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三女儿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被凌迟处死?

史说三朝


在清朝有一位公主的命运非常的悲惨,竟然被皇帝下令处以凌迟处死极刑,悲催的还不止这些,她在被皇帝下令判处300刀的凌迟处死之外,还以她来祭拜天地以求上苍保佑大清国泽。这位命运悲惨的公主就是史称“哈达公主”的莽古济公主,莽古济公主是努尔哈赤的第三女,是皇太极异母姐姐。



莽古济公主有一个“好”弟弟

跟莽古济公主一奶同胞的弟弟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按照后金的传统本来就应该是他来继承皇位的,但是后来努尔哈赤把皇位传给了庶子皇太极,对此莽古尔泰心生怨恨,处心积虑的想要给皇太极颜色看看。

说起来莽古尔泰丢掉皇位继承权,也是咎由自取,完全怪不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主要原因就是莽古尔泰弑母。莽古尔泰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嫡福晋富察氏与他人有私通之嫌,努尔哈赤念其情分不忍下手,只是以“私藏财物”的罪名将其驱逐出宫。

莽古尔泰一看母亲被贬出宫外,害怕也会受到牵连对自己皇位继承人的地位有威胁,于是为了讨好父亲,他竟然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痛下杀手,以血腥的方式结束了母亲的生命。努尔哈赤知道后对他的所作所为是非常的反感,于是就决定把皇位继承权交给稳重的皇太极。


莽古济公主被迫成为弟弟莽古尔泰的支持人

莽古尔泰在皇太极登基称帝后,有诸多的不满,处处与皇太极作对,他不光是在金殿里对皇太极骂骂咧咧,甚至还在皇太极面前舞刀弄枪的。莽古尔泰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而是认为皇太极抢了他这个哥哥的皇位,因此对皇太极继位怀恨于心。

皇太极对自己接任皇位本来还觉得有愧于莽古尔泰的,但他的这个哥哥越来越不给他面子,往往让他这个皇帝下不了台,于是皇太极就把莽古尔泰的“大贝勒”封号直接撤销,还划走了他麾下五牛录的人口(约为1500人),同时还让其上缴白银一万两。

莽古尔泰在被皇太极惩罚后,并没有接受这个教训,而是变本加厉的想要秘密谋杀皇太极。莽古尔泰有这个打算后就想拉拢自己的姐姐来帮助自己,莽古济公主原先知道后还劝莽古尔泰放弃这样疯狂的举动,但莽古尔泰铁了心的一条道走到黑,莽古济公主无奈只能选择帮助自己的亲弟弟。


丈夫告密,莽古济公主被皇太极处以凌迟处死极刑

莽古尔泰的密谋计划还没有得以实施,莽古济公主的丈夫锁诺木就跑到皇太极哪里告密。皇太极知道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了莽古尔泰的“暴毙”而亡,随后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支系进行了清洗,在莽古尔泰的家中搜出了“金国皇帝之印”等物显示莽古尔泰确确实实是在密谋造反,皇太极就决定拿姐姐来开刀,震慑哪些搞小动作之人,于是皇太极就宣判对莽古济公主实行凌迟之刑。

莽古济公主行刑日正好是后金改国号祭祀大典之日

据说当时皇太极得到一高人指点,准备要更改国号和族名。这位高人认为“金”被“明”所克,如果不改国号,后金难以战胜明朝,反而还会被明朝给吞并。而族名女真又被袁崇焕所克,不改的话,打胜仗的希望渺茫。于是这位高人就建议皇太极把“金”改为“清”,改“女真”为“满”。后金改国号的祭祀大典和莽古济公主的凌迟处死日为同一日,于是皇太极就打算用莽古济公主来祭天。


在清代“谋危社稷罪”是一种大罪,就算莽古济公主被皇太极判处上千刀的凌迟处死也不为过,说实话300刀还是皇太极于心不忍念其姐弟情才给了这个刀数。


瀚海说史


她大约是清朝最惨的公主了,也是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公主,她就是努尔哈赤的第三女——莽古济。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继妃富察·衮代所生,与莽古尔泰、德格类是同母所生。先说说莽古济的母亲富察衮代,衮代福晋不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她是在努尔哈赤原配佟佳氏过世后被晋升为大福晋的。也就是说,莽古尔泰和莽古济兄妹照理说,算是嫡出的子嗣。

虽然是嫡出的公主,但在努尔哈赤还在打拼天下的时候,她的婚姻还是被作为了政治筹码。为了控制哈达部,努尔哈赤先是废了原哈达部首领孟格布禄,将其子吴尔古代抬出来,把莽古济嫁给了吴尔古代为妻,借此控制哈达部

吴尔古代涉世未深,莽古济与他的婚姻还算平顺,直至天命末年吴尔古代去世,这段婚姻算是寿终正寝。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为了优抚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将寡居的莽古济嫁给他为妻。可惜这个诺木杜棱跟吴尔古代不一样,他不甘于臣服大金国,与莽古济更是同床异梦,互相猜忌。正是这个境况,造就了莽古济后面的结局。

天聪五年,莽古济的哥哥莽古尔泰因触犯皇太极被革去大贝勒的称号,旁观者清的莽古济明白皇太极这次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从阿敏被幽禁开始,就注定了后面的走势。其实莽古济并不觉得莽古尔泰的事会波及到自己,因为在他们的生母衮代福晋一事上,兄妹俩已经撕破脸了,关系不睦人尽皆知。直到她弟弟德格类也被皇太极以种种理由处置了,莽古济知道皇太极这把刀是要朝自己挥来了。

哈达公主的家奴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在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而与她同床异梦的额驸诺木杜棱也立即出面“自首”,为冷僧机的告发提供旁证,坐实了莽古济的罪。莽古济最终是否被凌迟还有待考究,有传说被凌迟了300多刀,也有说3000多刀,但是她是唯一被处死的公主。


若浅话史


凌迟是真的,祭天是假的。如果你要理解清初的社会结构就知道皇太极为什么要把哈达公主剐了,说白了都是政治斗争,而且皇太极也必须要下狠手。

清初还没有完成君主专制转型,政治上仍然延续着军事贵族民主制的残余,所以在皇太极即为之初,四大贝勒共同面南而坐,一同处理国政。这在君主专制王朝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在后金却属于正常,因为这就是努尔哈齐死前四大贝勒轮值国政的一个翻版而已。

更何况,当时还有一个议政王会议,你可以将其理解为蒙古的库里台大会,就是国家大事必须贵族开会决议,所以这对皇太极乾纲独断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皇太极是怎么应对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分三条腿走路。

首先,扩大议政王会议的规模。皇太极把大量年轻的贵族以及忠于他本人的大臣安排进议政王会议,也就是后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那些忠于皇太极本人的大臣自不必说,必然会唯皇太极马首是瞻;而那些年轻的贝勒们其实皇太极也没指望他们一定听皇太极的话,但是皇太极给他们安排进议政会议他们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皇太极,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议政会议人一多,自然会分散阻力,方便皇太极完成君主专制转型。我想这肯定是皇太极手里那帮汉官教他的,因为这帮人基本都通晓历史,知道唐宋时期君主通过分散相权来实现集权。

第二、打压那三个大贝勒。皇太极最开始只是排四大贝勒之四,因为代善、阿敏、莽古尓太论资历、战功都强于他,他只是没什么污点才成为继承人。而且这三个大贝勒都有不俗的实力,代善领正红旗,并在镶红旗有影响力;阿敏领镶蓝旗;莽古尔太领正蓝旗,皇太极虽然有镶黄正黄两旗却对八旗没有完全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且当时的旗人不像后来的旗人认同于皇帝,清初旗人对本主的认同并不亚于对皇帝这个共主的认同。

所以皇太极在扩大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后,就扶植四小贝勒,也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以及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来制衡代善、阿敏以及莽古尔太,削弱他们的实力以及影响力。

第三,重用汉官。皇太极想要完成君主专制转型就必须要重用汉族知识分子,一来汉族知识分子了解君主专制王朝的行政结构以及运转,二来汉族文官也可以成为制约满洲武夫的重要政治力量。所以皇太极通过解放汉人,对汉族知识分子开科取士以及编制汉军等形式,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

在这三条腿都开始运转之后,皇太极对代善等三人痛下杀手,除了代善这个老好人之外,阿敏和莽古尓太都因为不知趣被皇太极找个由头做掉了。阿敏还算好点,多少还是病亡,莽古尓太还被挫骨扬灰。一同遭殃的还有莽古尔太的姐姐哈达公主莽古济和弟弟德格类,因为他们三个都是一个妈生的。

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之所以没吃瓜落,是因为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跟班,不过阿敏得结局也算不错,皇太极给他留了后。莽古尔太可谓是全家都被皇太极给灭了,原因无他,就是要清除莽古尔太派系在正蓝旗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告诉正蓝旗的旗人以及所有的臣民宣告,只能服从皇太极一人的权威。

原因也很简单,君主专制制度永远都是建立在威权以及恐惧的基础上,皇太极就是要让满洲人像汉人那样,无条件的崇拜、敬畏君主。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