿滇池湖岸自然、社會狀況。

2018第四批“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尋找與論證行動”活動中,晉寧區有5個點位成為徐霞客遊線標誌地。

5個遊線標誌點位分別是:

  • 晉城老城區(含盤龍寺)
  • 昆陽舊城(含昆陽小街文明坊、縣衙舊址、九水井)
  • 滇池南部水域
  • 金砂寺
  • 石將軍山。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晉寧盤龍寺


然而,在事無鉅細都做記錄的《徐霞客日記》,沒有隻字片語提到這片土地上出生的牛人鄭和。這不符合常理啊?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要說原因,主要是雖然是故里,除了悲催,其實和鄭和關係不大,而徐霞客也不可能了未僕先知!

在古代,彰顯名門世家的不是如今的xx故里,哪怕是皇帝、神仙誕生之地好像也沒有這一說。

人們更注重的可能是府第門頭上的那個牌匾。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鄭和雖然出生在晉寧,但並無其他早期生平事蹟傳世。

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推測,鄭和或於洪武十三年(1381年)為明軍進攻雲南時所擄,遭受“宮刑” [6];(1382年)被選於宮中尚衣局訓育兩年;(1384年)14歲的他經宮中指派,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

也就是說,鄭和的童年很悲催、悲慘。

就算遭受宮刑、作為太監,也不是通過正道成為太監的。

加上身世坎坷不可考,那怕後來深得信任、權傾一方,除了領養的後人之外,對故里晉寧當然就說不上什麼光耀門庭了。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國去世,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今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這麼說來,不說生前,哪怕是死後,和晉寧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現在考證的晉寧是鄭和故里的線索,最早也要追溯到1931年出土發現的一塊雍正年間去世的鄭和十二世孫婦“的墓碑。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所以,作為明朝的徐霞客,當然不可能知道他曾經停留了20多天的土地上,曾經在200多年前這裡誕生過一個和他一樣偉大的牛人


現在的晉寧,可以說是兩大牛人齊聚:

鄭和和徐霞客。

而且作為古滇國的國都所在地,按理來說應該旅遊資源豐富,可惜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現在的晉寧旅遊景點,有歷史正溯的,主要是:晉城古鎮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晉城古鎮位於滇池東南岸的晉寧縣晉城鎮,三面環山,一面是濱湖丘陵平原。

古鎮西約五公里處,便是名聞遐邇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寨山。石寨山是一代滇王或幾代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地。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晉寧縣晉城鎮一帶是古滇國都邑,是滇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心所在。兩千多年的歷朝歷代,兩漢時,晉城名滇池縣曾先後作過益州郡、晉寧郡、寧州郡、建寧郡的治所。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然而,滄海桑田,大部分已經譭棄了。幸運的是城牆雖然拆去,但古城內明清時代的民居和公共建築如今卻大都保持完好,使我們仍可想起當年古城的繁盛景象。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老城的上西街、下西街、官井街等八條街道組成田字形附以數十條小巷的格局,據說乃自明萬曆年間保留至今。

街巷間保留著的民居院落,多為“幹欄式”、“一顆印”結構,採用“三間四耳”及“兩間兩耳”四合院佈局。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晉城古鎮周圍的自然景觀十分優美。膾炙人口的五言古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據考證,此詩乃清順治乙丑(公元1625年)舉人王壽祚所作。王是晉寧金砂人,詩中描述的就是晉城東門外盤龍寺沿路春天的郊野景色。

「雲南徐霞客遊線標誌地」晉寧是鄭和故里,遊記裡為何只字未提?


專注於有觀點、有內涵、有看點的雲南人文旅遊,如果喜歡請右上角“關注【吳叔滇遊記】,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