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平方的铜丝线可以承受20A电流吗?

徐耀燕


2.5平方的铜线在相应的使用条件下是可以承受20A电流的。

关于2.5平方的铜线可以承受多大的电流,我们要针对其使用情况,分别来分析;我们还是以家装电线布线为例,来分别分析2.5平方的铜线在不同地方使用条件下可以承受多大的电流(此时是不考虑使用长度因素的)。


首先我们按照电工经验口诀来做个计算:

  1. 口诀简要摘抄两句:十下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
  2. 意思是10平方以下的电线载流量等于电线平方数的五倍,2.5平方铜线承载载流量要按照4平方铝线来计算,穿管和高温要打八折和九折;
  3. 那么电流为4×5×0.8=16A,这个是家中用电2.5平方电线最保守的数据。

我们再参照电线载流量表来选择一下2.5平方的电流:

我们看上面电线的载流量表,2.5平方的电线在家中使用时列举了六种情况,其对应的载流量分别如下:

  1. 2.5平方铜线穿铁管暗敷,管内穿两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26A;
  2. 2.5平方铜线穿铁管暗敷,管内穿三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24A;
  3. 2.5平方铜线穿铁管暗敷,管内穿四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22A;
  4. 2.5平方铜线穿塑料管暗敷,管内穿两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24A;
  5. 2.5平方铜线塑料管暗敷,管内穿三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21A;
  6. 2.5平方铜线穿塑料管暗敷,管内穿四根电线时的载流量是19A。

我们最后再来看一下家装电线的载流量推荐表:

  1. 由上面家装电线载流量推荐表可以看出,2.5平方的铜线推荐的安全电流是18A。

通过上面三种方法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2.5平方的铜线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承载20A电流的;但是在家里使用时是不可以承载20A电流的。以上都是按照国标电线进行计算的,非标不做讨论!


关于2.5平方铜线是否可以承受20A电流的问题,家居杂坛从多个方面给大家做出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最后还是恳请大家关注一下家居杂坛,多给家居杂坛点赞评论转发,万分感谢!


家居杂坛


这个问题需要用一句有很多定语的、严谨的话来回答:理论上来讲,部分符合国标的2.5平方铜线,可以短时间通过20A电流。

下面我解释一下这样说的原因。

“部分”“国标”

国标《GB/T 4706.1-2005》中规定,2.5平方铜制电线的负载电流值(载流量)为16A~25A。很明显,20A在该范围内。但我们却不能肯定的说2.5平方的铜线一定可以承载20A的电流。

这是因为,国标的规定中考虑了制作误差,因此规定中的电流值是一个区间。换句话说,同样是符合国标的电线,有一些可以承载25A电流,有一些却只能够承载16A电流——它们都是合格的产品。

正是利用了国标允许的误差范围,许多商家利用现有的高端技术(小误差甚至零误差技术),直接制作出载流量为16A的2.5平方铜电线,也就是传说中的国标下差线,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钻法律的空子。

很明显,这种国标下差的电线是无法承载题目中所说的20A电流的。但好在如今的电线上都标注了电线的载流量,虽然同属于2.5平方线,但究竟是标准线还是下差线,一看便知。——因此,我们说只有“部分”国标线可以承载20A电流。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范围还在国标线内。今年的315晚会大家也都看了,大量的非标建材流入市场。非标的电线,属于非法的存在,莫说是20A载流量,就算是国标下差的16A都达不到。这种线相信会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加强和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增强,慢慢退出市场,今天我们就不再具体讨论。

“短时间”

虽然2.5平方的标准铜线可以承载20A的电流,《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装修所用的电力电缆范畴内的BV线和BVR线,长时间通过的电流不可超过电线额定载流量的80%——换句话说,20A载流量的铜线,长时间承载的电流不得超过16A。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主要是为了防止电路在过载时,电线无法承载过载时的电流,导致发热起火。因此为了给电路中的过载保护装置争取动作时间,电线的选型要比电路中的实际电流大20%。


居跃在渊


感谢邀请,头条真的好强大,各种问题都有,2016年的时候,装修新房的时候,对于水电安装做了详细的功课,对于用电安全这样的问题,本人很想和大家做一个知识分享,以期能让广大的头条网友少走弯路,生活更加安全和健康。

在进行水电改造时,电线规格及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其中,选对电线规格是保证日后家庭用电安全的基础。但市面上有那么多的规格,到底哪种电线规格才是最适合家用?

目前,家用电线分类比较齐全,按照型号可以分为:BV 单芯单股硬线,BVR 单芯单股软线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照明用线,插座用线,热水器用线,空调用线以及近户总线等;按照芯数可以分为:单芯、两芯以及三芯;按照横截面积可以分为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以及16平方。

众所周知,电线的承载负荷和电线的横截面正相关,具体的数值参见上图!

按照初中物理学知识,20A的电流,最大的用电负荷的范围将是4400-9800瓦之间,显然超出了2.5平方铜线的承受负荷,根据用电安全法则,显然不能使用2.5平方的铜线,选择4平方铜线才可保障用电安全。


谈古论今甲木生


如果一时查不到表,可以按以下口诀估算: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口诀中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给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铝线计算。

上面是根据电线规格估算电流上限的方法,如果是已经知道了负载,要选择电线,也就是根据电线(电缆,下同)载流量选择电线(根据电流选择电线):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心算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m㎡:五倍

16、25m㎡:四倍

35、50m㎡:三倍

70、95m㎡:二倍半

120以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

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25、35,四三界”,就是说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70、95,两倍半”,就是说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估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心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最后,再说说电线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电线也会有少许的差别,但估算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 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部分组成。 常用电线(缆)的特性及代号如下:

CEF——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C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船用阻燃电力电缆。

氧舱电线常采用BV,BX,RV,RVV系列电线,其中: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长期允许温度65℃,最低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500V,直流1000V,固定敷设于室内、外,可明敷也可暗敷。

BX——铜芯橡皮绝缘线,最高使用温度65℃,敷于室内。

RV——聚氯乙烯绝缘单芯软线,最高使用温度65℃,最低使用温度-15℃,工作电压交流250V,直流500V,用作仪器和设备的内部接线。

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软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105℃,工作电压交流500V,直流1000V,用于潮湿,机械防护要求高,经常移动和弯曲的场合。 其实,“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这样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电缆一般有2层以上的绝缘,多数是多芯结构,绕在电缆盘上,长度一般大于100米。电线一般是单层绝缘,单芯,100米一卷,无线盘。 电缆常见型号:

V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第一个V),聚氯乙烯护套(第二个V)

YJV22表示:交连聚乙烯绝缘(YJ),聚氯乙烯护套(V),钢带凯装(22) 型号加“ZR”或“FR”的为阻燃电缆(电线)。加“L”为铝线

电线的型号较简单:

BVV--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铜心线, BV--聚氯乙烯绝缘铜心线;

BYJ--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线;

BVR--聚氯乙烯绝缘铜心软线;

BX--橡皮绝缘铜心线;

RHF--氯丁橡套铜心软线。

通常情况下,直径小的叫“线”,直径大的叫“缆”;而结构简单的叫“线”,结构复杂的叫“缆”。

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很多品种“线中有缆”,“缆中有线”。所以没有必要严格区分。

在日常习惯上,人们把家用布电线叫做电线,把电力电缆简称电缆。 电线电缆主要包括裸电线、绕组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电气装备用。


众里寻她仟百渡


20A电流用2.5平方的铜丝线可以承受吗?作为专业的我来给你分析一波,你看合理吗。

在电学中选择导线是很讲究的,选择导线有着4个方面的原则。

1.按照使用环境及敷设条件选择导线,例如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同样的电流量可能选择不同截面的导线。

2.每个导线都按照发热条件,都有对应的载流量。

3.按照电压损耗来选择导线

4.按照机械强度选择导线

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就是说2.5×9=22.5(A),如果是4平方:4×8=32(A),在往上6平方:6×7=42(A)。

所以说20A的电流用2.5平方的铜线没有问题放心使用。

你们有什么问题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喜欢的顺便关注我点赞。


选校指南百晓生


2.5平方的铜线可以承受20A电流,但实际在使用时,不是考虑承受能力,而要考虑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线不发热(发热会使导线的外层塑料老化,绝缘性能下降,易引发线间短路,引起火灾)前提下,选择导线的

安全载流量。

所以不管家装,还是工程机械所选导线截面是拫据各支路的负荷(用电的元件,如灯、冰箱、空调、电机的功率,即多少瓦或多少干瓦)大小(折算到电流大小)、电压损耗(由导线长度和铜损决定)机械强度、明敷还是暗敷等有关。

这里给出16平方以下安全载流量的经验公式:导线的截面积(如1平方、1.5平方、2.5平方……。)乘以6就是安全载流量。但在喑敷(一般要穿在电管里,散热效果不好)时,还要打折,单一支路乘以0.8才为最终安全载流量。

那么2.5平方的安全载流量

明敷:2.5X6=15A

喑敷:2.5X6X0.8=12A

如家装挂壁式1.5匹空调电流(1.5X735w)/(220vX0.75)=6.68A

按上计算选1.5平方就可以了,但考虑到导线长度,质量(铜的杂质多)会引起电压损失,通常在计算得出的结果基础加一等级,即需2.5平方或4平方(考虑到安装过程中受损)。


树林与竹林


问题问的是;《2.5平方的铜丝线可以承受20A电流吗?》

这个问题好象是个重复问题,我昨天才回答了一个《2.5平方的铜芯线可以承受20A电流吗?》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昨天的问题只是“铜芯线”与“铜丝线”一字之差,不管怎样,今天我还是粗浅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同等材质、同等线径的导线安全载流量是因电源端至负载端的距离不同、环境温度的不同、布线方式不同、负载性质(即连续满负载运行与间歇满负载运行)等的不同而不同的。

所以说;抛开前提条件的死板答案都是不切实际的。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相差较大的是电源端至负载端的距离长短,就好比1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导线它的长度是10厘米作为熔丝用、它的熔断电流是90A一样、你说相差大不大?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在低压配电安装中,选择合适安全载流量的导线虽然重要,但是需要装设匹配导线安全载流量脱扣电流值的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来保护导线安全更更重要。

说白了就是即使你选用的导线安全载流量远大于负载电流、如果没有匹配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来保护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手机用户6243137918


对于家装用电,应该是很严格问题,不同于其它处或明装线路,一旦失火.或造成人体伤害,一个家庭就毁了。

家装电线有多种提问,有多种回答,也不能靠经验(因各环境不一样),更不能靠大约几到几之间,我再重复回答朋友们:

铜线截面积一平方毫米是在1.4倍安全系数下能通过6.o7A电流就可以了。

在这里举个例子:2.5铜线ⅹ6A=15A,也就是2.5铜线能通过15A(安倍)电流。再用得出的电流数ⅹ电压(220v)就得出此路线所承受的功率了,(所承载的瓦数)

公式:铜线截面积x6ⅹ电压=功率,铝钱ⅹ4即可。

暗装线Φ16最好最多5根线,Φ20管最好最多6根线,其线长最好在30米以内。

至于那一些大道理,为显示自已而说上那一大串技术述语,本小老儿从来不谈,认为本小老儿讲的对赞一个,不对就当没说!!!不明白的可发私信。


老刺猬14


2.5平方的铜线,只要是正规产品,那么,长期载流量20安培,是很可靠的。

一般而言,10平方以下的铝线,载流量是5倍横截面积,也就是说,2.5平方的铝线,载流量是12.5安培;6平方的铝线,载流量是30安培。

100平方以上的铝线,载流量是2倍横截面积,比如,150平方的铝线,载流量是300安培。

横截面积大于10,小于100的铝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估算载流量,比如气温,长度,环境等,载流量2.5~4倍铝线的横截面积,当然,导线横截面积越大,载流量系数越小。

至于铜线,相对铝线来说,就是“升级”。

比如,2.5平方的铜线,载流量相当于4平方的铝线。

16平方的铜线,载流量相当于25平方的铝线。

以此类推。





王俊杰猛


一般来说是不行的。一平方大概只能承受10安以内的瞬间电流,长时间承载5安的电流。

对家用的220伏电压来说,基本上是一平方铜线稳定承载1000瓦,瞬间2000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